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Nikon數碼單反攝影完全攻略作者名: 鄭志強 張煒本章字數: 953字更新時間: 2018-12-31 22:06:08
1.2 尼康DX與FX畫幅
攝影者經常接觸畫幅的概念,畫幅主要是指相機感光元件的尺寸,如135(全)畫幅、APS(C、H)畫幅、FX畫幅、DX畫幅等。膠片相機時代,相機使用的膠卷尺寸為電影膠卷的尺寸,長邊為35mm,相機膠卷是裝在暗盒中使用的,且盒子可重復使用,即膠片用完后就重新裝入,但這種化學產品在安裝時暴露在空氣中,容易發生化學反應或沾染灰塵,體積也比較大。后來攝影廠家又發明了一次性使用的膠片暗盒,就是我們所接觸到的當代膠卷的前身,其密封性比較高,也容易防塵,使用比較簡便,從而迅速得到普及。通常的膠卷有36張底片,是裝在一個塑料或紙質的圓盒子中使用的,且是一次性的,用完后可以再購買。135畫幅其實是指35mm畫幅,而“35”前面的“1”是指一次性。135畫幅的底片尺寸是36(35)mm×24mm。到了數碼單反時代,如果數碼單反相機的感光元件為35mm×24mm,則稱為135畫幅(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感光元件的大小,也象征著畫面視角大小和成像畫質優劣,感光元件越大,視角越大,成像質量越好;反之越差。在尼康數碼單反相機中,135全畫幅稱為FX畫幅,Nikon D3x、D3s、D700等機型為FX畫幅。

膠片相機的成像主要是通過化學膠片記錄所拍攝的畫面信息,在膠片上所成的像為反相的(左圖),經過暗房沖洗后才能生成我們肉眼所見的照片(右圖)。
在膠片機時代,相機生產廠商設計了APS膠片系統,有APS-H、APS-C、APS-P三種畫幅規格,到了數碼單反時代,各廠商仍沿用了這種感光元件命名方法,APS-H型是滿畫幅(30.3mm×16.6mm),長寬比為16:9;APS-C型是在滿畫幅的左右兩頭各擋去一端,長寬比為3:2(24.9mm×16.6mm),與135底片同比例;APS-P型是滿畫幅的上下兩邊各擋去一端,使畫面長寬比例為3:1(30.3mm×10.1mm),稱為全景模式。當前的數碼單反相機機型中,尼康公司一般命名自己的APS-C畫幅相機為DX畫幅,Nikon D7000、D5000、D90、D300等機型都是DX畫幅。

數碼相機用于成像的元件為感光物理元件CCD或是CMOS。感光元件內有復雜的光學器件和電子線路。最初的CCD或CMOS一般尺寸較小,無法達到135畫幅的尺寸,多為APS畫幅。
DX畫幅與FX畫幅的區別不僅在于所拍攝畫面的視角,成像質量方面也有差別,整體來說,FX畫幅相機成像的畫質要稍好一些。
TIPS
DX畫幅與APS-C畫幅是有一定區別的,從畫幅尺寸來看,全畫幅大小是DX畫幅的1.5倍,是APS-C畫幅的1.6倍,也就是說,尼康的DX畫幅比佳能APS-C畫幅的尺寸稍大一點,但在當前流行的說法中,也可以將DX畫幅歸于APS-C畫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