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chapter01 藍色

——雅致怡情

GO 阿爾卑斯山脈

——讓腳步停滯

地理位置:

歐洲中南部

關鍵詞:

歐洲巨龍,勃朗峰,馬特峰

洲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有“歐洲巨龍”之稱。它起自地中海西南的熱那亞灣,呈弧形向東北綿亙約1200千米至維也納,面積約20.7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阿爾卑斯山脈分西、中、東3段。西段在法國東南部和意大利西北部,中段在意大利中部偏北和瑞士南部,東段在德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部分地帶。

LOOK阿爾卑斯山,素裹銀裝,恬靜地仰臥在白云下面。

阿爾卑斯山脈在地質上屬第三紀的年輕褶皺層山脈。它所處的地段在很久以前曾是一片遼闊的大海,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來在距今300萬~200萬年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皺山系,此后近200萬年來,歐洲經歷了幾次大冰期,使阿爾卑斯山大部分山體被厚達2000米的冰層所覆蓋,遭受到強烈的冰川作用。冰川移動時侵蝕巖石,沖地開道,形成了許多突兀的峭壁、尖銳的角峰和深邃的冰川槽谷等奇特的地貌景觀。直到現在,阿爾卑斯山脈還有1200多座現代冰川,冰川融水形成了許多大河的源頭,萊茵河、羅訥河等都發源于此。在阿爾卑斯山脈的山麓地帶還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冰磧湖和構造湖,著名的湖泊有日內瓦湖、蘇黎世湖、博登湖、納沙特爾湖、加爾達湖、科莫湖、伊澤奧湖等。從飛機上鳥瞰,群峰聳立,陽光照射著萬年雪峰,崇山峻嶺中碧藍的湖泊、蜿蜒的河流與銀光閃閃的雪峰交相輝映,山水風光,美不勝收。偉大詩人拜倫曾把阿爾卑斯山脈比作是“大自然的宮殿”。

阿爾卑斯山脈無限風光中,以其山峰壯景最為引人注目,勃朗峰、馬特峰、少女峰的壯觀景象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登山者絡繹不絕地前來參觀。

“歐洲巨龍”阿爾卑斯山脈綿延千里、奇景無數,大自然以此為宮殿,藏珍納寶。

LOOK阿爾卑斯山區的動植物資源也較為豐富,和冰山雪海形成鮮明對比。

勃朗峰位于法國、意大利邊境地區,包括主峰在內的2/3部分在法國境內,1/3部分在意大利境內,海拔4810米,是阿爾卑斯山脈的最高峰,也是歐洲西部第一高峰,享有“西歐屋脊”之美稱。這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春秋二季,林木蔥郁,空氣清新,鳥語花香,令人流連;夏季氣候涼爽,是避暑的好地方;冬季白雪覆蓋,是觀賞雪景和滑雪運動的勝地。

勃朗峰峰頂終年白雪皚皚,“勃朗”在法語中即“白”的意思。站在山腳仰望,勃朗峰高高地聳立在群峰之巔,潔白的積雪在陽光照射下,變幻著艷麗的色彩,時而微紅,時而橙黃,格外燦爛,充滿著神秘、瑰麗的色彩。冬日里的勃朗峰銀裝素裹,更是別具風姿,遠遠望去,那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體起舞的少女的珠冠,銀光閃閃。

LOOK一位勇敢的探險者,馳騁于荒野中,在他的身后,是巍峨高大的阿爾卑斯山。

勃朗峰大約有100平方千米的面積覆蓋著冰川,其中冰海冰川最具代表性。冰海冰川是勃朗峰最大的冰川,長約14千米,其尖銳的冰峰和深厚的冰層,在過去250年里把世人深深迷住了,更激發了無數勇者前往探險的興致。冰川經常穩定地推進,不露聲色。只有當它將多年前掉進冰川裂縫中的遇難者遺骸推到冰川鼻顯露出來時,才生動地顯示出它的推進力。

冰川到達較低的地方時,冰融化而消失,往往由積雪取代。但20世紀進行的測量顯示,有些冰川的長度保持不變,有些卻伸縮不一。現在的冰海冰川比19世紀20年代小冰期的低溫期縮短變薄了。它最長的時候大約是在18世紀中葉。現在陡坡上有些與世隔絕的小屋,要用梯子才能到達,而以前從冰封地面很容易便能到達,由此證明了冰川的后退活動。

阿爾卑斯山的另一座高峰馬特峰位于瑞士和意大利邊境,海拔4478米,它矗立在阿爾卑斯山脈的群峰環繞中,顯得雄偉而孤傲。馬特峰的奇特之處在于它微微彎曲的呈三角形的峰頂,人們稱之為“角峰”,角峰是因冰期冰川將山峰周圍的冰斗磨蝕掉而形成的。冰斗是山峰上的圓形坑洼,這是在連續不斷地降雪后,由山坡上背風的凹地堆滿的積雪所形成的,年復一年,沒有融化掉的積雪被上面的雪層壓得堅硬,繼而變成冰。

瑞士地理學家索熱爾曾攀登勃朗峰。1789年,他計劃從海拔3317米的特奧杜爾山口攀登馬特峰,但感到山勢陡峭,山坡積雪上完全沒有可以手攀或腳踏的地方,只得作罷。

LOOK幾處精致的小房子掩映在樹叢中,遠處的阿爾卑斯山脈隱約可見。

1865年英國木雕師溫柏與其他5人登峰成功,但結果在下山途中發生了事故,除了溫柏和另一位伙伴,其余4人全部遇難。

現在,當地已提供營房和繩索、巨纜及踏腳等登山工具,每年約有2000人攀登馬特峰。但馬特峰依然威嚴兇險,意外仍時有發生,每年會有多位登山者喪生。

少女峰位于瑞士中南部,西北距因特拉肯城19千米,雄踞于勞特布魯思昂谷地,海拔4158米,橫亙18千米。這座被稱為阿爾卑斯山“皇后”的山峰,遠望宛如一位少女,披著長發,素裹銀裝,恬靜地仰臥在白云之間。峰上有許多迷宮般的冰洞,洞內左彎右轉,時窄時寬,撲朔迷離,儼如廣寒宮。在洞內展示著用精巧手工雕琢而成的冰雕品、冰汽車、冰椅和愛斯基摩人像等景物。山巔巖石略呈圓形,冰雪晶明,景色清麗。有數條冰川順峰而下,匯合為阿勒什冰川。

LOOK被稱為阿爾卑斯山“皇后”的少女峰,遠望宛如一位少女,披著長發,亭亭玉立,讓人不自覺地停下腳步,靜靜觀賞。

在奧地利境內的阿爾卑斯山深處有一處冰洞奇觀——冰像洞穴,被人稱為“冰雪巨人的世界”,它是歐洲最大的冰穴網。

冰穴內的柱廊猶如迷宮,而穴室長約40千米,一直伸展到奧地利薩爾茨堡以南的滕嫩高原,好像教堂一般寬闊。

冰穴的入口處有一堵高達30米的冰壁,冰壁上面是迷宮般的地下洞穴和過道。冰的造型猶如童話故事里描述的世界,因此贏得了“冰琴”、“冰之教堂”等美譽;山的深處還有冰凝的帷簾懸垂著,稱為“冰門”。在山的更高處,偶爾會有冰冷的氣流伴隨著呼嘯聲,沿狹窄的洞穴過道吹過。

“冰雪巨人”是水滲入到數萬年前形成的石灰巖洞的結果。冰像洞穴位于海拔1500米以上,冬天穴內異常寒冷。春季的融水和雨水滲進洞穴里,瞬間凝結成壯觀的積冰造型,而非形成一般石灰巖洞中所見的鐘乳石和石筍的樣子。

阿爾卑斯山,一個繁花盛開、綠草如茵的人間仙境。走進阿爾卑斯山,似走進冰雪般的童話世界,美得讓人呼吸停滯。

related links

相關鏈接:

阿爾卑斯山脈在海拔1500米以下有落葉樹(山毛櫸、樺樹);中等高度(約1800米)地區生長著針葉林(樅、松和落葉松);1800~2500米海拔高度地區為阿爾卑斯山草地(有花、草和灌木);3000米以上的地區終年積雪,只有巖石,無植物生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邓州市| 富顺县| 朔州市| 灵石县| 徐州市| 清新县| 彭州市| 浑源县| 白城市| 阿合奇县| 松原市| 马公市| 台南县| 图木舒克市| 肃北| 正定县| 万年县| SHOW| 东乡| 阜阳市| 新平| 澄江县| 五河县| 亚东县| 剑川县| 嘉善县| 辽中县| 洛扎县| 黄骅市| 封丘县| 垫江县| 瑞金市| 黄陵县| 九江县| 沈阳市| 陇川县| 道真| 四子王旗| 宜宾县|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