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生動地比喻說,十個指頭相對,就頂住伸不下去,而稍微錯開一點,就可以相互插入,抱成一拳。人際關系也如此。性格完全一樣,恰如十指相對,不一定能相處得很好。性格不完全一樣,卻如十指錯開,說不定相處得更好呢。
國外的心理學家曾做過多次試驗,證明人的性格是可以不同程度地加以改變和自控的。有人因此而提出“性格革命”的口號,也就是說,要用主觀努力去除或減弱自己性格中的不良或不利因素。
試想,假如我們能相當自如地駕馭自己的性格,以適應不同的工作,這是多么奇妙而美好的事啊。
當然,這不是輕而易舉能做到的,但有這個道理存在,過分“挑食”者總該有所覺悟吧。
營養全面的孩子,發育才能健康。不過分“挑食”對員工本身來說是大有好處的,只怕明眼的領導未必肯讓你在他企業中鍛煉呢。為了企業,他倒是寧可讓你做適合于你性格的事的。
萬一有這種美妙的機會,領導錯把、或者由于某種原因把一盆不大合你胃口的菜放在你面前,你可要乘此機會攝取平時攝取不到的養料。
6.違反企業規程
我們常常說,不要做企業的奴隸,現在又說不要違反企業規程,這好像是自相矛盾的。
然而,它所反映的,恰恰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人人都不做企業的奴隸,企業會不會有危機?我們回答說:“不會?!币驗槠髽I有自己的規程。這些規程是每個在職的人都應該、也必須遵守的。
有人為了表示自己不是企業的奴隸,故意遲到、早退,做一些無視企業規程的事,這是在任何企業中都不能允許的。
以這樣的方法來顯示自己的存在,最終必然會受到企業的嚴厲處分。
國家有憲法等一系列法,企業也有自己的規程。恰如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國家大法一樣,每個職工也都必須遵守企業規程。否則,便為犯法或犯規。
我們要遵守企業規程,并不是因為它是十分完美的。企業的種種規程中,很可能有一些已不符合時代的要求了,有些則是紙上談兵、托之空言的。
要知道,這是為了達成某種工作目標而采取的權宜之計,肯定不會盡善盡美。我們可以對企業中的種種規程提出批評意見,但一般來說,直到它修改之前,我們還是必須遵守的。
不遵守企業規程的人,尤以剛從學校畢業,踏入社會不久的人為多。由于在學校這個樂園中養成了安逸的習慣,他們時常一碰到規程就大唱反調,無視它,或者攻擊它。
犯這種毛病的人,通常是高中畢業的比初中畢業的多,大學畢業的比高中畢業的多。也就是說,學歷越高,犯這毛病的比率也愈高。他們總以為自己與眾不同。以為自己的地位、手腕超過一般人。這完全是一種錯覺。
既在企業之中,就應該遵守企業規程,這是人人都平等的。即使是總經理,他有權修改企業的規程,但也無權不遵守企業的規程。何況一般的職工呢?
有一位朋友,大學畢業后在某合資單位工作。這個公司有一條規程,辦公室成員一律不準穿短褲。那位朋友就不服氣,他不僅穿著短褲去上班,還振振有詞地說:
“為什么不能穿短褲?我這是西裝短褲,又不是內褲。再說,女士們如何倒能穿短裙上班?”
他的話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規程就是規程,合同期滿后,他被“炒”了“魷魚”。
事后,他非常懊喪,因為這家公司的經濟效益相當不錯。要想再找一家這樣的單位可就不太容易了。
在尋找工作中的過程中,他對朋友說:
“我真傻,與其這么吃力地找新工作,還不如天天穿長褲呢。再說,假使現在我能找到一家合適的單位,誰去管它要不要穿長褲呢?”
他的教訓是不遵守企業規程的人都應該吸取的。
雖然不是說處處小心,但是好員工懂得處理好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任何事情。
9.小小閥門釀慘劇
導致企業失敗的因素多種多樣,但據統計,導致企業失敗最多的因素還是來自企業細節方面的原因,企業的危機首先是管理上的危機,企業的失敗多是管理上的失敗。
20世紀初期,美國某著名公司首先預見到從石油及天然氣產品中煉制出合成有機化學品及塑料的發展潛力,并且作出了開創性的努力。這種遠見導致了美國石油化學工業的誕生,同時公司也發展成為世界主要化學公司。長期以來,由于公司一貫重視各個生產領域內的科學研究和發展工作,同時有一個明確的戰斗方針,因此,一直在工藝技術上保持著領先地位。
至1983年,該公司的銷售額達90億美元,資產額達102億美元,員工人數近10萬,在美國本土及海外各地共設有81家子公司。這在美國所有大公司中名列第37位。
然而,這家著名的跨國公司,在1984年因為管理上的疏忽,發生了一次毒氣泄露事故,造成3000余人喪生,5萬人雙目失明,20萬人中毒,10萬人終身致殘的悲劇,釀成了20世紀以來最大的—起工業慘案。
1984年12月3日子夜,公司下屬的某農藥廠的一個儲氣罐的壓力在急劇上升。儲氣罐里裝的45噸液態劇毒性異氰酸甲酯(MIC)是用來制造農藥西維因和滋滅威的原料。0時56分,儲氣罐閥門失靈,罐內的劇毒化學物質漏了出來,以氣體的形態迅速向外擴散。由于缺少嚴格的管理和防范措施,事故發生后,生產工人驚慌失措,只顧自己逃跑,沒有一人去實施搶救措施,也沒有人向公司領導報告,直到毒氣形成的濃重煙霧籠罩在全市上空。
從農藥廠漏出來的毒氣越過工廠圍墻,首先進入毗鄰的貧民區,數百名居民立即在睡夢中死去?;疖囌靖浇胁簧倨蜇ひ蚺吕涠鴵頂D在一起,毒氣彌漫到那里,幾分鐘之內,便有10多人喪生,200多人出現嚴重中毒癥狀。毒氣穿過商店、街道,飄過25平方英里的市區。那天晚上沒有風,空中彌漫著大霧,使得毒氣以較大的濃度緩緩擴散,傳播著死亡。
發生事故的第二天早晨,整個市區好像遭到了中子彈襲擊一樣,一座座房屋完好無損,但是到處是人和牲畜的尸體,好端端的城市變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人們發現,市內的一條街道上,至少有200人死亡,半數以上是兒童,其中身體瘦小、發育不良的,成了最易受毒氣殘害的受難者。
街道上,死尸旁邊倒著死尸。雙目失明的人們你拉著我,我拉著你,慌張地驚叫著,不知道哪里才是安全的地方。
事故發生后,警察以“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傷亡事故”的罪名,逮捕了公司的6名主要負責人。這件震驚世界的毒氣泄漏事件發生后,該公司破產倒閉了。
公司重視產品質量,也有明確的戰斗方向,結果依然造成破產的悲劇,其原因就是因為管理上的細節沒有做好。導致公司失敗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及時發現安全閥門的失靈,其實并非偶然,而是因為公司平時在管理上就不嚴格。事故發生后,員工不知所措,也說明公司平時根本就沒進行有關安全方面的培訓,最終釀成巨大的悲劇。
千萬不要忽略細節。一個細節的管理不善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后果,所以,我們在管理上、生產上以及企業運行的其他環節上,一定要注重細節。
10.八瓶口服液,拖垮一巨人
企業在成長過程中,一些不可預料的事件也會導致失敗。
中國某著名保健品公司的迅速衰敗,人們至今還記憶猶新。
可以說,在中國企業的發展史上,還沒有哪一家企業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創下該公司曾有過的成長奇跡。公司成立于1994年,注冊資金僅為30萬元,而到了1997年底,其凈資產已高達48億,4年間增長了16000倍,而且公司資產負債率為零。這一速度是其他企業望塵莫及的,在中國即使今后若干年內,這一記錄恐怕都無人—時能夠超越。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神話般崛起的企業,竟然在一場官司的困擾下迅速走向衰落,其衰落速度之快也同樣令人瞠目結舌。
1998年3月31日,人民法院判決:消費者陳某喝了該公司產品后導致死亡,由公司向死者家屬賠償29.8萬元。繼而,20余家新聞媒介廣泛報道。盡管公司不服判決,上訴高級人民法院。但是,這次官司的敗訴帶來的嚴重后果是同年公司在市場上首次出現零銷售,隨后在全國的銷售也陷入困境,兩個現代化工廠全面停產。盡管1999年3月底,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公司勝訴,撤銷一審法院的民事判決書。然而,悲劇已無法避免,這場波瀾產生巨大后果使公司陷入創業以來最困難的時期。
公司雖然贏了官司,卻失去了市場。短短兩年之內,這個年銷售額達80億元、號稱中國最大的保健品的企業全面癱瘓。
公司因為意想不到的一場官司而陷入全面癱瘓,可想而知,企業在成長中,不可預料的危機又豈止官司呢?在企業運行過程中,公司發展常常會遇到許多不可預測的足以造成公司敗局的細節因素,使其不可避免地陷入危局,甚至破產倒閉。
企業在成長過程中,有眾多無法預料的細節因素捆擾其成長,威脅其生存。所以作為企業的領導者或管理者,一定要重視企業發展中的各個細節。
11.糊涂吃大虧
做事半途而廢,敷衍塞責時,也往往預示著自己將會因此小毛病而陷入無盡的痛楚中。有時往往是在一些小事上的疏忽大意,不加重視,而致使自己失去了大好的發展機遇。
五年前A君還在一家營銷策劃公司工作,當時一位朋友找到A君,說他們公司想做一個小規模的市場調查。朋友說,這個市場調查很簡單,他自己再找兩個人就完全能做,希望A君出面把業務接下來,他去運作,最后的市場調查報告由A君把關,當然了會給A君一筆費用。
這確是一筆很小的業務,沒什么大的問題。市調報告出來后A君也很明顯地看出其中的水分,但他只是做了些文字加工和改動,就把它交了上去。
去年的某一天,幾位朋友拉A君組成一個項目小組,一塊去完成北京新開業的一家大型商城的整體營銷方案。不科,對方的業務主管明確提出對A君的印象不好,原來此位先生正是當年那項市調項目的委托人。
因果循環,A君目瞪口呆,也無從解釋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