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100文明奇跡(國家地理系列)
- 《國家地理系列》編委會編
- 1744字
- 2019-01-04 07:43:21
帕特農神廟
——從神的世界看到自己
地理位置:希臘雅典| 修建時間:公元前447年
帕特農神廟始建于公元前447年,當時的雅典在希波戰爭中打敗了波斯,進入了新的繁榮時期。雅典人把自己的勝利歸功于神明的保佑,所以,僅僅10年的時間,雅典衛城最重要的神廟在公元前438年的泛雅典娜節上宣布落成。
帕特農神廟在當時作為一座紀念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廟,是雅典人“樸素和靜穆”的審美思想的紀念碑。

LOOK 帕特農神廟整棟建筑都遵守比例和幾何上精致嚴謹的原則,并利用收分法,在看來逐漸往上變細的柱子上,從約2/5的部分就逐段內縮稍呈弧線,以修正筆直柱身令人產生的錯覺,而刻上線槽。

LOOK 帕特農神廟坐落在雅典衛城的山頂,可說是希臘古典時期最雄偉的建筑經典。
雅典人將帕特農神廟奉獻給雅典保護神雅典娜,這是一座人間完美的神明寓所。神廟主體長69.5米,寬30.9米,除了少數局部外,整個帕特農神廟都用紋理細密的乳色的彭特利克大理石建成。在經歷了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的風雨剝蝕后,堅實細密的紋理氧化了。現在帕特農神廟的立面在陽光中泛出淡米色和深金黃的色澤。在不高的人字屋頂下有一個無窗的長方形內殿,里面存放著這座神廟的主神雅典娜的神像。高12米的神像是由雅典最著名的雕塑家菲迪亞斯制作的,她有木制的內胎、黃金的百折衣飾和象牙的肌膚與臉盤,這座雕像原作已經蕩然無存,而菲迪亞斯在制作了這座雕像后,因被人誣陷偷盜了制作雕像的黃金而入獄,最后死在獄中。后來的人們根據一些留存的雅典娜神像和歷史上的有關記載,制作了一座大理石雕像。這座雕像現在保存在雅典博物館中。

LOOK 橫飾帶上雕刻著前往衛城慶祝泛雅典娜節的游行隊伍,騎手正沿著泛雅典娜大道行進。
建筑地位
古希臘建筑的巔峰之作,體現了古希臘人追求“美”的最高智慧。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神廟正立面由門廊和前面的圓柱廊構成。柱廊的46根獨立式圓柱圍繞著整座神廟。圓柱與內殿墻之間留有充足的距離,因而走廊有足夠的空間。帕特農神廟上的建筑技術令人驚嘆的精湛表現在整座神廟沒有任何一處使用灰漿,建筑石料切割得極精確,當它們被拼合在一起時就形成了一塊光滑的表面,那些圓柱猶如一塊巨大的、完整的、天衣無縫的大理石鑿成。圓柱表面的凹槽裝飾校正了光學上的視差,凹槽在光和影的作用下產生出一些悅目的優美曲線。這些凹槽形成的垂直線加快了視覺的節奏,從而將視線引向上面柱頂盤上的雕塑。這些圓柱的柱身從下向上逐漸變細,微微形成凸肚狀,似乎有彈性感,恰似柱身的“肌肉”在承受建筑物的重量時微微凸出。實際上,仔細觀察,在帕特農神廟上找不出一條絕對筆直的線條,因為它的建筑師伊克提努斯打算以曲線使女神廟顯得更加優雅和悅目。

LOOK 帕特農神廟內部復原圖
天才的建筑師伊克提努斯將嚴謹的計算和富于想象力的即興創造融為一體,避免了多立克柱式中的刻板和重復的風格,使帕特農神廟成為一個有機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整體,整個建筑就像一座巨大的結構嚴謹、穩固、富于優雅的美感的雕塑。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帕特農神廟成為歐洲古典建筑的典范。
泛雅典娜節
泛雅典娜節是雅典人最古老和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每4年一次,在9月中旬舉行。在盛大的節日里,音樂家們演奏著里拉和笛,青年人捧著祭奠用的酒,少女們邁著穩重莊嚴的步子行走著。美麗的雅典少女為雅典娜織著橘黃色和紫色的無袖長袍,那是敬獻給雅典娜的最虔誠的禮物。
帕特農神廟的雕塑展現了一幅描繪希臘的過去、現在和對將來的想象的畫面。以現代人的觀點來解釋,希臘人試圖對他們隱晦的古代神話進行的解釋不僅表現在哲學、詩歌和話劇中,也表現在雕塑中。留存至今的帕特農神廟石雕分為三大類:多立克柱式中楣的深浮雕,獨立式三角墻塑像,及內殿中楣上的淺浮雕。然而,如今這些精美的雕塑珍品中的大多數已經不在它們的故址,它們或者被毀或者被轉移到博物館里。
帕特農神廟是“古代藝術最完美的豐碑,即使留存的是殘垣斷壁,它仍氣勢宏偉,令人激動不已”。人們對這座神廟愛護有加,自19世紀到2世紀初,為防止神廟倒塌,人們曾將鐵釘、鐵條等加固物與水泥攪拌在一起,灌入大理石墻和石柱。令人汗顏的是,1933年重修時竟發現前次修補的鐵釘鐵條都已銹蝕,水泥也變了色,它們對原有的大理石造成了損壞,或許真的如紐約大學建筑師林斯特洛姆所認為的那樣:“沒有必要去修復依然顯示著優美與和諧的東西。”

LOOK 帕特農神廟正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