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導彈采用了無線電制導、紅外制導、激光制導和慣性制導,發射方式也發展為車載、機載、艦載等多種,這些提高了導彈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機動能力。同時,各國著重發展戰術導彈的低空作戰性能和抗干擾能力。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導彈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為提高戰略導彈的生存能力,一些國家著手研究小型單彈頭陸基機動戰略導彈和大型多彈頭鐵路機動戰略導彈,增大潛地導彈的射程,加強戰略巡航導彈的研制;發展新型制導技術,進一步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研制機動式多彈頭。在戰術導彈方面,出現了大面積的更新換代,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等以攻擊移動目標為主的導彈更是發展迅速。
二、導彈的分類
導彈有大有小,大的有十幾層樓高,比如洲際彈道導彈;小的不足1米,比如單兵防空導彈。
但是導彈基本上都可以分為這幾個部分:首先是動力裝置,如火箭發動機之類的;其次是彈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戰斗部”,我們經常說美國有多少核彈頭、俄羅斯有多少核彈頭,其實指的就是導彈用以攻擊目標的部分;再次就是導彈的彈體結構部分,也就是導彈的外殼之類的一些東西;最后是導彈的制導系統,這是導彈的“眼睛”和“大腦”,導彈能否精確地命中目標,全靠它來實現。
導彈在軍事上應用廣泛,它的種類繁多、形式各異,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根據使用目的不同,可按導彈的用途、射程、飛行方式、戰斗部類型、彈道形式和氣動外形等特征進行分類,那樣就可以分成幾百種。為便于研究和使用,將主要分類方法介紹一下。
按軍事用途分:
人們通常把能運載核戰斗部、射程在幾千千米以上、在戰爭的全局能起一定作用的導彈叫戰略導彈,其他統稱為戰術導彈。
按導彈與目標的相對位置分:
從地面或艦面上發射,攻擊地面或海上目標的導彈,叫地地導彈;從地面或艦面上發射,攻擊空中目標(飛機或導彈)的導彈,叫面空導彈;從飛機上發射,攻擊地面或海上目標的導彈叫空地導彈;從飛機上發射,攻擊空中目標(飛機)的導彈叫空空導彈。
按飛行軌跡和方式分:
導彈垂直發射后,按預定程序改變飛行方向,當它飛到特定位置時,彈上發動機停止工作。此后導彈就像出膛的炮彈那樣,沿著一定的彈道靠慣性飛行,落到指定的目標。這種飛行方式的導彈叫彈道式導彈。由氣動升力、火箭發動機推力和重力決定飛行軌跡,外形像飛機的叫巡航導彈(又稱飛航式導彈)。
按攻擊目標分:
攻擊敵方坦克的叫反坦克導彈,攻擊水面目標的叫反艦導彈,攻擊潛艇的稱反潛導彈等。
在導彈發展過程中,不僅種類不斷增多,而且有些導彈型號在基本型號基礎上不斷發展改進,形成某一導彈家族的龐大分支,例如“潘興”系列、“薩姆”系列等。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采用以導彈對目標的相對位置及所攻擊的目標進行分類。為使讀者了解各類導彈特點、發展過程,現將導彈分成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地空導彈、空空導彈、空地導彈五大類。
1.彈道導彈
顧名思義,這種導彈特點是,發射后開始一小段在有動力下制導飛行,其余均為自由落體彈道。彈道導彈按作戰使命分為戰略彈道導彈和戰術彈道導彈兩種。戰略彈道導彈又分戰略地地與戰略潛地彈道導彈兩類。
(1)戰略彈道導彈
攜帶核彈頭、用于攻擊敵方各種重要戰略目標的導彈稱為戰略核導彈。按射程又可分為洲際導彈(射程超過8000千米)、遠程導彈(射程大于4000千米)、中程導彈(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這類導彈在每一發展階段中,性能都有突破性改進。
(2)戰術彈道導彈
這種導彈一般裝備常規彈頭,也可裝核彈頭,用于攻擊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的重要目標,射程通常小于1000千米。戰術彈道導彈經歷了與戰略彈道導彈相似的發展過程。
現代的戰術彈道導彈除了能有效地執行戰場和地區支援任務外,還能完成攻擊部分戰略目標的任務。
2.巡航導彈
巡航導彈又稱飛航式導彈。從廣義上來說,巡航導彈指大部分航跡處于“巡航”狀態的導彈,“巡航”狀態是指,導彈處于用氣動升力支撐自身重力,靠發動機推動克服前進阻力,以近乎恒速等高度狀態飛行的狀態。按照這一定義,巡航導彈包括遠程巡航導彈、現有的反艦導彈和大部分戰術空對地導彈。一般情況下,帶核彈頭打擊戰略目標的遠程巡航導彈叫做戰略巡航導彈,反艦導彈和戰術空對地導彈則是戰術巡航導彈。
50年代,美國已經研制出了巡航導彈。70年代,美國又研制出了多用途巡航導彈,這種新研制的巡航導彈有尺寸小、質量輕、精度高、成本低、機動性強和用途廣等優點,被認為是對巡航導彈性能的一次巨大提高。
亞音速巡航導彈的飛行時間長,突防能力低,不適于執行飛越到敵方防空火力較強的地區去攻擊機動性較大活動目標的任務,這是它最大的缺點。為了改進這些缺點,科學家們目前正在進行隱身巡航導彈和高級超音速巡航導彈的研制。
軍迷小知識
核戰斗部指將各種各樣的核武器小型化后做成彈頭安裝在導彈上的武器部分。核彈頭的數量直接影響一國的戰略威懾力量,因此各國核彈頭的有無和多少直接影響其在國際上的戰略地位。
3.地空導彈
地空導彈是從地面發射的、用來攻擊空中飛行目標的導彈,是國土防空和發達國家軍隊防空的主要武器。
(1)戰術地空導彈
這是一種用于對付飛機和其他空襲的兵器。從40年代初開始,世界上就有對戰術地空導彈的研究,共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并研制了三代面空導彈。根據作戰性能,這些導彈形成了高空遠程(射高30千米,射程100千米)、中空中程(射高20千米以上,射程20至100千米)、低空超低空近程(射高2千米以下,射程20千米以下)三個空域四種導彈系列。迄今為止,戰術地空導彈已研制出75種型號;其中,地對空45種,艦對空30種,現役裝備約60種。目前,美國、俄羅斯、英國都已經完成了空域上比較完整的防空導彈配置。
(2)戰略地空導彈
又稱反彈道導彈,是一種專用于攔擊戰略彈道式導彈的防宅武器。
到20世紀,世界上只有美國和前蘇聯兩個國家研制出了四種反彈道導彈型號。目前,前蘇聯已經成功研制了高低空結合的ABM—x—3反導分層防御系統,美國也研制出了“奈基”—X分層防御系統。隨著高技術的發展和應用,1983年3月,美國總統里根提出了戰略防御倡議(SDI),俗稱“星球大戰”計劃,其中包括了對彈道導彈實施四層防御的構想。從這個計劃開始,反導技術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4.空空導彈
這是一種由飛機發射、用來攻擊并摧毀空中目標的制導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空空導彈得到了迅速發展,并成為當前世界各國的主要空戰武器。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經研制出60多種型號的空空導彈。按射程,空空導彈可以分為近距、中距、遠距三類:射程在20千米以下的為近距,20至50千米的為中距,50千米以上的為遠距。
早在1946年,美國就開始研制空空導彈,目前已經形成了幾個較大的導彈系列,如“響尾蛇”、“麻雀”、“獵鷹”及“不死鳥”等。法國、英國和前蘇聯都比美國開始研制空空導彈的時間晚,種類也比美國的少。意大利、以色列和日本等國現在也都有了自己的空空導彈。
70年代末80年代初,為了對付當時可能出現的空中威脅,共同發展下一代空對空導彈,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法國等簽訂了“諒解備忘錄”,明確分工了如何發展新型空空導彈。由此,在下一代空空導彈的研制上,美國和歐洲的一些主要國家形成了較大規模的國際合作。
軍迷小知識
“諒解備忘錄”相應的英文表達為“memorandumofunderstanding”,有時也可寫成“memoofunderstanding”或“MOU”。直譯為“諒解備忘錄”。用中國人的說法就是協議。意指“雙方經過協商、談判達成共識后,用文本的方式記錄下來”,“諒解”旨在表明“協議雙方要互相體諒,妥善處理彼此的分歧和爭議”。
5.空地導彈
空地導彈是指裝備各種飛機,用以攻擊地面目標的導彈。按其使命,可以分為戰略空地導彈和戰術空地導彈兩類。
(1)戰略空地導彈
是指攜帶核戰斗部,裝備戰略轟炸機和戰斗轟炸機,用以執行二次核打擊任務的導彈。
(2)戰術空地導彈
是指裝備戰斗轟炸機或直升機,攻擊各種地面目標、完成各種戰術使命的導彈。它包括反輻射導彈、空地反坦克導彈和一般空對地導彈等。
一般執行戰場壓制、遮斷以及攻擊縱深高價值目標任務的空地導彈,從50年代初開始研制,至今裝備使用的有幾十種,已成為很多國家空軍對地攻擊的重要突擊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