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不確認

美國限制性股票將取代股票期權?http://www.cnstock.com/paper_new/html/2006-12/13/content_50814685.htm。

在股票期權的起源地美國,按照原來的會計準則,公司發行股票期權并不需要將期權計入費用,從而使企業財務報表中的利潤項目高估。而那些以向員工發放獎金或限制性股票為主的公司,卻必須按照會計處理要求在財務報表中計入相應的成本或費用,從而減少了公司年末的盈利數字。股票期有“公司請客,市場埋單”之美譽。

FASB(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最早提出修改會計標準的建議是在1991年,當時反對的呼聲異常高漲,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和新興企業,因為股票期權是它們吸引人才和鼓勵員工的一大法寶,能夠克服公司在創業初期資金緊張的問題。在互聯網經濟繁榮時期,作為薪酬激勵的股票期權大行其道。據美國雇員股權中心統計,截至2002年,共有近1000萬名員工擁有股票期權。

由于公司聲稱將股票期權費用化會對股票價格產生不良影響。于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一場激烈的唇槍舌劍之后,FASB被迫做出了讓步,但同時出臺了一個折中的準則,即SFAS123,其中規定企業必須在財務報表的附注中或代理權公告中披露發放的股票期權及其公允價值。

然而十年之后——在后安然時代,警鐘依舊長鳴,國際大公司丑聞接踵敗露,不正當、不道德的會計操縱行為仍未絕跡,警醒的FASB重新將股票期權費用化提到日程之上。那些步安然后塵的公司如環球電訊與世通公司都無一例外地成了貪婪的代名詞,公司的敗落讓每一雙關注的眼睛都看到了其廬山真面目:持有大量股票期權的公司高管人為地抬高股票價格以謀取私利。

很多公司為了表明自己堅決與那些做假賬的公司劃清界限,紛紛開始自覺自愿地在代理權公告中將期權費用化,進而證明公司財務合理合法。2002年,包括通用電氣、第一銀行、可口可樂、華盛頓郵報、寶潔以及通用汽車在內的多家公司正式對外宣布將把期權計入費用。另外一些公司如微軟,則宣布它們已經開始取消所有作為薪酬激勵的股票期權。

隨后在2004年初,FASB出臺了有關期權費用化的財務會計準則第123號文(修訂)即SFAS123(R),SFAS123(R)要求上市公司將給予公司高管及雇員的股票期權納入會計費用項目,并從2005年6月15日起遵循新準則編制財務報表。而對于大多數采用日歷年制作為會計年度的公司,必須在2006年3月31日之前將期權費用化。

在一篇題為《會計制度對高管薪酬式股權設計的影響》的論文中,沃頓商學院會計學教授瑪麗·埃倫·卡特預言,高管薪酬體系將會面臨一場變革,股票將最終取代期權成為高管薪酬方式的新寵。

“隨著財務報表對股票期權的披露,操縱賬面利潤的空子被堵住,受股票期權費用化制約的企業將再也無法暗度陳倉——掩蓋任何形式的股權薪酬的成本”卡特在文中說道,“我們發現在新會計準則出臺之前,由于期權不會影響賬面利潤,因此企業發放的期權比重較大。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使得財務報表無空可鉆,因此高管薪酬結構中期權的比重將會縮小,而限制性股票的比重將會增加?!?/p>

然而,卡特以及其他許多研究期權費用化的人士都承認,股票期權比重下降是FASB新標準“無意造成的后果”。因為金融市場呈現出比較樂觀的態勢,期權費用化的新會計準則實際上并沒有導致公司股票價格大幅下跌——這也是新準則的反對者曾經所擔心的。據《商業周刊》報道,2004年薪酬咨詢公司韜睿對335家自愿將期權計入費用的公司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期權費用化并沒有影響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

中國

在我國,隨著上市公司高管、員工薪酬的多樣化,薪酬會計面臨極大挑戰,大量的薪酬費用并沒有入賬或者僅入賬一部分。最典型的是承諾未來給予一定的股份,如四川長虹挖來手機狂人萬明堅后,成立了國虹通訊,據說長虹承諾未來給管理層30%股權,那么,這筆賬要不要在上市公司賬上反映?這30%股權上市之后可能就是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而長虹一年凈利潤也不過只有幾億元。

目前市場上有這樣一種觀點,股票期權計劃是“公司請客,市場埋單”。激勵的市場化,實際上也意味著經營者將一部分經營成本(激勵成本)向市場轉嫁。實際上,這是一種會計假象,是上市公司犧牲權益以換取收益。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上市公司向高管授予1億股股票期權,行權價是10元,而行權日股價是20元。如果高管全部行權,則上市公司融資10億元;如果以市場價發行則融資20億元,這樣,上市公司損失10億元;相應地,高管獲利10億元。

所以,股權激勵仍然是“公司請客,公司埋單”的行為,公司表面上沒有付出,但實際上在高管獲取巨額利潤的同時,上市公司正付出著巨額的對等成本。不過,在會計上,上市公司并沒有反映出損失。這是因為,上市公司股票發行價與面值之間的差額不走“損益”,而是直接走“權益”,如上述案例中,上市公司資本公積減少了10億元。而如果以現金支付這些股權激勵成本,則上市公司必須付出10億元的真金白銀,導致上市公司增加成本10億元,進而利潤減少10億元。

可見,這里玩的是“費用(成本)直接走權益”的游戲,實質上也是一種會計陷阱。筆者最近發現大量的擬上市公司在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之前對管理層及核心骨干進行股權激勵,這樣做有三大好處:一是不要證監會審批,二是不要確認股權激勵費用,三是不要繳納股權激勵稅費。筆者認為根據《股份支付》準則,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之前的股權激勵也要確認股權激勵費用,但由于公司上市之前無法確認股權的公允價值,造成股份支付規則被架空,目前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成本高昂,基本淪為雞肋,股權激勵大都提前到IPO之前,這對公司IPO前后業績造成實質的影響,但目前對此沒有會計反映,這是一個很大的漏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新县| 永定县| 武夷山市| 扬州市| 噶尔县| 景德镇市| 秦安县| 铜山县| 汉川市| 长宁区| 鄢陵县| 邵东县| 镇原县| 林西县| 利辛县| 舒城县| 双城市| 四会市| 蕉岭县| 秦皇岛市| 池州市| 嵊泗县| 获嘉县| 濮阳市| 磐安县| 特克斯县| 石景山区| 谢通门县| 邵东县| 利辛县| 巴塘县| 邵阳县| 泌阳县| 凌云县| 涞源县| 河南省| 巩留县| 鹤峰县| 灵川县| 平湖市| 古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