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二年生花卉

瓜葉菊

瓜葉菊有哪些生態習性

瓜葉菊原產大西洋加那利群島。喜生于冬季溫暖、夏季涼爽的氣候條件,不耐寒冷霜凍或高溫高濕,通常栽培在低溫溫室內,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0℃~18℃。喜光,但忌強光直射。要求含腐殖質豐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忌積水濕澇,水分過多,易引起爛根。

瓜葉菊又名千日蓮、黃瓜花、千葉蓮等,為菊科千里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二年生溫室花卉栽培。株高30~5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具糙毛。葉心狀卵形至心狀三角形,碩大似瓜葉。頭狀花序,密集多簇生成半球形,花色絢麗多彩,花型多變,通常有紅、淺紅、粉紅、白、藍、紫等色。自然花期2~5月。

怎樣栽培瓜葉菊

瓜葉菊從播種到開花的過程中,需移植3~4次。以北京地區8月上旬播種為例:播種出苗后約經20天,真葉2~3片時,進行第一次移苗,株行距5厘米移入淺盆中。用土為腐葉土2份、壤土2份,河沙1份。減少了腐葉土含量而增加土壤土含量,使幼苗生長健壯。

怎樣蒔養瓜葉菊

瓜葉菊在生長期應保持空氣濕潤,夏季室外培養應注意采蔭,半個月噴一次稀薄液肥,但雨季忌施肥。酷熱的夏季每日早、中、晚應向葉面及附近地表噴水,以便降低溫度增加空氣濕度。冬季置于11℃~14℃溫室內,降低空氣濕度。要控制溫度和濕度,溫、濕度過高花小葉大,開花早,花期短;溫、濕度適當則花大葉薄而嫩,花色鮮艷且花期長。選二月份開花的優良植株作采種母株,冬季每天中午氣溫較高時,以將花盆搬出室外,在太陽光下直接曬150分鐘左右,否則受光不足,易形成癟籽。采種期間每周施稀薄液肥一次,控制澆水,經50天左右可采到飽滿的種子。嫩葉易遭蟲食,應將植株周圍的雜草鏟除。并注意及時噴藥防治。

怎樣繁殖瓜葉菊

多采用播種法,種子成熟后立即采收,并將種子置于陽光下曝曬,使它充分成熟,裝入紙袋,貯存于干燥處。播種期4~5月為好,也可至9月。將種子播于填滿素沙土盆內,上覆細沙土,采用浸盆法浸水,使水從盆底孔的盆壁浸入,盆面覆蓋玻璃板,保持盆內溫度和濕度,一般播種后七天出苗,掀開玻璃讓其通風,保持室溫在12℃~15℃之間,當真葉長出2~3片時開始分苗,進行三次移植。

怎樣避免瓜葉菊花少葉茂

1.適宜的溫度。瓜葉菊冬季需入溫室培養,夜間溫度需保持在10℃,白天在15℃為好,超過15℃易使植株徒長、葉茂、花少。

2.充足光照,良好通風。瓜葉菊性喜光照,應放置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才有利它生長與孕蕾。

3.施肥與澆水。在花芽分化與孕蕾期時,應施以磷鉀肥為主的肥料,花蕾出現后停止施肥。瓜葉菊澆水不宜過多,否則溫度較高會導致枝葉徒長。

怎樣使瓜葉菊花大色艷

1.宜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待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移植1次,長出4~5片葉時再進行移植。

2.幼苗長出5片葉子時,摘去頂芽,促使萌發側芽,一般保留3~4個側芽。生長期需將基部萌發的腋芽及時抹去,以免消耗養分。

3.生長期間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夏季除充分澆水外,還需經常向葉面和地面噴水,以增濕降溫。

4.生長期間每10天左右施稀薄液肥1次,直至開花前。花蕾現色后需向葉面噴1次0.2%磷酸二氫鉀。開花期應減少施肥次數,入秋后需追施磷肥。

5.從緩苗起應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并經常轉動盆花方向;溫度超過25℃,會出現葉片凋萎;越冬室溫應保持在10℃~15℃之間。

6.開花時將植株移至7℃~8℃較冷的地點養護,可延長花期。

怎樣使瓜葉菊在喜慶佳節開花

為了讓瓜葉菊在喜慶佳節開花,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調節:

1.品種選擇。由于品種不同,開花所需要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可以通過選擇品種來達到人們所求的開花期。通常早花品種,播種后需經過5~6個月才能開花;中花品種,需經過7~8個月才能開花;晚花品種需經過10個月左右才能開花。

2.播種期的調節。在上海地區,如需在元旦開花,應在7月份播種;如需在春節開花,應在8月份播種;9月份播種的,可在來年4月左右開花,花期至5月份。

如何養護無土盆栽瓜葉菊

1.營養液施澆。定植后,施澆第1次的營養液,并要澆透,即要有過多的營養液流出盆底孔。在瓜葉菊生長期,需施以氮肥為主的營養液,每周澆1次為好;現蕾期,每周澆2次以磷鉀肥為主的營養液,直到開花。葉面需噴施0.1%磷酸二氫鉀溶液,每周1次,連續噴4次。

2.澆水。除澆營養液外還要注意澆水,以保持介質濕潤為度,切忌過濕,以免爛根。

3.光照和溫度。盆栽瓜葉菊需放置在向陽的地方。冬季夜間溫度不能低于5℃,最好保持10℃,白晝不超過15℃為好。

瓜葉菊根莖腐爛怎么辦

1.栽培環境的衛生。為了防止苗期猝倒病發生,育苗盆與培養土都要經過消毒。栽培介質應選用疏松而透氣性好的。日常栽培環境要注意通風、透光。

2.避免澆水過多。養護中澆水不能過多,保持土壤濕潤,尤其在溫度較高時,要少澆水,否則會導致白粉病的發生。

3.及時噴藥。發現病害,可用500~800倍50%多菌靈稀釋液,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防治。

瓜葉菊應怎樣移栽上盆

當幼苗長出3片真葉時,先澆施1次稀薄肥水,隨后帶土移栽在小泥盆中生長。當幼苗長出6片真葉時,第2次移栽至口徑20厘米較大泥盆中。盆底部先加入適量遲效底肥,如餅肥粉、磷肥,與盆土混合,再將盆土加滿,隨后從小盆中帶土球的苗移栽在盆中,立即通過滲透澆足上盆水,以后進行正常養護管理便可。

金盞菊

金盞菊有哪些形態習性

金盞菊原產南歐至地中海沿岸。較耐寒,喜冷涼濕潤、陽光充足的氣候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生長良好。生長最適溫度為15℃~20℃,不耐暑熱,氣溫高于30℃,生長受抑制。南方地區在炎夏時節,植株的長勢衰弱,易枯萎,開花少而小。稍耐干旱,忌積水。施肥時要注意控制氮肥用量,以防止莖葉徒長而影響開花。

金盞菊又名金盞花、黃金盞、金盞子等,為菊科金盞菊屬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株高40~60厘米。葉互生,長圓形,全緣。頭狀花序單生枝頂,花徑5~10厘米,舌狀花金黃色至橙黃色。瘦果呈船形、梭形或爪狀。花期4~6月。果熟5~7月。金盞菊花梗直立挺拔,花色鮮艷,花期長而集中,栽培容易,是北方重要的春季花卉,也可作切花或室內盆栽觀賞。

怎樣栽培金盞菊

金盞菊的生長期間應保持土壤濕潤,每15~30天施10倍水的腐熟尿液一次,施肥至2月底為止。在金盞菊長至幼苗后期,葉片4~5片時,實行摘尖(即摘心)能夠促使側枝發育,增加開花數量,在第一茬花謝之后立即抹頭,也能促發側枝再度開花。

另外,低溫處理種子播種,將種子放入0℃冰箱中24小時,取出后即在露地播種,苗床要遮陰,8月中旬發芽,每周追施一次稀薄腐熟糞水,9月下旬也能開花。

怎樣蒔養金盞菊

1.苗期管理。當苗具有3~4片真葉時即可移栽定植,但需施足基肥;當長到5~6片真葉時,需進行摘心,促進分枝,使植株茂盛,花枝增多。

2.施肥和澆水。生長期間澆水不宜過多,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同時每2周施1次稀薄液肥,直至現蕾。如果缺肥,則花朵小且多,呈單瓣性狀。

3.抹去側芽。若要使金盞菊花朵碩大,需及時抹去側芽,使養分集中于頂蕾。另外,如要延長花期,需及時剪去殘花。5~6月份種子成熟時,要分期分批及時采收。

怎樣繁殖金盞菊

種子播種,春秋均可,以秋播為好,在9月中下旬播種在預先準備好的苗床中,薄蓋土,蓋上草澆透水,出苗后揭遮蓋物,待幼苗有2~3片葉時,進行第一次移植。苗達6~7片葉時,可定植于花壇,株距30~40厘米,上盆亦可。注意選種,頭一朵花的種子最好留用,可開出健壯的大花。

怎樣才能讓金盞菊四季開花

關鍵技術:

1.夏季開花。需在3月底播種,作為庭園綠化的可直接撒播,待苗出齊后,對過密的作適當間苗,然后注意合理的肥水管理,6月就可開花。

2.秋季開花。早春開花后及時剪去殘花,同時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新枝萌發。在炎熱的夏季宜移至通風、涼爽處,并注意澆水,這樣到秋天就能再次開花。

3.冬季開花。8月下旬播種,出苗后移栽在盆內,霜降后移入8℃~10℃溫室條件下培養,保持盆土濕潤與施肥,這樣在隆冬季節就會開花。

矢車菊

矢車菊有哪些形態習性

矢車菊原產歐洲東南部地區,較耐寒;性喜冷涼氣候,忌炎熱,喜光,好肥,要求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有自播繁衍能力。

矢車菊又名藍芙蓉、荔枝菊,為菊科矢車菊屬二年生草本花卉。株高約70厘米,葉互生。頭狀花序頂生,中央為細小的筒狀花,舌狀花較大呈偏漏斗形向外呈放射狀;花色有藍、紫、紫紅、淡紅、粉、白等色。栽培品種有重瓣、半重瓣及大型花朵。花期4~6月。矢車菊色彩豐富,花型別致,花期長,性強健,被德國人奉為國花。矢車菊既適合地栽和盆栽,也是切花的較好材料。

怎樣栽培矢車菊

矢車菊性強健,較耐寒,喜陽光,要求肥沃、疏松、排水好的土壤。一般在9月份直播于苗床,華中以南地區可露地越冬,冬季不必防寒,于11月份或來年3月上旬移栽。華北地區秋播苗長出2~3片真葉時移植1次,入冬前進陽畦,冬天加蓋防寒物,翌年早春定植于露地。定植前應施入基肥。因矢車菊為直根系,不耐移植,移植時必須帶上較大的土團。矢車菊莖稈細弱,容易倒伏,因此定植距離不宜過密,要防止生長過密、通風不良而引起倒伏。幼苗期需打頂摘心,促使多分枝并使植株矮化,這樣開花多,株形也優美。生長期每20天追施1次液肥,但應注意不宜多施氮肥,應適當多施些磷、鉀肥,使莖稈堅挺,花色鮮艷。同時,澆水要適量,不可過多,雨季一定要注意及時排水,否則會造成爛根,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

怎樣蒔養矢車菊

待幼苗具6~7片小葉時,可移栽或定植,株距約30厘米,栽植成活的每隔10天或15天施5倍水的腐熟人糞尿液1次,到第二年3月停止施肥以等開花。若盆栽,盆土要疏松肥沃,最好用園土、腐葉、草木灰等配以混合土,當苗具6~7片葉時,進行第1次移植,以后根據生長情況,逐漸換到三筒盆中,因矢車菊直根系,大苗不耐移栽。冬季可連續埋在土中過冬,到3月上旬取出,施肥要勤,至花蕾出現時停止施肥。

怎樣繁殖矢車菊

春秋均可播種,以秋播為好。9月中下旬播種在備好的苗床里,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稍加壓實,蓋上草,澆足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發芽后去蓋草。

怎樣延長矢車菊的觀花期

矢車菊花色豐富,花形別致,是地栽、盆栽以及切花的好材料。為了延長矢車菊的觀花期,除秋播外,還可采用春播和夏播。如果4~5月份播種,當年7~10月便可開花。7月份用當年成熟的種子播種,一般于9月份以后即可開花,露地栽培的可持續到霜降。10月中、下旬將地栽的植株移栽入花盆內入室過冬,或8月份在盆內直接播種,入冬前入室。冬季只要室溫保持在8℃~15℃,適量澆水與施少量稀薄復合肥,放置在陽光充足處,也能使矢車菊開花。這種分期分批的播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長矢車菊的觀花期。

翠菊

翠菊的形態習性有哪些

原產中國北方。性喜陽光充足,要求富含腐殖質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氣候涼爽而又干燥的地方生長良好;在高溫、高濕而又通風不良的條件下易遭更多種病害為害。性健壯,但忌連作,最好每3~5年輪作一次。

翠菊又名七月菊、江西臘、蘭菊、翠蘭等,為菊科翠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30~80厘米,因品種不同,高矮參差較大。花型色彩豐富多變,花期長,適合庭院中窗前列植或叢植,也可盆栽觀賞,又因其花梗長,還適合切花瓶插。翠菊頭狀花序頂生于枝端,舌狀花常為紫色,栽培品種有紅、白、淡藍、粉、紫等深淺各色。花期6月至霜降。有早花種、中花種和晚花種之分;花徑小至紐扣,大至12厘米;株形有直立,有披散;舌狀花與筒狀花的變化更是層出不窮。主要栽培類型有:單瓣型、鴕羽型、翻卷型、平展型、內卷型、管狀型、重瓣型等。按植株高低分為矮莖(15~30厘米)、中莖(35~45厘米)和高莖(50~80厘米)。株形有矮叢、散枝、高散枝等。

怎樣栽培翠菊

露地栽培,整地時施入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定植緩苗后可每15~20天施一次稀薄餅肥水或0.1%復合化肥,但施化肥不能過多,否則對其生育不利。翠菊為淺根性,不耐干旱。夏季土壤干旱時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每次澆水后都要及時中耕保墑,避免土壤過濕,引起病害。現蕾后注意減少澆水,以防落蕾。盆栽宜選用矮生品種,并選用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作培養土,放置在向陽、通風良好的地方培養。生育期間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約每半個月施一次稀薄液肥,則植株生長旺盛、開花繁盛。

怎樣蒔養翠菊

翠菊為淺根性,不耐旱。夏季土壤干旱時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每次澆水后都要及時中耕保墑,避免土壤過濕,引起病害。現蕾以后注意減少澆水,以防落蕾。

怎樣繁殖翠菊

翠菊四季都可播種,多行春播。早春2~3月于溫室內播種,則5~6月即可開花;若在4~5月播種,7~8月可開花;6~7月份播種,可實現國慶節前后開花的目的。高莖種花期較晚,播種不宜過早,否則植株生長過高,易引起倒伏;也可秋播,入冬后移植于冷床加防寒設備,可于來年5月開花。進行摘心,促發側枝生長,可以推延花期。在花芽分化前補充人工光照,延長日照時間,可以促進花芽分化提前開花。

雞冠花

雞冠花有哪些形態習性

雞冠花原產印度,現世界各地廣為栽培。喜高溫、干燥環境,不耐寒冷。喜光和空氣流通,蔭蔽處生長不良,花序小,觀賞價值降低。適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生長,在瘠薄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

雞冠花又名紅雞冠、雞冠海棠、青葙,為莧科青葙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米,因品種不同而株高各異。單葉互生,葉片有綠、紅、黃綠及紅綠等色。穗狀花序,大而扁平呈雞冠狀或圓錐狀穗狀,有鮮紅、紫紅、橙黃及紅黃相間等色,花期7~10月。栽培品種很多,一般分為以下幾組:球冠組--每個枝頂由半球形的花序群組成;羽冠組--花序多數組成散羽狀;穗冠組--花序組成細穗狀;矮生組--植株矮小,幾乎無分枝。雞冠花因花序碩大,花型奇特,葉色多變,花色鮮艷,花期長,是室外綠化和節日慶典裝飾常用的花卉之一,矮生品種也可盆栽觀賞。

怎樣盆栽雞冠花

在雞冠花的幼苗子葉長出2~4片時上盆,應略深植,僅留子葉在上面,并使盆土稍微干燥,誘使花序早日出現。在花序發生后,換成16厘米盆。翻盆前應澆透水。如要想得到特大花頭,可再換23厘米盆;盆栽的基肥最好用草木灰及油餅或廄肥等堆肥。以后每15天左右,可施稀薄腐熟人糞尿直至開花為止。盆栽時最好在盆土上放小石子,防止下雨時泥土污染腳葉而腐爛脫落。移植前先用水澆透苗床,再帶土移植,并放入陰涼處,經2~3天,才能置于陽光下任其生長。由于生長迅速、株較高、葉大,耗水量大,在炎夏應充分澆水。要使頂部花序長成大球,需要及時除去所有側芽,在花序發生前,不宜施肥。

怎樣蒔養雞冠花

雖然雞冠花喜空氣干燥,忌澇,但是它枝粗葉茂,生長期消耗大量水分,所以炎夏必須充分補水。同時也要防止水分過多,澆水要適度,否則易爛根,如果發現有根腐病,應拔除病株,并噴硫酸銅防治。播種時施足基肥,花前及花期施1次復合肥,氮肥量不宜過多,以防徒長倒伏。對于矮生品種,定植后應進行摘心,促進分枝。用作切花時,可在株高25厘米左右時摘心。雞冠花病蟲害較少,苗期易發生立枯病,生長期有蚜蟲危害,應注意防治。

怎樣繁殖雞冠花

冠花通常采用播種法繁殖。播種用土可按園土4份、堆肥土3份、細沙2份、草木灰1份的比例配制,配好后應過篩拌勻。鋪好苗床后,澆透水。為使種子播得均勻,可拌入少量細沙后再播,覆土厚度約0.3厘米。播后蓋上草簾,種子發芽最適溫度為20℃~22℃,約經1周即可發芽,待大多數種子發芽,在傍晚揭去草簾。真葉長出后進行間苗,留苗的面積為10厘米見方。間下的苗也可按此株行距栽植其他地方。苗期澆水不能過多,尤其不能使土壤積水,以免引起幼苗猝倒或爛根。間苗后每半月施一次稀薄的餅肥水(加入0.1%磷酸二氫鉀溶液)。經過1個月左右,幼苗長至6~7片葉時即可上盆。為使主枝上花朵大而美,應從苗期開始摘除全部腋芽,使養分集中,以利花序增大而色澤鮮艷。如露地花壇用多分枝品種,應在小苗長出7~10片葉時即行摘心,以促生分枝,則可多開花。當花序開始膨大時,應加強肥水管理,每隔1周施一次氮、磷、鉀復合液肥,這樣既有利于花冠長大,又有利花色鮮艷,但忌施濃肥。此時盆土要干濕適中,太濕會爛根,葉片會發黃,太干則影響花頭的發育。此外,要經常移動花盆和轉動方向,以防止植株長偏及主根伸出盆外。

盆栽雞冠花應怎樣科學養護

盆栽雞冠花時應注意:

1.盆土。選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用腐葉土、園土、沙土以1∶4∶2的比例配制的混合介質。

2.上盆。可在花期直接從地栽雞冠花中選擇上盆,上盆時注意不能散坨,栽種稍深一點,葉子盡量接近盆土面。

3.澆水。種植后澆透水,以后適當澆水,澆水時盡量不要讓下部的葉片沾上污泥。

4.施肥。花蕾形成后應每隔10天施1次稀薄的復合液肥。

怎樣使雞冠花色彩美麗

雞冠花的品種繁多,株形有高、中、矮3種;形狀有雞冠狀、火炬狀、絨球狀、羽毛狀、扇面狀等;花色有鮮紅色、橙黃色、暗紅色、紫色、白色、紅黃相雜色等;葉色有深紅色、翠綠色、黃綠色、紅綠色等,極其好看,成為夏秋季常用的花壇用花。在栽培中如果管理養護不當,往往開花稀少,花色暗淡,影響雞冠花的觀賞價值。要使雞冠花花大色艷,栽培養護中需注意:

1.種植在地勢干燥、向陽、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

2.生長期澆水不能過多,開花后控制澆水,天氣干旱時適當澆水,陰雨天及時排水。

3.從苗期開始摘除全部腋芽。

4.等到雞冠形成后,每隔10天施1次稀薄的復合液肥(2~3次)。

蒲包花

蒲包花的形態習性有哪些

蒲包花原產墨西哥、秘魯、智利一帶山區,在各地溫室中均有栽培。喜溫暖、濕潤、涼爽、通風良好的環境。既不耐寒冷,又怕炎熱,生長適溫為8℃~15℃,溫度高于20℃時,不利于生長和開花。忌濕,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上生長良好。屬長日照植物,延長光照時間可提早開花。

蒲包花又名荷包花、拖鞋花、猴子花等,為玄參科蒲包花屬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30~40厘米。莖葉具絨毛,葉對生,卵形或橢圓形,呈黃綠色。花冠二唇形,上唇瓣很小,下唇瓣大,中空膨大似囊狀荷包,故名荷包花。花色絢麗,有乳白、黃、橙、粉紅、紅及復色等,上有深褐、紫紅色斑點。花朵盛開時,整個植株掛滿了成串荷包似的小花,玲瓏可愛。

怎樣盆栽蒲包花

蒲包花性喜涼爽、濕潤而又通風的環境,畏高溫,也不耐嚴寒,喜肥、忌漬,宜用含腐殖質較多、疏松、排水性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蒲包花為喜光的長日照植物。

盆栽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2份加1份河沙或珍珠巖和少量優質腐熟的農家肥混合配制成培養土。當浦包花長出4~6片真葉即可上盆。緩苗后每7~10天施1次腐熟餅肥水,花前生長期每周施1次腐熟的餅肥水,初花期則增施以磷元素為主的復合肥料。施肥可與澆水結合進行。浦包花喜濕潤又忌盆土過濕,因此在其生長及開花時期應保持盆土有充足的水分,但不能積水,一般在盆土表層見干后澆水,經常向栽植場所地面噴灑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則有利于蒲包花的生長,無論施肥和澆灑水都不能污染葉片,如水積聚在葉面和芽上,易引起爛葉爛心。

怎樣蒔養蒲包花

1.平時要放在向陽處養護,夏季中午前后需適當遮陰。11月份以后,每天補光3小時,可提前開花。

2.生長期澆水以見干見濕為原則。澆水切勿澆在葉上和芽上,以免引起腐爛,需保持較高空氣濕度。

3.生長期每7~10天需施1次稀薄餅肥水。出現花蕾時需噴施1~2次0.1%磷酸二氫鉀液。

4.幼苗生長期溫度需保持在12℃~15℃。盆土過濕,又不通風,易誘發猝倒病,需積極預防。

怎樣繁殖蒲包花

蒲包花一般均用播種繁殖,時間以8月下旬至9月中旬較為適宜。播種土選用腐葉土6份、河沙4份;或用輕松沙壤4份、腐葉土4份、河沙2份,配合調制。最好消毒篩細,淋足水后再播種。由于種子極細小,可摻1倍細沙混勻后再播,播后不需覆土,盆上蓋玻璃或薄膜,以保持濕度。置于陰暗處或覆蓋報紙,室溫在20℃左右,1周即可發芽。出苗后,需立即將其移至見光處,并使溫度降低到15℃左右。當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可幾株分栽入小盆,盆土可用腐葉土、園土、礱糠灰和廄肥,按2∶2∶1∶1的比例配制;也可用草炭土、腐葉土和河沙等量混合而成,并可加少量肥料。上盆后澆透水,置于蔭蔽處緩苗,經1周左右,再給予充足光照,但仍需避開中午前后的直射強光。由于蒲包花忌干怕濕,因此澆水要見干見濕,切忌澆水過多或把水淋在葉面和芽上,以防爛葉和爛心。生長期間保持空氣相對濕度不低于80%。生長期內每10天施1次稀薄液肥,濃度為0.3%、0.5%。

隨著植株生長,逐漸換入大盆,一般于11~12月進行最后定植。生長期的適溫為10℃~18℃,開花后溫度控制在5℃~8℃,可延長觀賞期。如需要促花,應從11月中、下旬開始增加人工光照。日落時,每平方米增加一盞100瓦的燈,每日補充光照5小時,這樣花期可以提早1個月左右(從處理到開花大約需要6周)。

荷包花花型奇特,色彩鮮艷,植株矮小,易于擺放,是冬春季節室內裝飾的優良盆栽花卉,新春佳節點綴廳堂,倍添春意。

如何給蒲包花澆水施肥

蒲包花平時澆水宜見干見濕,如盆土持續潮濕則易引起爛根。澆水時要注意勿使水珠集聚在葉面或芽上,不然易引起爛葉、爛心。在室內擺放時要增加空氣濕度,則長勢更加良好,但開花期不能往花朵上噴水,否則不易結實。

生長季節應每隔10天左右施1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水,也可穿插施幾次復合化肥。出現花蕾時增施1次0.5%~1%的過磷酸鈣,以利花色鮮艷。施肥時也應防止肥水玷污葉片,以免引起腐爛。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時澆水和松土,以利根系發育。

怎樣控制蒲包花的花期

蒲苞花在生長期間溫度宜保持在12℃~15℃。溫度過高,植株易徒長。為降低溫度,中午日光強烈時,必須采取遮陰措施,創造涼爽、通風的環境。在溫室或室內過冬,夜間溫度應保持在7℃~8℃,白天10℃~12℃即可。

增加光照時間或適當提高溫度,可使浦包花提前開花。冬季溫度在15℃,可促進花蕾形成。若需要在春節時開花。可于12月上旬開始,每天延長照明時間4~6小時。反之,縮短光照時間或適當降低溫度,可推遲開花和延長開花期。

怎樣讓蒲包花在元旦、春節開花

若要讓蒲包花在元旦開花,需在10月中下旬起,每日日落后,用100瓦的白熾燈對植株增加4~5小時的光照,直到花葶長出后停止加光。若要讓蒲包花在春節期間開花,需在12月初開始用燈進行補光。

羽衣甘藍

羽衣甘藍的形態習性有哪些

羽衣甘藍原產西歐,現各地普遍栽培。性喜日光充足的環境,耐寒。在全日照條件下,植株生長茂盛,株形緊湊,葉片亮麗,否則其植株的葉片松散、色澤暗淡,會影響觀賞效果。栽培用土要求中性或微酸性,以肥沃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為好。在夜晚溫度為7℃~10℃時,葉片開始著色。

羽衣甘藍又名花包菜、葉牡丹、彩葉甘藍,為十字花科蕓簽屬二年生觀葉草本,是“甘藍”菜的園藝變種。它的葉緊密互生,團抱成球形。葉片較寬大。葉緣細密皺褶具波狀起伏,心部葉片的色彩豐富,不同品種有紫紅、桃紅、青灰、淡黃至乳白色。葉片的觀賞期為1~2月。株高一般20~40厘米,有高型品種與矮型品種之分。矮型品種適合盆栽及花壇布置。高型品種主要用于切花配件材料。羽衣甘藍葉色極為鮮艷美麗,是冬季和早春重要的觀葉植物。

如何盆栽羽衣甘藍

盆栽培養土要混合一定量的腐熟有機肥,混合比例大約為土肥比4∶1。如果將幼苗直接定植于花壇,每穴要施20克左右的有機肥。在生長期的后期,應適當追施磷、鉀有機肥,忌施氮肥,以促其發棵著色,葉色斑斕。施肥時,應注意不要將肥料澆淋到葉片上或花心里,以免污染葉片,或因肥害引起葉片枯尖和枯心。羽衣甘藍易遭家禽或野兔啃食,要注意防范。對留種植株一定要立細竹竿支撐,防止倒伏,保證結實質量。

怎樣蒔養羽衣甘藍

栽宜選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根系較淺,不耐干旱。亦忌水濕。生長期間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即可,不要澆水過多,每月施1~2次富含磷、鉀元素的復合肥料,少施氮肥,以免葉片生長過快,顏色變淡。羽衣甘藍喜光,不耐蔭蔽,不宜置室內栽培。可選光照充足處栽培,當變態葉出現、葉緣皺褶時,即可擺放室內光照充足處觀賞。常有蚜蟲、菜青蟲等危害葉片,應及時發現,噴灑敵百蟲等藥液防治。

怎樣繁殖羽衣甘藍

羽衣甘藍用種子繁殖。播種期為7~8月份。播種時,用富含腐殖質的肥沃沙壤土做播種床,將種子直接撒播于床上,不需覆土,但要澆足水,在有光條件下,約經1周可出苗。當幼苗長出4~5片真葉時移植一次。此時,必須經過0℃左右的低溫凍苗處理,否則會出現早抽薹現象。

矮牽牛

矮牽牛的生態習性有哪些

矮牽牛原產南美,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霜凍,怕雨澇。它生長適溫為13℃~18℃,冬季溫度在4℃~10℃,如低于4℃,植株生長停止。夏季能耐35℃以上的高溫。夏季生長旺期,需充足水分,特別在夏季高溫季節,應在早、晚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但梅雨季節,雨水多,對矮牽牛生長十分不利,盆土過濕,莖葉容易徒長,花期雨水多,花朵易褪色或腐爛。盆土若長期積水,則爛根死亡,所以盆栽矮牽牛宜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矮牽牛,是因它的花朵極似牽牛,植株矮小而得名。矮牽牛花大色艷,花色豐富,為長勢旺盛的裝飾性花卉,而且還能做到周年繁殖上市,可以廣泛用于花壇布置、花槽配置、景點擺設、窗臺點綴、家庭裝飾。

如何栽培矮牽牛

矮牽牛性喜溫暖、向陽、通風的環境,不耐寒,忌積水雨澇,適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盆栽矮牽牛,宜2~3株栽一盆,苗小時盡早定植。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狀態。小苗長到8~10厘米高時需摘心,以促進多分枝。施肥不宜過量,生育期約15~20天施1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水。生長期應適當修剪,控制株形高度,促使多開花。花謝后需及時剪去花蕾,促使重新開花。矮牽牛生長期間若有病蟲害發生,需及時防治。

怎樣蒔養矮牽牛

矮牽牛移植后恢復生長較慢,苗期應盡早定植,防止土球松散,以免過多傷根。夏季生長旺盛期,特別是花期需要充沛的水分。生長過程中不能施過多的肥料,特別是氮肥,以防徒長而倒伏。北方地區冬季可在室內盆栽,溫度保持在16℃~20℃,可四季開花,江南地區可常年露地栽培。

怎樣繁殖矮牽牛

播種或扦插繁殖均可。春播、秋播均可。因種子細小,所以需用細土拌種后播種,播后稍鎮壓,不覆土,播種溫度為20℃~25℃,4天左右即可發芽,出苗后保持9℃~12℃,幼苗生長良好。播種苗需經過一次移植才能上盆定植于露地。春播苗長出2片真葉后移植一次,5~6月可定植于露地或上盆。秋播苗須經移植、上盆、翻盆一次,在不加溫的溫室或冷床過冬。冬季溫度最好不低于11℃。重瓣和大花品種常不易結實或實生苗不易保持母株優良性狀,可用扦插繁殖,早春花后或秋季剪去枝葉,促其重發嫩枝,剪下枝條可作插穗,插入沙中,在20℃~22℃的條件下,經15天左右即可生根,扦插苗可在不低于11℃的溫室內過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浦江县| 晴隆县| 交城县| 临武县| 满城县| 金堂县| 南投市| 怀来县| 嵊泗县| 遂平县| 竹溪县| 清丰县| 疏勒县| 余姚市| 庆云县| 阳信县| 琼结县| 合水县| 江孜县| 蓬安县| 郓城县| 原平市| 台州市| 秀山| 射洪县| 海丰县| 南陵县| 安泽县| 郁南县| 牙克石市| 米脂县| 景德镇市| 鹤山市| 卓资县| 宜宾市| 阳原县| 平顶山市| 洛南县| 枣强县| 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