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外匯市場獲利:馬里奧·辛格的17大貨幣交易策略
- (美)馬里奧·辛格
- 161字
- 2018-12-31 18:00:16
第2章
如何在游戲中賺錢
這一章將首先講解如何在市場上買賣貨幣,接著解碼多頭和空頭外匯合約。此外,本章還將解釋每筆交易中的3個點位,以及經紀商對每筆交易所收取的買/賣出價差。這一章還要解釋每天引發貨幣波動的4個主要原因。然后,我們轉向分形理論,幫助我們決定是該做多還是做空。最后,我們將講解如何解讀圖表,以及如何界定市場結構。
低買,高賣
外匯交易者通過投機于貨幣匯率變動而獲利。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預期匯價走高,因此買進。另一種預期匯價走低,因此賣出。
買進
AUD/USD現在的匯率是1.0325。因為你預期澳元兌美元將走強,所以會進場開立一個買入頭寸。買入交易在外匯市場也叫做多頭頭寸。
3個小時后,AUD/USD達到1.0375。你之前的判斷是正確的。在這筆交易中,你就賺了50點。另一種說法是多頭頭寸獲利。我們看一下例2-1。
【例2-1】 在1.0325買入AUD/USD
我們假設你在此次交易中買入100000澳元,或者說1標準手。因為匯率為1.0325,所以你用103250美元獲得100000澳元。
3個小時后,AUD/USD漲到1.0375。現在你賣出100000澳元,就可以得到103750美元,此次交易中你賺到500美元。
如果不用杠桿,你就得拿出103250美元才能賺到500美元。以百分比來算,你的收益率只有0.484%。
然而,如果你的經紀商向你提供100:1的杠桿,你就只需要拿出1032.50美元購買100000澳元。以百分比來算,你的收益率就是48.4%。
賣出
現在EUR/USD匯率為1.3142。因為你預期歐元兌美元將走弱,于是進場開立一個賣出頭寸。賣出交易在外匯市場也叫作空頭頭寸。
2小時后,EUR/USD達到1.3112。你之前的判斷是正確的。在這筆交易中,你就賺了30個點。換一種說法就是,空頭頭寸獲利。我們來看一下例子2-2。
【例2-2】 在1.3142賣出EUR/USD
我們假設你在交易中賣出200000美元,或者說2標準手。因為匯率是1.3142,你賣出200000歐元,可以得到262840美元。2個小時后,EUR/USD跌至1.3112。
然后你拿出其中的262240美元,重新買回200000歐元。在這筆交易中,你賺到600美元。
類似地,如果不用杠桿,你得用200000歐元或者262840美元,才能賺到600美元。以百分比算,你的收益率僅是0.228%。
然而,如果你用經紀商向你提供的100:1杠桿,你只需拿出2628.40的保證金,就可以賣200000歐元。以百分比算,你的收益率就是22.8%(600/2628.40)。
每筆交易的3個點位
執行一個頭寸時,每筆交易都有3個點位:入場位(entry price)、盈利目標(profit target)和止損(stop loss)。
一筆交易被觸發的位置叫入場位。一筆交易盈利出場的位置叫盈利目標。一筆交易虧損出場的位置叫做止損。
現在用一個例子來分別解釋多頭頭寸和空頭頭寸。
多頭頭寸
假設GBP/USD當前匯率為1.5743。因為你預期英鎊兌美元升值,于是你進場開立多頭頭寸。
你決定盈利30個點,止損也是30個點。一旦這些價位在你的經紀商平臺上被鎖定,就只可能出現兩種結果:該筆交易要么達到盈利目標,要么達到止損位。
在這個例子中:
入場位=1.5743
止損=1.5713
盈利目標=1.5773
圖2-1展示了這筆交易。

圖2-1 一筆多頭交易的概念
對多頭頭寸而言,盈利目標位于入場位之上,而止損位于入場位之下。在這個例子中,出場時盈利和虧損的幅度相等:入場位上方30點,入場位下方30點。
如果一筆交易顯示,入場位與盈利目標之間的距離和入場位與止損之間的距離相同,那么就可以說該筆交易的風險回報比(risk to reward ratio)是1:1。圖2-2和圖2-3展示了一筆盈利的多頭交易的實際過程。

圖2-2 多頭頭寸入場

圖2-3 盈利出場
圖2-4和圖2-5展示了一筆觸發止損的多頭交易的實際過程。

圖2-4 多頭頭寸入場

圖2-5 止損出場
空頭頭寸
假設NZD/USD匯價現為0.8138。你預期新西蘭元兌美元會貶值;于是你進場開立空頭頭寸。
你決定獲利60個點,止損30個點。一旦這些價位在你的經紀商平臺上被鎖定,就只可能出現兩種結果:該筆交易要么達到盈利目標,要么達到止損位。
在這個例子中:
入場位=0.8138
止損=0.8168
盈利目標=0.8078
圖2-6展示了該筆交易。

圖2-6 一筆空頭交易的概念
對空頭頭寸而言,盈利目標位于入場位下方,止損位于入場位的上方。在這個例子中,你設置了30點的止損,設置了60點的盈利目標。這就是所說的1:2的風險回報比。
圖2-7和圖2-8展示了一筆盈利的空頭交易的實際過程。
圖2-9和圖2-10展示了一筆觸發止損的空頭交易的實際過程。
本部分的最大教訓是:給每一筆交易設置止損。對大多數交易者而言,擁有盈利目標是人的第二天性,但是幾乎少有人考慮過設置止損。止損的目的很簡單,但非常重要。本質上,止損是一個告訴你因為交易不再有利于你,你以可接受的損失退出交易的位置。

圖2-7 空頭頭寸入場

圖2-8 盈利出場

圖2-9 空頭頭寸入場

圖2-10 止損出場
作為交易者和交易導師,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已經見到過太多次交易者就是因為拒絕為每筆交易設置止損,而玩爆賬戶。交易外匯時,我們不可能永遠正確。止損的目的是為了有利于我們,而不是傷害我們。
交易者使一筆交易“裸露”于市場,或者說不設置止損,就是在承擔讓整個賬戶爆倉的風險。不要這么做。有趣的是,因為不設置止損而玩爆賬戶的交易者,正好是認為風險較大從而離開外匯市場的交易者。
買/賣價差
到目前為止,我們談論的匯價都是單一報價。事實上,每個匯價都有兩個報價:買入價(bid price)和賣出價(ask price)。買入價是交易者選擇賣出的價格,這也是經紀商愿意買入的價格。
賣出價是交易者選擇買入的價格,也是經紀商愿意賣出的價格。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差額就是價差(spread)。價差是經紀商執行一筆交易所收取的交易費用。
圖2-11中給出的EUR/USD報價是1.3089/1.3091。
該數據告訴我們,買入價是1.3089,賣出價是1.3091。我們也可以算出價差是2個點。這意味著,經紀商百利匯對每一筆在其平臺上被執行的交易收取2個點的交易費用。
如果你認為EUR/USD會上漲,可以點擊“買”(Buy),交易會以1.3091的賣出價得以觸發。如果你認為EUR/USD會下跌,可以點擊“賣”(Sell),交易會以1.3089的買入價得以觸發。

圖2-11 百利匯 Market Watch給出的EUR/USD報價
價差方面,我們要留意三個重要的方面:
1.價差是在經紀商平臺交易時被收取的唯一交易費用。
2.價差是單邊收取。這意味著,對一筆先買后賣或先賣后買的完整交易來說,只收取2個點的價差。
3.價差越小,為獲得盈利而需要市場朝有利于你的方向波動的幅度越小。
一般而言,流動性越強的貨幣對,價差越小,流動性不足的貨幣對往往伴隨更大的價差。因為每一個外匯報價都是一個買入價和一個賣出價,因此在你執行買入或者說多頭交易時,你以賣出價進場,以買入價出場。
圖2-12展示了這樣一個實例。為了盈利30點,市場必須得波動32點。

圖2-12 EUR/USD多頭頭寸
EUR/USD價差為2個點,那么多頭頭寸就會在1.3127的賣出價得以執行。為了盈利30個點,市場得波動32個點,才能覆蓋掉支付給經紀商的2個點的價差。屆時多頭頭寸將在買入價1.3157出場。
類似地,在執行賣出或者說空頭頭寸時,你會在買入價入場,在賣出價出場。圖2-13展示了這樣一個實例。在這個例子中,為了盈利30點,市場必須得波動33點。

圖2-13 GBP/USD空頭頭寸
GBP/USD價差為3個點,空頭頭寸執行于買入價1.5968。為了盈利30點,市場必須得波動33個點,才能覆蓋掉支付給經紀商的3個點的價差。屆時空頭頭寸將在賣出價1.5938出場。
現在,我們已經較好地理解了是怎么在外匯市場賺錢的。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促使貨幣對上漲下跌的原因。
是什么引發貨幣價格波動
貨幣價值的上漲或者下降與供應和需求因素有關。當某種貨幣的需求超過可用的供應時,該貨幣價值就會上漲。相反,當某種貨幣的供應超過需求時,該貨幣價值就會下降。
接下來,讓我們關注引發貨幣價格波動的4類最重要的因素:經濟因素、政治因素、自然災害和投機。
經濟因素
交易者關注經濟因素,是在尋找一個關鍵字眼:增長。當不存在經濟增長,或者經濟增長為負時,該國貨幣價值往往會下降。這是因為,貨幣被認為吸引力或者價值下降,交易者開始賣出該貨幣。
相反,當經濟增長為正時,該國貨幣價值往往會上升。這是因為,有更多的交易者買入該貨幣。交易者會關注多個經濟因素,獲得一國經濟表現的觀點。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經濟因素。
消費者支出(consumer spending)每個人都要在商品或服務上支出。消費者支出直接影響一國貨幣供應,貨幣供應直接影響該國貨幣和與其他國家貨幣的匯率。消費者支出增加時,總的經濟健康程度會增加,隨后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將增加其兌其他貨幣的價值。
另一方面,消費者支出下降時,經濟可能疲軟,總的貨幣方面的情緒可能變差。這會促使該國貨幣兌其他貨幣下跌。
正如下面的報道所述:
“英鎊兌美元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上揚,此前的政府季度經濟增長報告顯示,消費者支出增長高于預期,促使市場猜測該國將避免經濟衰退。”
美國《商業周刊》,2012年2月14日
經常賬(current account balance) 經常賬用于衡量相較于從國外流入一國多少資金,從一國流出資金的多少。如果出現凈流入資金,就稱該國出現經常賬盈余。如果出現凈流出資金,就稱該國出現經常賬赤字。
持續出現的經常賬赤字可能導致一國貨幣自然貶值。這是因為貿易、收入和援助資金正離開該國,用外國貨幣支付。經常賬由三部分組成:
經常賬=貿易賬+凈收入+片面轉移
貿易賬是總出口值減去總進口值。凈收入是所獲得資金與所支付資金的差額,包括工資、利息支付和分紅。片面轉移包括稅收、對外援助和單向贈予。
對大多數國家而言,經常賬的最大部分一般是貿易賬。例如,美國過去數十年已經經歷了較高的經常賬赤字,主要就是因為貿易賬赤字高企。
正如下面的報道所述:
“日元走弱,此前的官方數據顯示,日本1月錄得創紀錄的經常賬赤字。截至東京時間8:53,日元兌美元下跌0.3%至81.33。日元兌歐元下跌0.2%至106.85。”
美國《商業周刊》,2012年3月8日
我們將在第7章討論更多具體的經濟消息,它們影響貨幣,并且闡述如何交易這些消息以獲得收益。
政治因素
當一國陷入政治危機,對其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會受到影響。這些問題可能促使外國資金暫時停止進入該國,且可能促使外國資金離開該國。這些綜合影響使得一國本幣兌其他貨幣走弱。
即將到來的大選也可能對一國貨幣產生較大影響。交易者一般將大選視作引發潛在政治動蕩和不確定性的事件,這相當于引發該貨幣更大的波動性。
當一國政府執政黨輪換時,這一影響就更為強烈。新政府上臺通常預示著執政理念和管理的變化,從而形成新的規則、新的法律和新的政策,最終影響貨幣價值。
貨幣價值的變化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傾向推動經濟增長并控制政府債務水平走高的政黨往往會推升貨幣價值。正如下面的報道所述:
“埃及鎊兌美元跌至2005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此前出現了最大規模的針對穆巴拉克總統30年統治的反政府抗議。埃及鎊兌美元最低跌至5.830水平。”
路透社,2011年1月26日
自然災害
諸如地震、龍卷風和洪災之類的自然災害可能對一國產生災難性影響。人員傷亡、基礎設施破壞和日常生活的突然變化都會對一國貨幣具有消極影響。
因為引發損失,所以經濟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原本用于推動經濟增長的資金目前分流至重建供應鏈和基礎設施。
消費者支出的降低和消費者信心與投資者信心的下降,會進一步使問題復雜化。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其他國家可能從一國出現的悲劇中獲益,因為來自受災國的進口訂單會大幅增加。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對一國貨幣產生影響。
“昆士蘭州出現嚴重洪災之后,市場對澳大利亞經濟增長前景的信心減弱,澳元跌至最低水平。AUDUSD下跌0.5%至0.9960,本周跌幅達到2.5%。”
Market Watch,2012年1月6日
“新西蘭第二大城市基督城發生強烈地震后,周二亞洲時段新西蘭元下跌。NZD/USD從0.7634跌至0.7550,之后進一步擴大跌勢至接近0.7500的下方水平。NZD/USD匯價上次見到0.74還是在2012年12月28日。”
RTTNews,2011年12月22日
“印尼盾跌至近三周以來的最低水平,此前,印尼西北部發生里氏8.7級地震。印尼盾兌美元下跌0.2%至9205,地震前兌美元曾上漲0.4%。匯率曾觸及9208,該位是3月23日以來最低水平。”
美國《商業周刊》,2012年4月11日
投機
投機者交易外匯市場純粹是為了盈利。市場中主要存在兩類投機者:零售交易者和對沖基金。一般而言,外匯市場超過90%的日交易量是投機性的。
投機性的動向有時也被稱為“聰明的錢”(smart money)或者“熱錢”(hot money),因為這些資金動向首先進入或出走某些國家。例如,如果投機者認為某國經濟增長過快,存在過熱風險,因為預期政府可能采取降溫政策,所以他們可能會離開該國。這可能使得該國貨幣供應大于需求,導致貨幣貶值。
外匯市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次投機表現發生在1992年9月16日,也被稱為“黑色星期三”。當日,貨幣投機者喬治·索羅斯大幅押注英鎊貶值,在此過程中獲利10億美元。黑色星期三之前的兩周,包括索羅斯在內的貨幣投機者賣出數十億英鎊,以期能便宜地買回,并從差價中獲利。
英國政府決定干預,上調利率至12%。英國財政部也力挺英鎊,花出近270億英鎊的外匯儲備。然而,所有的政府舉措都失敗了。
9月16日晚上,英國保守黨政府宣布退出歐洲匯率機制(European exchange rate mechanism,ERM),承認其未能將英鎊/德國馬克維持在2.778水平之上。該聲明發布后的數小時內,英鎊下跌3%,3周之內下跌超過12%。1997年英國財政部估計,黑色星期三的成本達到34億英鎊。
分數理論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分數理論,它將有助于我們確認多頭或空頭交易。讓我們以EUR/USD為例。與正常的EUR/USD報價寫法不同,我們用分數的形式書寫:
在這個分數中,歐元是分子,美元是分母。如果分子變得更大,而分母保持不變,整個分數就會變得越來越大。這就意味著,無論什么原因,如果歐元走強,EUR/USD將會走高。歐元可能因為多種原因而走強,我們會在本書探討其中的幾種情況。
類似地,如果分母變大,而分子保持不變,整個分數會變得越來越小。這就意味著,無論什么原因,如果美元走強,EUR/USD將會走低。分數理論最難的部分是在任何時間點中將最強貨幣與最弱貨幣配對。
如果我們將作為分子的最強貨幣和作為分母的最弱貨幣配對,就會捕捉到強勁的上升趨勢。此時我們的任務就是做多。如果我們將作為分子的最弱貨幣和作為分母的最強貨幣配對,就會捕捉到強勁的下跌趨勢。此時我們的任務就是做空。
接下來是一個強/弱配對的情況。
2012年4月3日,美聯儲的決策者宣布,只要經濟失去動力,或者通脹位于2%的目標之下,他們就會考慮額外的刺激措施。這與1月份的會議紀要產生鮮明的差別。在1月份的會議紀要中,某些決策者認為“不久”經濟就需要額外的措施。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紀要比預期的要強硬,令市場感到意外,令市場推動美元走強。
同一日,西班牙暫停了其債券拍賣計劃。該拍賣被證明非常令人失望,拍賣計劃的最大目標是35億歐元,但西班牙卻只賣出了26.9億歐元。另外,西班牙信貸違約掉期(credit-default swaps)擴大至450個基點,這是三個月以來的最高位。該事件打壓了歐元。
利用分數理論來解釋這些情況,我們可以說西班牙令人失望的債券拍賣情況打壓了歐元,美聯儲的強硬立場推升了美元。綜合起來,促使EUR/USD下跌,一天之內暴跌300點(見圖2-14)。

圖2-14 EUR/USD下跌300點
解讀圖表
交易者在經紀商平臺上使用三種圖。這三種圖分別是線型圖(line chart)、柱狀圖(bar chart)和蠟燭圖(candlestick chart)。
線型圖
線型圖是連接某一具體時間周期內的收盤價而獲得。用一條簡單的線就可以看出某一貨幣的價格趨勢。線型圖可以用于所有時間周期,適用于所有的貨幣對。對于交易者來說,選擇得心應手的周期是非常重要的。短周期能幫助你識別獲得快速盈利的次級趨勢,而較長的時間周期有助于你順應主要趨勢。
線型圖雖然簡單,但也伴隨著一個顯著的缺點:所有的記錄線是收盤價,交易者不能辨別收盤之前的激烈變動。所以,交易者利用不了重要的市場信息輔助其決策過程。
圖2-15是USD/CAD的5分鐘線型圖。

圖2-15 USD/CAD 5分鐘線型圖
圖2-16是USD/CAD的1小時線型圖。

圖2-16 USD/CAD1小時線型圖
柱狀圖
柱狀圖比線型圖的信息稍微多一些,因為它記錄著市場上貨幣對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與線型圖只給出一個點的數據不同,柱形圖呈現出特定時間段內價格變化的更多數據。柱狀圖有時被稱為開高收低圖(OHLC chart),因為它捕捉著開盤價(open)、最高價(high)、最低價(low)和收盤價(close)。
圖2-17顯示的是一根價格柱狀的圖例。
柱狀圖的開高收低信息是:
開盤價:左邊的水平線代表貨幣對在特定時間周期內的開盤價。
最高價:垂直線的最高點代表貨幣對在該時間周期內的最高價。
最低價:垂直線的最低點代表貨幣對在該時間周期內的最低價。
收盤價:右邊的水平線代表貨幣對在特定時間周期內的收盤價。
圖中的垂直柱(最高價和最低價)是整個貨幣對的交易區間。根據所選擇時間周期的不同,柱狀圖總結的是過去1分鐘、1小時、1天甚至1個月的價格活動。
圖2-18顯示的是USD/JPY的15分鐘柱狀圖。
圖2-19顯示的是AUD/USD的4小時柱狀圖。
蠟燭圖
蠟燭圖是18世紀初日本人發明的,旨在研究日本商品交易市場的大米價格變動。蠟燭圖跟柱狀圖顯示同樣多的信息,但視覺上更加吸引人。

圖2-17 價格柱狀

圖2-18 USD/JPY 15分鐘柱狀圖

圖2-19 AUD/USD 4小時柱狀圖
請看圖2-20的兩根蠟燭。
開高收低信息和柱狀圖一樣。請參考圖2-17左側對每個定義的解釋。
如果收盤價高于開盤價,該根蠟燭看漲。如果收盤價低于開盤價,該根蠟燭看跌。在圖2-20中,左邊的蠟燭看漲,右邊的蠟燭看跌。

圖2-20 看漲蠟燭(陽燭)和看跌蠟燭(陰燭)
蠟燭圖的“實體”是一定時間周期內開盤價和收盤價之間的交易區間。實體可長可短。
“燭芯”或者叫影線,位于蠟燭的上方或下方,代表市場在一定時間周期內達到的最高價和最低價。影線可長可短。
圖2-21是EUR/USD 30分鐘圖中的一根看漲蠟燭。
假設該根蠟燭線從上午11點開始形成,以下是我們對這跟蠟燭線的解釋:11:00時,EUR/USD匯價是1.3340。11:30時,EUR/USD收盤走高至1.3365。在這半小時內,匯價不斷波動,達到的最高價是1.3378,達到的最低價是1.3322。
圖2-22是USD /JPY 4小時圖中的一根看跌蠟燭。
假設該根蠟燭線從下午2點開始形成,以下是我們對這根蠟燭線的解釋:下午2:00時,USD/JPY匯價是81.78。下午6:00時,USD/JPY收盤價是81.02。在這4個小時內,價格不斷波動,達到的最高點是81.92,達到的最低點是80.87。

圖2-21 看漲蠟燭(陽燭)

圖2-22 看跌蠟燭(陰燭)
總之,通過解讀蠟燭圖,我們可以知道到底是買方還是賣方在某個時點控制局面。
市場結構
我們已經知道如何解讀蠟燭圖,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市場結構。外匯市場有三個部分:趨勢、區間和突破。
趨勢
趨勢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向上運行的趨勢叫上升趨勢。向下運行的趨勢叫作下降趨勢。
上升趨勢 上升趨勢的特征是具有一系列更高高點和更高低點的價格。高點是價格間歇性上升的波峰。低點是價格下降之后重新上升的波谷。因此,存在一系列走高的高點和一系列走高的低點時,上升趨勢形成。
圖2-23就是一個上升趨勢。
圖2-24是EUR/USD(1小時圖)的上升趨勢。
圖2-25就是USD/JPY(4小時圖)的上升趨勢。

圖2-23 一系列更高的高點和更高的低點

圖2-24 EUR/USD以上升趨勢運行

圖2-25 USD/JPY以上升趨勢運行
下降趨勢 下降趨勢就是有一系列更低高點和更低低點的價格(見圖2-26)。
圖2-27是USD/JPY(1小時圖)的下降趨勢。
圖2-28是EUR/AUD(4小時圖)的下降趨勢。
市場以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運行時,交易者就使用趨勢策略。當市場以上升趨勢運行,我們要做多;市場以下降趨勢運行時,我們要做空。
趨勢線 趨勢線是所繪制出來用于顯示當前主要價格方向的線。它們是非常明顯的表現方式,告訴我們下一步的價格走勢。在上升趨勢中,我們把一系列重要的更高的低點連起來,形成一條趨勢線。在下降趨勢中,我們把一系列重要的更低的高點連起來,形成一條趨勢線。

圖2-26 一系列更低低點和更低高點

圖2-27 USD/JPY以下降趨勢運行

圖2-28 EUR/AUD以下降趨勢運行
趨勢線的角度越陡,市場動能越強。然而,我們也必須留意,角度較陡的趨勢線通常較短暫。
交易者用趨勢線關注3方面內容。
- 趨勢的方向
- 趨勢的角度
- 可能演化的圖形態
圖2-29顯示的是一個USD/JPY(4小時圖)上升趨勢線的實例。圖2-30顯示的是AUD/USD(1小時圖)下降趨勢線的實例。

圖2-29 USD/JPY以上升趨勢運行

圖2-30 AUD/USD以下降趨勢運行
理解趨勢線 在上升趨勢中,因為買方比賣方多,我們很容易得出價格上漲的結論。然而,情況未必真的如此。在外匯市場,買入合約的數量通常和賣出的合約的數量相等。例如,如果你想買進5手EUR/USD,就必須得有人愿意賣出這么多。相反,如果你想賣出3手USD/CHF,也得有人愿意買才行。
因此,外匯市場上的多頭頭寸和空頭頭寸的數量總是相等的。如果買賣數量相等,為什么價格會上下波動呢?
原因在于買賣雙方的意愿強度。在上升趨勢中,買方控制局勢,因為他們不介意付高價。他們高價買進,是因為他們預期價格將漲得更高。上升趨勢中,賣方緊張不已,而且只愿意在稍高一點的價格賣出。價格上升,是因為買方的貪婪程度超過了賣方的恐懼和焦慮程度。僅當買方拒絕以更高價格買入的時候,上升趨勢才會敗下陣來。
在下降趨勢中,賣方控制局勢,因為他們不介意以更低價格賣出。他們低價賣出,是因為他們預期價格將跌得更低。在下降趨勢中,買方緊張不已,而且只愿意在稍有折扣的情況下買進。價格下降,是因為賣方的貪婪程度超過了賣方的恐懼和焦慮程度。僅當賣方拒絕以更低價格賣出的時候,下降趨勢才會敗下陣來。
區間
價格交易在兩條邊界內的通道內時,區間走勢形成。價格就像彈力球一樣,會從地板和天花板彈回。天花板被稱為阻力區域,地板被稱為支撐區域(見圖2-31)。

圖2-31 區間的概念
圖2-32是GBP/JPY(30分鐘圖)的區間走勢實例。
圖2-33是EUR/JPY(日圖)的區間走勢實例。

圖2-32 GBP/JPY以區間形式運行

圖2-33 EUR/JPY以區間形式運行
在區間內,一旦價格從阻力回撤,交易者就會做空,因為價格往往會趨向下跌。同樣的,一旦價格從支撐反彈,交易者就會做多,因為價格往往會趨向上升。
圖2-34顯示的是交易者在區間內買入和賣出的一個實例。
圖2-35顯示的是交易者設置GBP/JPY(30分鐘圖)買入和賣出訂單的實例。
圖2-36顯示的是交易者設置EUR/JPY(日圖)買入和賣出訂單的實例。

圖2-34 區間的概念

圖2-35 GBP/JPY以區間形式運行

圖2-36 EUR/JPY以區間形式運行
突破
匯價在交易通道內上下反彈一段時間后,升至阻力區域之上,或者跌至支撐區域之下,突破形成。突破點的動能最強;一旦匯價上行突破交易區間,交易者就會做多;一旦匯價下行突破交易區間,交易者就會做空。因此,交易者會針對這些特定的走勢拿出資金交易。
圖2-37顯示的是突破阻力區域的實例。

圖2-37 突破阻力區域
圖2-38顯示的是USD/JPY(1小時圖)發生突破的實例。
圖2-39顯示的是EUR/CHF(日圖)發生突破的實例。

圖2-38 USD/JPY發生突破

圖2-39 EUR/CHF發生突破
圖2-40顯示的是突破支撐區域的圖例。
圖2-41顯示的是NZD/USD(1小時圖)發生突破的實例。
圖2-42顯示的是GBP/USD(4小時圖)發生突破的實例。

圖2-40 突破支撐區域

圖2-41 NZD/USD發生突破

圖2-42 GBP/USD發生突破
總結
交易者通過做多和做空在外匯市場獲利。當他們預期基準貨幣兌報價貨幣上漲時,會做多該貨幣對。當他們預期基準貨幣兌報價貨幣下跌時,會做空該貨幣對。
基本上每筆交易都有3個點位:入場位、止損和盈利目標。入場位是觸發交易的價格。止損是當價格未按照預期方向運行時截斷虧損的價格。盈利目標是當市場按照預期方向運行時盈利出場的位置。
對于多頭頭寸而言,盈利目標位于入場位之上,止損位于入場位之下。對于空頭頭寸而言,盈利目標位于入場位之下,止損位于入場位之上。
經紀商對在其平臺上所執行的每一筆多頭或空頭交易收取費用,這被稱為價差。一般來說,最具流動性的貨幣對,比如EUR/USD和USD/JPY,價差更低。對多頭頭寸而言,交易者在賣出價進場,在買入價出場;對空頭頭寸而言,交易者在買入價進場,在賣出價出場。
影響匯價的4個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政治因素、自然災害和投機。因為貨幣是以貨幣對的形式報價的,所以分數理論可以幫助交易者了解市場的大致走向。
分數理論的難點在于任何時候都要把最強的貨幣和最弱的貨幣配成貨幣對。如果我們把最強的貨幣當分子,最弱的貨幣當分母,那么結果會是強勁的上升趨勢。此時,做多最為明智。如果我們把最弱的貨幣當分子,最強的貨幣當分母,那么結果會是強勁的下降趨勢。此時,做空最為明智。
三種最常用的瀏覽圖的方式有:線型圖、柱狀圖和蠟燭圖。世界范圍內最受交易者歡迎的是蠟燭圖,原因有兩個:第一,蠟燭圖給出任何時間周期的4個重要價格: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第二,它展示了多頭和空頭的博弈強度,其表現就是影線長度(高點和低點)和蠟燭實體的長度。
外匯市場可以分為簡單的三個結構:趨勢、區間和突破。匯價以一系列更高的高點和更高的低點運行,上升趨勢形成。匯價以一系列更低的高點和更低的低點運行,下降趨勢形成。
價格在支撐和阻力兩個水平內上下反彈,區間形成。價格強力運行至阻力上方或支撐下方,突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