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眼睛蘊蓄著無盡的潛意識語言——破譯眼神中的心理密碼(2)

關于這一主題,海倫·布拉溫所著的《性和獨身女性》做了極為有趣的描述。其中提到:一個獨身女子若在西餐館等公共場所選中一個男子,她會直接深情地凝視其眼睛,然后,回過頭來與同伴聊天或閱讀雜志。接著,她會做出一種掛念的姿態,再度同樣凝視那個人,隨即垂下頭來。如此往復三次,常常就會誘惑對方、引起對方對自己的興趣。結論是:暗送“秋波”,至今仍是求愛者的致勝手段。

雖然上文說到,當人們的眼神交會時,功能多多。可一旦遇到陌生人時,誰能一眼就能看出他的眼神在表達什么、有何動機呢?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傳唱至今,就因其深刻轉達出了人們對初次相遇之美好的懷念。僅僅是第一眼,當視線籠罩了對方,陌生的人就有了不陌生的默契。而這樣的感悟,在異性之間則更為常見。

初次見面,人們想要了解對方,所能憑借的無非是眼神的交流。因此,即便是從未相遇過的陌生人,也能互相在對方的目光中尋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友善或敵意。實際上,第一次與陌生人的眼神接觸,表達的還有很多。

在第一次的交談中,適當的注視對方是符合社交禮儀的。尤其是一邊談話,一邊注視對方的臉孔,能夠博得對方的好感。這樣做的人,通常都有較好的人際關系和溫和的性格,并且也容易成為較好的傾聽者。

對于初次見面的人,若是出現一面談話,一面閃躲目光的情況,就應當對他們加以關注。這種現象表明這個人內心另有隱情,他們或者是在隱藏自己的情緒,害怕別人關注自己,是害羞的表現;或者有愧于心,內心藏有秘密,所以害怕與別人的目光相遇。

而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例如舞會、酒吧等,當異性之間第一次相遇時,其視線目標就可能關注在對方的不同部位。據科學分析,女性的周圍視野較為寬闊,因此她們能夠一眼就看遍男性的全身,而由于男性是管狀視野,如果想要打量女性,目光就會上下移動得特別明顯。所以,一面談話,一面掃視對方身體的多是男性,人們做這個動作同其本身的性格都有關系。但是,頻繁地做這種動作,則難免帶有挑逗的意味,會給對方某種特定方面的暗示。

至于一面談話,一面注視對方下半身和腳,這種動作通常被認為是很不禮貌的。因為這樣讓人們聯想到行為不檢點的人,或者思想骯臟者。人們對下半身的保護感通常很強,即使是無意的瞥見,也會令人反感。

同別人談話時做出東張西望的動作的人,一方面,可能說明他對眼前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差,討厭和他繼續談話,本能地想要向其他地方看,以尋找逃避眼前人的方法。另一方面,他可能在同你談話時,有自己的心事,正心不在焉。而東張西望,恰恰反映了他關注的人和事并不在眼前。

探尋你目光的“落腳點”

心之所想,不用言語,從目光中就會找到答案,這是每個人無法隱瞞的事實。常常有這種情況,有些人口頭上極力反對,眼睛里卻流露出贊成的神態;有些人巧言令色,可眼神卻表現出分明是在撒謊。

在我們和別人交談時,有的人會帶給我們舒服愉快的感覺,有的人則會令我們局促不安,甚至還有一些人會讓我們覺得不可信賴。這些感覺的產生都是從眼神開始的,而且往往取決于對方注視我們的時間有多長或者面對我們注視的目光,對方有著怎樣的反應,等等。

英國的邁克爾·阿蓋爾先生是一位研究社會心理學和肢體語言技巧的先驅,他發現歐美人在彼此交談的過程中,平均約有61%的時間里目光會保持著注視對方的狀態。所以,透過人的視線,可以窺探出人的內心活動。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如果內心有什么欲望或情感,必然會表露于視線上。因此,如何透過視線的活動了解他人的心態,對人與人之間在交往中的心理溝通,具有重要意義。

社交場合中,在不同的地點,針對不同的對象,眼睛會落在對方面部或身體的不同部位,從而導致交流的不同效果。

當一個人的視線落在對方眼睛水平線下方,其凝視的重點主要集中于對方雙眼和嘴部之間所形成的三角地帶時,就會形成一種典型的社交氣氛。普通社交活動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會將目光投向這個區域,據專家測算,大約有90%的時間里,人們的目光都投向這一社交交談中的基本注視區域。可見,這種注視方式是使用得最廣,也最為常見。常用人群有普通大眾、老板、員工、經理,以及經商人士等。以這種方式注視對方,不會讓其產生壓力或有不舒服的感覺,能讓雙方都感到安心,從而更有利于雙方在一種親切、友好、寬松的氛圍中進行交談。

如果你將目光投向于對方前額正中的三角地帶區域,這不僅會使氣氛變得緊張、嚴肅,更能對對方心理產生威懾作用,帶給人一種“高人一等”的感覺。一般來說,只要你把自己的目光定格在此處,你也就能掌握談話的主動權,或牢牢控制住對方了。此種注視方式多用于較為嚴肅和正式的場合之中,一般出現在老板和員工、老師和學生、上級和下級或者相互較量的對手之間,以及其他一些人群中。如果是在同職位比自己低的人交談,這種注視會讓對方感覺很有威嚴感,但如果是同職位比自己高的人交談,則無疑會引起對方的強烈不滿。

在一些特殊場合,例如,宴會、酒吧里,單身男女若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對象,就會迅速掃視對方的臉至胯部之間的區域以確定對方的性別,然后再次打量對方來確定自己對對方的興趣有多高,并將凝視的重點集中在眼睛、下巴,以及腹部以上的部位。如果雙方的距離較近,那么雙方彼此凝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眼部和胸部之間的親密區域之內。此種注視方式使用得較為廣泛,常見于陌生或熟悉的青年男女,或是親人、密友之間。一般來說,這樣的目光并不會引起對方的反感,青年男女往往就是用此種注視方式來表情達意的,而且如果對方對你也有意,便也會把視線投到你身上相同的區域,回報以同樣的注視。

除了落腳點外,一個人的視線還可以從其他不同的角度和觀點來了解。其一,對方是否在看著自己,這是關鍵;其二,對方的視線是如何活動的,直盯著自己或視線一接觸馬上撇開,其心理狀態是迥然不同的;其三,視線的方向如何,也就是觀察對方是否以正眼瞧著自己,或以斜眼瞪著自己;其四,視線的位置如何,是觀察對方究竟是由上往下看還是由下往上看;其五,視線的集中程度,這是指觀察對方是專心致志在看著自己,還是視線飄渺,不知究竟是在看什么其他地方。這些表現所代表的意義是各不相同的。

此外,我們還要特別提出一些注視中的“潛規則”。從上文可以看出,注視表達了一種關注,被關注的人會因體會到不同的感受做出不同的反應。而在不同含義的注視中,還存在著一些潛規則,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1.要清楚他人拒絕注視的原因

正常的注視,通常是雙方開始交談的前序。人們在注視后開始對話,并在交談中,不斷查看對方的反應。如此反復,可以達到良好交流的效果。若對方持續移開眼睛,就應當考慮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例如,當某個人對說話者持有異議,或者心情不佳,對談論話題不感興趣,感到害羞拘謹,內心有所欺瞞的時候,都會拒絕注視交談者。此時,為維持交談,發言者應根據不同的情形,適當調整談論的內容。

2.要規避注視中的強弱勢表現

當兩個人在交談中,目光進行接觸時,應當避免在注視中體現出強勢和弱勢的情緒。因為長時間緊緊注視別人的人,試圖表達自己的優勢地位。而相對弱勢的一方會因為長時間的無語言交流而感到不安,從而移開視線。這也就是說,保持注視對方的姿勢具有挑釁的意味。

不過,在職場上,你在對上級的看法不贊同時,為了不明確說出來,避免尷尬,久久地注視對方,能表達出自己持異議。當然,這種招數要“適可而止”,否則你將因屢次挑戰老板的權威而砸了自己的飯碗。

3.要留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注視

以中美兩國的注視為例,美國人通常在公共場所,例如,街頭、商店等不打算搭話的場所相遇時,他們會使用“禮貌的無視”。而在中國,這些場合下如果熟視無睹,毫無反應,則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中國人通常會從很遠的距離就注意對方,并尋找將討論的話題。因為相互注視就意味著開通了了一個交流的頻道。但往往美國人之間具有較嚴格的不成文規則,所以只要他們同他人的距離在2.4米左右,都會堅持“禮貌而正確的無視”。說白了,就是對方進入視線范圍也不去“注視”和“凝視”。一方面是必須尊重別人的人格,另一方面也是不想侵害別人的私生活。

為此,要避免與陌生人目光相遇,最多不過“一觸即離”。不過,這樣做有時比較困難,比如遇到服裝異樣者、身體異常或有殘障者,乃至貌似名人者,尤其如此。大人或許已設法偷看了幾次,而對孩子卻大多要教導:不能盯著看啊,那是不禮貌的!

在電梯中的行為是有意識采用“禮貌正確的無視”的典型范例。大多數人一進電梯,與他人照面,就立即面向梯門,也不相互交談,或者望向天花板,或者看著地面,或者讀著說明書,或者看著顯示樓層號的電光板。偶爾,同乘者之一與自己的目光相遇時,則浮現出表示信賴和善意的微笑,進行兩三秒種的相互注視。如果超過這個時間,較長久地看著對方,那么,不是表示非難或疑惑,就是表達想要搭話的欲望。

在美國的街頭、機場、購物中心等處與他人偶遇且要擦肩而過時,有著嚴格的不成文規則,規范著目光的使用方法。若是大城市的白人,在接近對方到能夠明確識別的距離(大約4.9~9.8米之間)時,就要“相互注視”。如果是陌生人,那么大體上僅瞥視一下即可;而如果是友人或熟人,那么不打招呼,就會傷害對方的感情。然而,若是大城市的黑人或小鎮的居民,則沒有友人和陌生人之別,有一律問候的傾向。

在日本和一些南美國家,如果長時間盯著對方的眼睛,將會招致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在考慮禮貌和各地區的社會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應當根據主人談話時的目光來進行同樣的回饋,注視的時間既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

此外,我們還要注意一下“注視”與“瞥視”之間的區別。

“注視”是心理上的積極行為,具有試圖判斷對象的意愿,目光的焦點明顯涵蓋了對象的所有部分。因此,“注視”與“觀察”有近義關系。女性一旦向警察報告說“某人用他的眼睛剝掉我的衣服”,就是認為好色之徒的注視侵犯了自己的人格。

與此相對,“瞥視”是心理上的消極行為。例如,游泳池畔穿比基尼的姑娘們往往希望被小伙子們“瞥視”一下,如果未被所喜歡的小伙子“瞥視”一下,恐怕就會有“失落感”。但是,男性要是“注視”或“觀察”她們,卻是一種絕不允許的行為。因為按照社會的一般規范,男性遇到女性時,只能一次、兩次,最多三次,短暫地“瞥視”,而不能長久地注視。

看,還是不看

關于視線接觸與否,心理學上也得出了不少有趣的結論。

當我們在等公共汽車或站在影劇院賣票口排隊買票時,多為背向后面的人,這種表現為人們所司空見慣,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往前進,也是為了避免同不相識的人視線相交。

但也有面對面者,這些人多為朋友、夫妻、親人、戀人等。這些人會彼此默許自己的隱私權受到某種程度的侵犯,因此,他們偶爾會視線交錯,便于相互言談,心理溝通。綜上所述,相識者彼此視線相交之際,即表示為有意進行心理溝通。

但若是這種情況發生在女人之間時,則具有不同的意義。因為,當女人不愿意把自己的內心體驗傳遞給對方時,多半會產生凝視對方的行為。心理學家艾克斯·萊恩等人曾做過人們對視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如果事先指示受測者“隱瞞真意”,在受測中,注視對方的比率,男人會降低,女人則反而提高。男人在未接到指示的情況下,其談話時間內有66.8%的時間在注視對方;但得到指示后,卻只有60.8%的時間在注視對方。至于女人方面,在接受指示之后,居然能提高到69%的時間在注視對方。因此,當在公開場所遇見女人注視自己過久的時候,不妨認為她可能心中隱藏著什么,要注意她言不由衷的真相。

對方是否在看著自己,亦即有無視線接觸,說明對方是否對自己有好感或興趣等。但是,如果對方不敢或是不肯直視你呢?那代表什么?

如果對方完全不看你,便是對你不感興趣或無親近感。想想看,當我們在路上行走時,發現陌生人一直盯著我們,必定會感到不安,甚至會覺得害怕。因為我們并不希望他們對自己感興趣。

所以,不相識的人,彼此視線偶爾相交之后,便會立刻移開。這是由于人們覺得,一個人被別人看久了,會被看穿內心或被侵犯隱私權。

同樣地,注視與移開視線也有其心理學上的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城市| 中宁县| 江源县| 新巴尔虎左旗| 尚义县| 象山县| 东宁县| 通许县| 灵宝市| 乳山市| 万山特区| 山丹县| 潼南县| 英山县| 项城市| 睢宁县| 铁岭市| 大名县| 景洪市| 遂川县| 卓资县| 安康市| 博白县| 渑池县| 娄烦县| 博罗县| 卢湾区| 崇阳县| 沛县| 清镇市| 周宁县| 水富县| 长子县| 株洲县| 广南县| 轮台县| 壶关县| 浦江县| 小金县| 财经|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