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俞敏洪:創業的過程就是顛覆舊事物的過程(3)
- 億萬富翁口袋里的創業經
- 金圣榮
- 2874字
- 2015-05-05 13:06:16
雖然現在俞敏洪已經成為名聞國內外的傳奇創業者,他當年在創業初期也沒有搞清楚創業目標、個人勤奮和創業智慧三者之間的關系。俞敏洪曾在一次媒體見面會上說:“我在創辦‘新東方’之初,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很世俗化,就是為了能多掙一點錢,讓家里生活得好一點。當時我覺得我一個快到三十歲的大男人連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都買不起,連老婆喜歡的一條裙子都買不起,一家三口租住在農民房里,自己覺得沒臉面對家人。我在創業初期沒有為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創業目標,僅僅是想改善自己家庭的生活條件,從而導致個人努力程度不夠,因而‘新東方’的最初發展比較緩慢,最為重要的是我在創業初期走了很多的彎路。”從俞敏洪的話中可以看出,創業者在創業初期的創業目標不夠明確、不能凸顯自己的優點,就會導致創業者的努力程度不夠,進而缺乏創業的決定性因素——創業智慧,從而使創業者陷入黑暗的摸索過程。
俞敏洪在吃了創業之初沒有設定創業目標的苦頭后,痛定思痛,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很快就調整了創業目標——將“新東方”辦成全中國最權威的外語培訓機構。在設定了新的創業目標后,俞敏洪驚奇地發現,自己現在擔心的不僅是自己家庭的生活條件能否改善的問題了,自己還要為整個“新東方”員工的家庭的生活條件能否改善而擔心。有了擔心就會比以前更勤奮,創業就不再像以前一樣不做周密思考就進行。于是,在2000年年初,俞敏洪將“新東方”原來松松散散的各項業務重新整合,創立了一個比以前的概念大得多的新公司——東方人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此時,“新東方”創業團隊的所有成員都將他們的身家押到了俞敏洪的身上。有了壓力就有了動力,有了動力就有了創新求變的思想。“新東方”的品牌化路線第一次無比清晰地進入了俞敏洪的意識里,這讓俞敏洪真正地感覺到了自己肩膀上所承受的責任與使命的重量。為了“新東方”的騰飛,俞敏洪比以前更加勤奮努力,并積極探索新的科學的創業方法,以便擁有足夠的創業智慧。此后,俞敏洪投入大筆資金修建了新東方總部大廈,并將新東方的業務向全國推廣——在全國各地建立新東方分校,制訂新的發展計劃……俞敏洪為新東方制訂的每一個計劃都是以“新東方品牌全面化”為目標進行的,所有的勤奮與努力也都是為這一目標付出的,更多的創業智慧也是為這一目標而誕生的。從此,俞敏洪和所有的新東方人都擺脫了原先那種占山為王的思想,而他們的創業智慧是——以創業目標為軸,以別人無法比擬的勤奮為輔,在先進的創業理念指導下發展新東方。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創業者的創業目標也應該根據市場發展趨勢不斷地加以改進并讓其更加明確化。這樣不但有助于創業者科學合理地理解“勤奮”二字,更能不斷地去開拓新思路,創造出適合創業者事業發展的智慧。如今的新東方已經成了所有新東方人夢想的集聚地與發源地,俞敏洪正率領新東方人全力打造“一個用單詞建造的魅力建筑”,而俞敏洪的新目標就是——努力打造一個更新穎的“新東方”,保證讓它不再回到那個為“解決個人溫飽”而存在的時代,使新東方不僅成為新東方人的“夢工廠”,更要成為所有英語愛好者的“造夢工廠”。俞敏洪和新東方人為了這個目標正在勤奮地拼搏,而在此過程中俞敏洪發現,創業只有有了源源不斷的新目標,才能達到最終目標,從而讓勤奮在細化的目標中得到更高的回饋。
創業是極具挑戰性的社會活動,目標、勤奮和智慧是三個缺一不可的積極因素,是對創業者從自身能力、氣魄到膽識的全方位考驗。創業者在創業之初就要為自己設定一個最終的創業目標,然后以這個最終的創業目標為出發點,鍥而不舍地去開創自己的事業。
創業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支撐未來成功的大廈
在這個世界上,上帝最喜歡的人無疑是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超強的人,因此上帝將許多的責任都交給他們去承擔,作為補償,上帝也給了他們與所承擔責任相適應的財富。——俞敏洪
創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條不歸路,是能改變創業者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而創業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這個轉折點上起著關鍵的作用。很多創業者在創業之初就對自己的創業規劃進行過慎重的評估與仔細的權衡,但是他們由于心理承受能力不強,不敢相信自己的創業一定會成功,因此瞻前顧后、“前怕狼后怕虎”,從而導致創業陷入困境或總是裹足不前。所以說,每一個創業者都要明白——創業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決定著創業規模的大小和創業的成敗。“創業大師”俞敏洪曾奉告創業者們——創業者既然選擇了創業這條極度考驗心理承受能力的道路,就要有決心、有信心去承擔一切風險。
俞敏洪總是這樣激勵新東方的教職員工——“向前走,才能收獲更多”。他給員工們形象地講解創業的艱辛和智慧——在前面有一個蘋果,因為這個蘋果不但個大而且新鮮,所以每一個創業者都想得到這個蘋果。創業者們為了能夠得到這個蘋果,都拼命向前跑,結果就在我快要抓住這個蘋果之前,蘋果被別的創業者拿走了。這時,我是該停下來還是繼續向前走呢?最后,我決定繼續向前走,不能因為蘋果被別的創業者拿走了我就站在那里發呆,甚至掉頭往回走。能做出這個繼續向前走的決定是因為一個蘋果的損失,還不至于超出我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圍。我接著往前走,發現了一束鮮花,當然,在我走到鮮花跟前時,可能這束鮮花又被別的創業者拿走了。這時我依然決定繼續向前走,我想,如果因為沒有得到一束鮮花就停止向前甚至絕望,那么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實在不符合創業的需要。我要再向前走,走得更遠、更堅決,我發現我的前面有臺筆記本電腦,筆記本電腦的價值遠遠比一束鮮花要高得多,可能這臺筆記本電腦我依然沒能拿到。沒關系,我的心理承受能力遠遠比這臺筆記本電腦的價值要大得多。向前走,我還要繼續向前走,沒準兒前面就有一輛法拉利在等著我……當創業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足夠強大時,創業中遇到的種種挫折就都擊不倒創業者。而創業者因為有著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最終能找到埋藏的寶藏。即使創業者什么也沒有得到,但創業的過程卻是一個使創業者生命更豐富的過程。創業者有了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會明白創業的道路上還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創業者就不會再為眼前失去的東西感到痛苦,就不會有一個失望甚至絕望的人生。
俞敏洪的這一認知,可以說是俞敏洪創業歷程的真實寫照。坎坷的讀書生涯,郁郁不得志的六年北大教書生涯,出國夢想的破滅……這些對自小就很要強的俞敏洪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打擊。但是,俞敏洪卻以常人所不具有的強大心理承受能力接受了這些打擊,并不斷地從這些“失去”中獲得重新崛起的信心與動力。新東方創業團隊的另一位核心成員王強曾將俞敏洪比作蘆葦,因為俞敏洪看似脆弱,其實卻有著蘆葦一樣柔韌耐磨的特性。
如今的新東方已經是全國英語培訓業和出國咨詢業中的龍頭老大,而新東方的基業就是俞敏洪用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支撐起的“最美麗的建筑”。俞敏洪經常向慕名而來向他請教的創業者講要正視創業之途中的得失,要有一種平穩淡定的心態,要善于以“事物都有正反兩面”來開導自己。創業者要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坦然,千萬不能為“已經打翻的牛奶瓶”而哭泣。也就是說,擁有了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創業者才能在永遠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創業之途中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