第5章 循聲找圖
- 我最想要的親子智商游戲書
- 金惠仙編著
- 1035字
- 2015-06-04 17:24:00
“適用年齡段”
2~4歲
“游戲背景”
“嘀嘀——”“喵喵喵——”“汪汪汪——”“叮鈴鈴——”……這些怎么聽著這么熟悉呀?是的,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聲音呢。
你的寶寶會不會通過聲音就能識別各種東西呢?可千萬別小瞧你們家這個“小不點”喲,他可有一對靈敏的耳朵呢。快來玩一玩下面這個游戲吧,不僅對寶寶耳朵的靈敏度有幫助,還能了解寶寶對聲音的記憶情況呢。
“游戲準備”
錄音筆(或具有錄音功能的手機、MP3、MP4、錄音機等)
圖片
“游戲步驟”
1.用錄音筆錄取各種物品、動物、人的聲音。例如交通工具行駛的聲音、汽笛聲、敲鼓聲、門鈴聲、刮風的聲音、下雨的滴水聲、鼓掌聲,還有小貓、小狗、老虎、公雞、母雞、鴨子等動物的叫聲,還可以錄下寶寶熟悉的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叔叔、阿姨等)呼喚寶寶、和寶寶說話的聲音。
2.按照每種聲音都準備一張圖片,例如汽車、門鈴、被風吹動的柳條、下雨場景、鼓掌的雙手,各種動物以及家人的照片。讓孩子一邊聽錄音,一邊根據聲音找出相關的圖片。
媽媽可以這樣說:“寶寶,用小耳朵認真聽一聽,這個聲音到底是什么發出來呀?”當寶寶根據聲音找到對應的圖片后,根據圖片的內容問一問寶寶為什么。
例如:寶寶聽到風的聲音,他可能會說是刮風“呼呼”的聲音,然后拿出“被風吹動的柳條”這張圖片。媽媽就可以問一問寶寶,“風在哪里啊?寶寶能看見嗎?”引導寶寶說出“我們看不見風,但是風把柳條吹起來了,這就是風。”如果寶寶不知道,媽媽要告訴寶寶關于風的一些簡單知識:“我們看不見風,但是能通過飄動的物體知道風是存在的,我們也可以自己感受到。”
再比如,講到門鈴時,媽媽可以教一教寶寶怎么按門鈴,告訴寶寶為什么要按門鈴等。
3.讓寶寶辨別家人的聲音時,如果對寶寶有難度,媽媽可以給予提示,或者換一個方法。例如媽媽可以問寶寶,“這是爺爺的聲音,還是奶奶的聲音呢?”,“這是爸爸的聲音,還是媽媽的聲音呢?”“這是叔叔的聲音,還是阿姨的聲音呢?”,讓寶寶慢慢感受到不同性別的人說話聲音的不同。
4.對于年齡較大的寶寶,在學習過樂器的基礎上,可以讓寶寶聽一聽常見的樂器獨奏,如鋼琴、小提琴、吉他、鼓等,辨別是哪一種樂器發出的聲音。
“游戲Tips”
游戲可以靈活變化,最好不要讓寶寶覺得像是在考試。
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媽媽可偶爾故意抽掉一張圖片,看看寶寶在找不到圖片時的反應。
可把游戲分幾次來玩,漸漸增加游戲難度。例如開始只猜常見的物品和動物,然后再猜猜說話的人是誰,最后猜猜樂器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