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變廢為寶李振東

  • 凱歌陣陣
  • 李順興
  • 10707字
  • 2015-04-20 23:14:53

增產和節約,是我們黨和國家一貫堅持的重要原則和既定方針。對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不斷增加生產和堅持厲行節約,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持續發展的正確舉措,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必須擺在十分突出的戰略位置。而將廢物有效地利用和再生,即變廢為寶,則既節約、又增產,是利國、利民又利己的“善莫大焉”之舉——此舉,理應大力提倡;典型,值得廣為宣傳!被躋身世界同行四強、單廠規模之冠的天津鋼管集團公司,連續四年授予全市最大“廢鋼供應基地”的天津市繼泰廢舊物資回收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振東,就是貢獻突出、在父老鄉親中有口皆碑的出類拔萃的黨員民營企業家!

眾人是圣人。群眾的評價,是對一個人品格的試金石。作為農民,最了解他的,莫過于同他多年生活、勞動、工作在一村的老少爺兒們。在天津市繼泰廢舊物資回收公司所處的津南區繼泰村里,只要一說起李振東,村民們就會不約而同地津津樂道:

“嗬!那可是個智勇雙全、拼搏創業的好漢、硬漢!無論干什么事,他都是信心百倍地永不服輸、永不言敗,總是斗志昂揚地力爭上游、誓創一流!結果,說到做到的他,事事都干得挺漂亮、挺成功。20多年前,風華正茂又有著高中文化和堂堂儀表的他,從被人們鄙視的收破爛兒做起,歷經艱苦奮戰、排難拼進,如今已發展壯大成有近200名員工、幾十臺大型設備、年營業額高達1.6億元的大公司——你說振東這本事多大啊!”

“就是呀,他不光能耐挺大,而且人品特好!他衣著樸素,身先士卒,敬老愛幼,謙和厚道;他說話做事,有根有據,實實在在,親切可信——不知內情的人,無論如何也看不出、感不到他竟是位遐邇聞名的富翁!他為人正派,富而不驕,樂善好施,在全村215戶中,誰家沒有得到過他這樣、那樣的幫助?他這堅持不渝的樁樁義舉,怎能不使咱大家伙兒心悅誠服呢?”

繼泰村的53名黨員,則異口同聲地這樣評論李振東:

“他的難能可貴之處是:富后普惠眾鄉親!不論誰家有危難,他都有求必應,伸出援手,樂此不疲,他默默地做了好事,從不主動對人提起,甘當無名英雄,所以說,他是個敬業、奉獻、躬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好黨員!在去年10月30日討論他轉正的黨員大會上,不但以全票順利通過,而且大家都自發地三次熱烈鼓掌——這是民意、黨心的眾望所歸啊!”

綜上所說,對黨員農民企業家李振東品格的評價,一言以蔽之,他可謂是:磊磊落落含金石之氣,坦坦蕩蕩有明月之心!

然則他成長的環境怎樣,創業的征程如何,靠什么錦囊妙計奮然崛起,廣大村民又緣何對他情有獨鐘、分外褒揚呢?

窮且益堅,壯志凌云

南朝宋代鮑照“自古圣賢盡貧賤”的著名詩句,言簡意賅地概括了古今中外的無數史實。在1957年春寒料峭的2月19日,李振東就出生于津南區繼泰村一個多子女的貧苦農家。貧窶的家境,不但未使聰慧的小振東意志消沉、不思進取,反之,他卻如唐代天才青年詩人王勃寫的那樣:“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與他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特別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有著直接的重要關系。

他家雖然世代種地、并非書香門第,但是,從其太爺、爺爺到父親等幾代人,都天資較好,且勤奮善學,因此,他們在村民中,都屬于“能讀會寫又能算”的文化人,被鄉親們尊敬地稱為“李先生”。他家與我國大多數傳統農民家庭相比,有個尤應一提的不同點,那就是:他家幾代人都重實際、講唯物,崇尚科學、反對迷信,從不畏懼山魈野鬼,也不供奉各路神仙——即使在王安石《元日》中所寫“爆竹聲中一歲除”的春節,也不例外。可他家卻有著勤勞儉樸、自立自強、敬老愛幼、淳厚睦鄰的優良家風。他父親稟性誠篤、熱心公益,遇事總是先為別人著想,一輩子也沒和村里任何人拌過嘴,更談不到打架了。他常常這樣教育自己的七兒、三女:

“做人就是要厚道寬容,在外吃虧、助人——你們要永遠記住:吃虧是福,助人為樂;在家要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姐妹——你們還要永遠記住:凡是對父母和兄弟姐妹不好的人,一定不要同他交朋友!”

他母親善良、精明、勤快、熱心,誰家有個紅、白喜事兒什么的,都愿去找她,而她總是有求則應,欣然前往,甚至日夜頂著,直到完事兒才回家,而這些,都是全心全意地甘盡義務。人家實在過意不去,有時送她些雞蛋、水果之類,她就打發振東他們給人家還回去。她對孩子們講:

“咱們對別人,只許盡心出力幫忙,不要圖回報,更不能沾便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心安理得,活得踏實!”

父母的諄諄教誨,使窮且益堅、壯志凌云的李振東,從小就曾多次聆聽,并日漸刻骨銘心,進而潛移默化地自覺付諸行動,直至受益終生!

李振東在上學期間,他深知經濟拮據的家庭供他上學的極其不易,所以學習勤奮而刻苦。每天一放學,他就得幫著父兄干活,或者背起筐、拿著筢子去地里拾柴火,至于周日和寒暑假,他更是什么體力活全都干。盡管這腦、體并用的勞動緊張且繁重,但絲毫沒影響他的學習,反而激發了他爭先創優的無窮力量,考試成績一直在全年級名列前茅!因為他懂得:貧窮的逆境,在弱者面前,是傾覆生活之舟的波濤;而對強者來說,則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重錘,打掉的是脆銹的鐵屑,鍛成的乃鋒利的鋼刀。所以他暗下決心:

“我一定要做生活的強者——拼力把自己錘煉成一把披荊斬棘、所向無敵的鋒利鋼刀!”

1976年暑期,李振東以優異成績在辛莊中學高中一畢業,即回村務農,兼做村里通訊報道員。翌年,他在白塘口公社參加通訊員培訓時,偶然獲悉恢復高考,求知若渴的他,就興致盎然地報了名。此后,每天照常參加生產隊的各種勞動。到正式考試的前一天晚上十點多鐘,他還在離家60多里的大港錢圈水庫工地上的燈光下抬土筐哩!恰巧半夜十二點鐘,有鄰村前辛莊一輛為民工送菜的“130汽車”要回村,他懇求人家同意后,就坐在車斗里,在坎坎坷坷的土路上,顛顛簸簸地往回趕,等他到家時,已經凌晨兩點了。早8點前,他即頭腦冷靜地走進了十多里外的雙港中學考場。在兩天四門課的考試中,他發揮的很好,自感滿意。第三天,他又匆匆趕回到水庫工地勞動。

在十年浩劫后、改革開放前的那幾年,走后門兒、跑關系的歪風盛行,老實巴腳的農家之子李振東,也深受其害。考后,比他學習差不少的同學都接到了錄取通知書,而他的“通知”卻杳無音信,又不知到哪里去查詢。對此,他毫不氣餒,而是壯志凌云地自忖:

“就是不能上大學,我也要扎扎實實地干出一番事業來!”

心靈手巧的李振東,干挑溝、插秧、割稻子等各種農活,都是一把大家稱道的好手。干了兩年后,他被選為第二生產隊隊長后,更是率先垂范地埋頭拼搏!

土地實行聯產承包后,黨支部派李振東籌建村辦繼泰鍛造廠。僅一年即正常生產,員工有20多人,一天三班干,企業管理和經濟效益都較好。村干部一看他挺有能力,就調他到瀕臨倒閉的村辦塑料編織廠去。一年之后,又調他去繼泰制梭廠擔綱。

機遇,隨時都有,但她只光顧有心、有志和拼干者。早在1981年李振東籌建鍛造廠時就得到信息:有人賣解放牌汽車裝的一車收購來的廢鋼,就賺150元,而他這村辦廠長的月工資,才只有80元。他雖然心動,但慮及集體利益,就暫未離廠。1984年“五一”放假后,他正式向村領導提出辭職,干起了他心儀已久的廢舊物資收購行當。

李振東多方籌資千余元,在西青區李七莊村一間簡陋的舊房里,辦起了收購廢報紙、空酒瓶、舊輪胎等雜物的小型收購點。因業務瑣碎、臟亂又繁重,他們兄弟四人就一起忙活。令他們喜出望外的是,到元旦僅半年,他們即成了萬元戶!

世上沒有直路,辦企業也并非一帆風順。初試鋒芒的李振東,因不懂這收購行業的規定,在兩年后,被當地公安部門把收購來的廢鋼沒收了。從此,他開始注重對內部進行整頓,加強管理:首先組織員工進行有關政策、法規的學習,準確掌握具體內容,逐項認真付諸實施;又辦理了“廢舊金屬收購許可證”;嚴格實行對廢舊金屬來源、種類、客戶姓名和身份證號等詳細的收購登記制度,并對可疑人員及時向公安部門舉報——把這當成自身的責任和義務,一絲不茍地主動辦好!

李振東雷厲風行地采取的這些規范、過硬的舉措,很快大見成效,成了全市同行業的佼佼者,受到了公安部門的充分肯定和多次表揚,并把沒收他的廢鋼,原封奉還,還支持和幫助他,在河西、河東、河北、南開、津南區,陸續開設了以收購廢鋼為主的6個收購站。其中,以本村收購貨場為最大。由于他遵紀守法、經營有方,又為人誠樸、重義守信,所以,京、津、冀、魯等八方客戶喁喁前來售貨,天鋼、瑪鋼、特鋼等國營大企業,也都樂于收購他那貨真價實的合格廢鋼。于是,李振東創建和統領的繼泰物回公司,便如魚得水、如虎添翼地生意興隆起來!從1993年起,企業更是蒸蒸日上,一步一重天,一年跨上個新臺階,年年奪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一言九鼎,彰顯誠信

當有人問到李振東成功的秘訣時,他心安神泰地坦然一笑,簡明扼要地回答:

“做人要實在,辦事講誠信。”

誠信,是一個單位和個人的亮麗品牌和名片。具備誠信,就能交友、立足,并可逐步走向成功;相反,則一事無成。在恪遵誠信方面,農民黨員李振東堪稱典范,事例甚多,且舉一、二。

在天津特鋼廠的原料供不應求時,有些供應商趁機刁難、提價。在誠信和金錢面前,李振東毅然選擇了前者。他仍然按原定的價格,將廢鋼一車車準時、足量地運達特鋼廠,確保生產任務完成,幫其順利渡過難關。1996年初,在上級決定特鋼廠搬遷后,廠停產,不但所欠振東的500萬元貨款給不了,而且還提出,再向他借40萬元為員工發工資。一籌莫展的廠領導為難地對他說:

“李總啊,我們已經很對不起您了,現在又要給您增加負擔,真是難以啟齒!我找幾個業務戶借錢,都被婉言謝絕。為解燃眉之急,穩定員工情緒,我們只有向您求助了!”

頗有大將風度,又極重情義的李振東,明知此事有經濟風險,還是慷慨應諾。次日一早,他就派其七弟振軒,專程把40萬元送抵特鋼廠……

北宋哲學家程頤寫道:“以誠待人者,人亦以誠而應。”在長期業務交往中,振東誠信的人品和嚴謹的作風,博得了特鋼廠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和高度信任。當上級批準特鋼廠破產后,其設備賣給了河北省大城縣一個村集體,廠提出:誰要拆走剩下的廢鋼鐵,須交1400萬元。最后,經廠領導班子研究決定:交由最講誠信、又在關鍵時刻助廠解難的有功客戶李振東,全部拆走頂帳。振東讓振軒帶著吊車、挖掘機、運輸車進入特鋼,邊拆邊運到“大無縫”銷售。再說設備運到大城后,廠未開工就黃了。風雨剝蝕的老設備,成了一大堆廢鐵。經原特鋼廠領導推介,大城人又作為廢鐵賣給了李振東。振東再派振軒前去,又拉運到“大無縫”銷售。以上兩筆生意,收入都很可觀——這可稱之為名副其實的“誠信生財”吧!

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陽的光輝——由小可見大;幾件事可洞悉一個人的真正品格——事實勝雄辯!有時候,表面看似偶然的一句話或一件事的巨大作用,實際上,是其蘊含之品格長期作用的必然演繹。偶然發生在李振東身上的這個“一言九鼎”借百萬的真實故事,就淋漓盡致地彰顯了他一貫忠實可靠的誠信為人。

1999年3月9日下午4點多鐘,李振東從咸水沽鎮辦完事回到村,見村委會門口有幾個人,正在看墻上貼著的《通告》:

“根據上級有關精神,村辦繼泰鍛造廠要改制,竟價出售,起步價為65萬元,要現金。有意者,請在3月10日上午9時,到村委會參與競標。”

一看李振東走來,在場的一個村民趕緊說:

“四哥,您是咱村最大的老板,買廠吧!”

旁邊的人也都七嘴八舌地攛掇他:

“四哥呀,這廠子是您18年前親手創建的,現在正是好機會,您就買了吧!”

他不假思索地當即就說:

“買就買吧!”

可他進而又想:這會兒手里沒這么多錢呀,現在到銀行去取呀,時間已來不及;明天銀行9點才開門,去取款也趕不上參加競標會。

怎么辦?想著想著,他就信步走進了人聲鼎沸的村委會辦公室。這里有兩委會全體成員和4位參與競標者,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明天競標之事。振東一進屋,立刻靜下來。他二話沒說,就抄起了桌上的電話:

“是辛莊信用社嗎?噢!我是繼泰物回公司的李振東。我有一事相求:我急需100萬元現金,請你們明天上午9時前,給我送到村委會來,可以嗎?謝謝!謝謝!”

他這不到一分鐘的電話,使所有在場者都聽得一清二楚,一個個無不深感愕然,且對他肅然起敬,心想:

“他本事太大啦!這不見面的幾句話,就可以從銀行暫借百萬元現金,太罕見了!”

“李振東真了不起!這分明是他平時長期的誠信言行,使銀行對他深切了解、絕對信任所致!”

“從今以后,咱就得學著做李振東這樣‘言必信,行必果’的仁義之人!”

但人們轉而暗忖:

“出水再看兩腿泥——瞧瞧明天競標會上,他那百萬元現款能否到位吧!”

第二天上午9時前,在由鎮領導主持的競標會上,有區、鎮、村、公安、公證處等有關同志和5個競標者參加。

當大家依次坐定后,信用社主任親率一輛押鈔車和5個護鈔員,準時來到戒備森嚴的村委會大院。然后提著盛錢的鐵皮箱子走進會場,并把10萬元一捆的10捆現金,擺在李振東坐位前的桌子上,社主任用手一指,輕聲對他說:

“振東,這是你要的100萬元,你點點!”說完,就按指定位置落座。

對此,所有在場者都對李振東的誠信人品,感到驚訝、歆羨和由衷贊嘆……

經過一輪輪地報價、加價,最后,李振東以100萬元的最高價,在眾人祝賀的一片熱烈掌聲中,將當年他創建、今已闊別18載的天津市繼泰鍛造廠買了回來!

當天下午,以誠信著稱的李振東,就把暫借的百萬元,從他公司的帳上,劃撥給辛莊信用社了。

從次日起,李振東同村里辦完交接手續,理清債權、債務,使繼鍛的生產、供應、銷售和管理等工作都走向正規的一年后,他就把該廠交由七弟李振軒負責經管,他則全力以赴地去抓物回公司同“大無縫”的業務工作。

“特殊時期,特殊貢獻”

因智商和情商都較突出又重誠信和實干,故點子多、人氣旺、總能出奇制勝的李振東,從1995年起,就同“大無縫”有業務來往,但供貨數額較小。1999年底天津特鋼廠破產后,其所收廢鋼就主要供應“大無縫”了。善于應變和借梯上樓、借水行舟的李振東統率的繼泰物回公司,也因此而在2000年,駛上了全面發展的快車道。

開始時,在“大無縫”,像李振東這樣的一般供應商,共有100多家;歷經5年的大浪淘沙、優勝劣汰,到2005年只有40多家;而到2006年9月,僅剩25家了,其中有4家被授予“廢鋼供應基地”獎牌,“繼泰物回”又是全市之首!在波翻浪涌、競爭激烈的商海中,勇謀兼濟品德佳的李振東,卻總是泰然自若地勇立潮頭,機智而威猛地駕馭著“繼泰物回”這艘輕舟,高揚風帆,破浪疾進:2000年是“一般供應商”;2002年升為“戰略伙伴供應商”;2003年發展成“廢鋼供應基地”,至今已蟬聯4年,且一直是全市廢鋼供應商中的領頭羊!

在廢鋼收購和供應工作中,一貫追求卓越、永不滿足的李振東,不斷充實、加強和完善企業的軟、硬件建設,持續提高其自身的整體素質和勞動效率。

在建立、健全廢鋼基地的管理機構和工作職責方面:以書面形式,制訂了董事長、總經理的工作準則;成立了生產、安全、財務、采購、銷售、質保共六個部,明確了其崗位責任,每周召開一次由各部長參加的工作匯報和研討例會,以互相溝通情況,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還具體規定了安全員、警衛員、質檢員、財務結算員、設備點檢員、料型分檢員的職責范圍和工作細則。這就使全公司每個人的工作,都有所遵循,也便于互相監督、檢查和進行評比——開始走上以法治廠之路。

生產設備方面,在占地30畝的貨場上,有鏟車、大半掛、大型運輸車20臺,金屬剪切機30臺,工作小車6輛,尤應一提的是,該公司有一臺大電磁吊車,它只吸鋼鐵而不吸其它,一下子最多可吸起10噸鋼鐵,是天津市民營企業中功率最大的一臺!

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設備條件的改善,大大促進了企業的全面發展和經濟效益的顯著增加。從廢鋼銷售量看,2000年是1萬噸,2001年2萬噸,2003年3萬噸,2004年5萬噸,2005年6萬噸;到2006年9月份,銷量已達8萬多噸,全年營業額,預計超過1.6億元。

在波詭云譎的市場競爭中,李振東擔綱的繼泰物回公司,之所以能長驅直進、屢勝群雄、連奏凱歌,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因為他堅持了兩條做人的原則:

“一是,我與人長期打交道,包括搞業務,總是先要互相深入了解,然后再交朋友——交朋友就要忠誠,要為對方著想,準備吃虧和樂于吃虧,只有這樣,才能互惠互利,長久共事;二是,要像毛主席寫的那樣‘風物長宜放眼量’,一定要有戰略眼光,而決不能急功近利,只顧一時一事——這看似聰明的短期行為,到頭來,只能自食苦果,甚至使事業夭折。”

他那一個個的實際行動,具體地詮釋了他這“兩條做人的原則”。

還是舉兩個事例來說明吧。

在舉世驚慌的2003年春夏之交,一場突如其來的SARS,瘋狂地向人類襲來。一時間,人們懼之甚矣,唯恐避之不及,都固守家園,或在本地活動,很少外出。各村也都站崗封鎖,不許外來人、車進入,繼泰村當然也不例外。所以,廢鋼供應商們都不送貨了。而廢鋼,是“大無縫”煉鋼生產的主要原料之一,作為戰略性物資,廢鋼能否穩定供應,將直接影響到廣銷國內外產品任務的完成。正在等米下鍋的“大無縫”領導們萬分焦急之時,李振東在電話中說了:

“別著急,請放心!我要想盡一切辦法,明早八點,把貨送去!”

他一放下電話,當即帶著5000元錢,立馬開車趕到村委會,急切地懇求村干部們說:

“國家重點高科技企業‘大無縫’,正急等生產原料,而咱這里貨場,現有堆積如山的廢鋼,我們理應趕緊送去!”他把錢放在桌上,接著說,“這是給咱村買消毒藥、噴霧器、口罩和體溫計的錢,要是不夠,我再送來,請現在就派人去買吧。我去安排裝車,明天一早,就出車去送!”

他這情系村民健康、胸懷國家利益的嘉言懿行,深深感動了所有在場的村干部!大家滿心高興地立即行動,分頭準備……

第二天上午剛八點,李振東就親自帶領車隊,將100多噸的優質廢鋼送到“大無縫”。現場的領導喜出望外又異常感激地緊緊握著李振東的大手,一迭聲地發出贊語:

“想不到,真想不到呀,昨天下午咱剛剛說過,今天一早,您就把貨送來了——嘿,您真是供應商中的楷模、雷厲風行的好漢啊!”

此后,他每天都堅持按需求足量送貨,每月達到3000多噸——在非典期間,給“大無縫”送貨的,只有李振東這一家!

到年底,在“大無縫”供應部隆重召開、由全體供應商參加的總結、評比大會上,李振東首獲“廢鋼供應基地”的金牌,并獨得“特殊時期,特殊貢獻”的獎旗!

于是,“李振東”的大名及其“繼泰物回公司”,在“大無縫”及其廢鋼供應商中,就赫然成了“先進”的象征和亮麗的“品牌”!

再一個事例發生在2004年。從全國宏觀形勢看,由于原料供不應求,這年的廢鋼,由一噸2100元,一下子飚升到2500。山東、河北的一些收購戶,主動來找李振東要貨,并說要給現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生意,誰給價高賣給誰,這對一般人來說,正是個無可厚非的賺錢機會。而匪夷所思的李振東卻想:

“我已答應按原定價格,定時、足量地供應‘大無縫’,現在如果唯利是圖地再賣給別家,那就太對不起老客戶朋友了,也有失信用;何況,辦企業絕不能只顧一時,應著眼長遠,這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對,謝絕來客購貨,保證老戶需求!”

結果,不管價格怎么漲,李振東仍按原價、原數,準時把貨送達“大無縫”,使其生產未受絲毫影響——這一來,李振東仗義疏財的名聲更好、威信更高了!

做為靠自主創新和科學發展而崛起的中國最大的無縫鋼管生產基地、勇于同世界強手較量奪勝的天津鋼管集團公司,即“大無縫”,不但自身嚴于治廠、確保產品的高質量,而且對其原料供應商,特別是對廢鋼供應基地的要求也極為嚴格而具體。據此,李振東在“大無縫”供應部部長胡凌冰、副部長孫金中和鋼鐵料科科長、主管及相關業務員的指導、幫助下,加快了公司的企業化建設進程,規范了廢鋼在收購、分揀、加工、堆存和配送等各環節的管理;擴大了庫存量,提高了加工能力,努力將收料“場”變為加工“廠”;在確保質量方面,做到了公司上下高度重視,道道工序嚴格把關,還有7人的專業質保部和先進設備。他們不但把廢鋼中的銅、鋁、鎳等有色金屬一一揀出去,將廢鋼上的油和銹擦拭干凈,而且還認真擯除含硫(S)、砷(As)及其化合物等有毒廢鋼,使所交之貨的合格率,一直保持100%,成了“大無縫”購進的首家“免檢”廢鋼,這在全國收購廢鋼行業中,尚無先例!

“獨貴獨富,君子恥之”

君子生財,取之有道。然而,一個人合法、合理、合情地掙錢較多之后,如何去支配這些錢,也體現了他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懷。各人自有各人的做法,其根本之不同在于:是為他人謀福祉,還是滿足己私欲。這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所寫:“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那么,在改革開放的惠風春雨中,靠黨的惠民政策和自身的勤勞、智慧而率先致富的李振東,又是怎樣想和如何做的呢?

一如前文所說,出身貧寒、家教良好的李振東,深諳窮人生活的艱辛和困難,自幼就夢想著有朝一日,能用自己賺來的錢,周濟鄉親,為民排憂解難。他特別崇尚三國時期的魏國王肅的至理名言:“獨貴獨富,君子恥之。”并決心身體力行。他常尋思:

“我要在繼續抓好企業、不斷拓寬財路的同時,盡心竭力地資助別人:先近后遠,由小及大,即從家庭到社會。我既然做,就要堅持不渝,而且默默無言,不去張揚!”

李振東在十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在家和全村,凡是比他小的男男女女,都毫無例外地親切地喊他“四哥”。他們不但全家人尊老疼小、敬兄愛弟,妯娌之間親如姐妹,就是對所有的街坊鄰居,也總是相敬如賓、謙遜和藹,從未跟任何人吵過架、紅過臉兒。所以大家常常這樣津津樂道:

“瞧人家四哥這一大家子,十個孩子互幫互促,大家團團結結、歡歡樂樂,無論男女老少,都是有德、有才、有禮貌,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蒸蒸日上,真叫人羨慕,也是咱學習的榜樣啊!”

有個別青年人,剛掙了點錢,就趾高氣揚地藐視人、瞎吹呼,整天泡舞廳、吃喝玩……有的鄉親當面斥責他:

“你看你這隨心所欲的玩鬧勁兒,臭洋氣什么呀!你要是有人家四哥那么大的經濟實力,你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啦,還不把尾巴翹到天上去呀!”

說也怪,這能說會道、目中無人、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玩兒鬧,誰也不服,可只要人們一用李振東的范例教育他,他就會緘口無言、頷首而去,這也許就是我們先賢所說的“以德服人者,誰人不服”吧!

在家里,李振東和他那賢淑愛妻孟凡芳對父母的孝順,早已名揚全村。他無論多忙,每天都要抽空去看看父母。在吃、喝、穿、用等各方面,只要是老人愿要,他就親自買了送去,哄得老人總是眉開眼笑的。每年中秋節和大年三十晚上,他都把各兄弟姐妹的全家人,請到一個飯店里團聚,少則三、四十人,多時上百人,大家暢所欲言,舉杯歡飲,互相祝福;然后就唱卡拉OK,誰唱個歌兒,振東馬上獎勵100元,這一來,連平時不唱歌的人,也主動站出來,走上前去,靦腆地拿著話筒,放聲歌唱,不時激起、朗朗笑聲,陣陣掌聲……

李振東對姐姐兄弟的鼎力相助,也為鄰里所稱道。當談到李振東對家庭的巨大貢獻時,精明強干、能講善唱,在全家很有權威的大哥李振明講: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振東就是當之無愧的這個人!他不但忠誠淳厚、處事公道,而且富有韜略、很有能力,全家老少都由衷佩服他、擁戴他、聽從他!我們家之所以這么和諧、興旺,當然各有各的重要作用,但不可替代、起最主要作用的,是我四弟振東——這一點,鄉親們心明眼亮,全家人也已形成共識!”

格外仁慈的李振東,對他這個大家庭的貢獻,全家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在2004年的一天晚飯后,80歲的母親把振東叫到床邊坐下,一邊深情地凝視著他業已黑白各半的滿頭花發,一邊疼惜地撫摸著他略顯蒼老的臉龐,眼含著熱淚,情愫殷殷地輕聲說:

“兒呀,你是媽媽的好孩子!你爸爸走了后,十多年來,為了這個家,你作的難,你吃的苦,你受的累,媽媽全清楚——你是在幫著媽媽管好這個家呀,你是世界上最孝順的兒子!老四,我跟你說呀,昨個夜里,老七對我哭訴:‘我四哥是太不容易了!現在咱家變好了,一個個都富了,可他卻消瘦了、變老了,你看他臉上的皺紋,頭上的白發——這都是過于操心費力累的呀!’他說著說著就泣不成聲了。兒呀、兒呀,媽最惦記的就是你的身體,你可一定要自己好好保重哇!”

慈母這愛子勝己的肺腑之言,頓使一貫孝順的李振東感動異常、心潮澎湃,禁不住淚盈眼眶,可他為了寬慰媽媽,卻不敢讓熱淚涌出。于是他霍地站起來,挺胸昂首地做了個軍人立正的姿勢,雄赳赳地站在媽媽面前,笑容滿面地哄著媽媽說:

“媽呀,您看我這不是挺結實嘛,就像鋼澆鐵鑄的一樣!我是瘦了點兒,可那不顯得更苗條、更秀氣么,省得減肥啦;至于我有了白發、添了皺紋,那說明我有了經驗、走向成熟啦!您說呢,媽媽!”

李振東這出于深愛而勸慰媽媽、但卻風趣橫生的一席話,把媽媽說得噗哧給樂了……

對社會,李振東信守偉大的美籍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做人的準則:“對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而且他隨時隨地都躬身實踐之。此類事例,不勝枚舉。

五年前,30多歲的村民劉德林患肝硬化,咳血住院,開支較大,出院后,每月還要花上千元的藥費,造成經濟拮據。振東聞訊后,就讓振軒給他送去2000元現金解困,直感動得劉德林連聲說道:

“謝謝,謝謝,太謝謝啦!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你們李家的大恩大德呀!”

2004炎夏,一個姓莊的村民,因車禍住院而生活困窘。振東聽說后,當即派人送去5000元,讓他做醫療急用。

2005年8月,振東得知,本村村民韓文會之子韓澤考取大學后,因家庭負擔較重而難以入學,就派任繼泰鍛造廠廠長的七弟振軒,把10000元錢送到韓家,并讓他以企業的名義,在本村的兩個顯眼處,同時貼出兩張一樣的大字《喜報》:

“我廠員工韓文會之子韓澤,是今年全村唯一考取大學本科者,特獎勵10000元,以示祝賀!為倡導和鼓勵青少年刻苦學習文化科學知識,今后,凡是我廠員工子女考上大學本科的,一律獎勵10000元;考上區、市重點高中的,獎勵5000元!”

這一喜訊,在全村不脛而走,并于當月29日,刊登于《津南時訊》上。很快,在有42萬多人的津南區,引起轟動,其影響大且深遠……

三國時期以“人和”取勝的劉備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李振東即是如此。只要本公司員工或家屬有病,他定親自看望,并送給幾百元的慰問費;其他村民,誰家有危難之事,他也主動上前,幫渡難關……

李振東對社會公益事業,一直都很熱心。僅2005年的支教費就達1.5萬元;他還拿出3000元為村秧歌隊購買了鑼鼓和服裝等;2002年6月,他主動出資4萬元,組織全村60歲以上的110人,乘專車到北京等地參觀、游覽。老人們都興致高昂地講:

“村里一個李振東,樂了咱們百多人!”

為倡導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的良好村風,李振東獨出心裁地采取了這樣一個做法:在每年5月9日母親節這天,他為全公司員工都準備一束鮮花和一箱牛奶,讓他們回家獻給自己的母親——這已成了慣例!此事,在本村乃至十里八村的父老鄉親中,業已產生了“孝父母,樹新風”的良好影響!

以上所述,就是一個普通農民黨員、“變廢為寶李振東”的奉獻品格和高尚情懷!

(2006.9.22凌晨2時40分于津南書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江阴市| 昭苏县| 锡林浩特市| 从化市| 万源市| 遵义县| 中宁县| 屏东县| 广安市| 万山特区| 安国市| 房产| 麻江县| 雷州市| 高碑店市| 蓬安县| 吴川市| 鹿邑县| 民县| 垣曲县| 大竹县| 宁河县| 峨眉山市| 宿州市| 商洛市| 铜梁县| 沧州市| 海口市| 垣曲县| 大洼县| 柳江县| 寻甸| 惠水县| 留坝县| 金山区| 柯坪县| 高尔夫| 海盐县| 龙南县| 汝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