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源遠流長的國學胎教故事(3)
- 每天10分鐘胎教故事
- 悅?cè)?/a>
- 5182字
- 2016-01-08 14:51:29
綠
梅雨亭正對著那條瀑布,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個環(huán)兒擁著;人如在井底了。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微微的云在我們頂上流著,巖面與草叢都從潤濕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響了。那瀑布從上面沖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不復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巖上有許多棱角,瀑流經(jīng)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飛花碎玉般亂濺著了。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據(jù)說,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起來時,點點隨風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里,便倏地鉆了進去,再也尋它不著。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蕩。那醉人的綠呀,仿佛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著有些遠呢!這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她松松地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地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
——朱自清
注:文中一些用語、用詞及標點與現(xiàn)在有一定出入,故改為現(xiàn)代行文方式。
給寶寶的話
這是一篇散文,朱自清為梅雨潭幽靜的綠而心旌搖蕩,反映了他沉靜的性格在陰柔美的事物面前才敢放蕩開來,作者也為我們描述了梅雨潭的美。寶寶,想想這美景,就是一種美的享受啊!
海港一角
海港一角,綠水盈盈,誰會相信,這是造物者畫青山時的筆池。太陽夾在彩霞間,映入水中,乘著微波蕩漾,一度起伏,一度閃爍。水鷗上下,照見水中的自己,與游魚結(jié)隊浮沉。男女三五,駕輕舟,任風漂蕩:歌聲遠近,隨音樂而抑揚。飛鳥與游魚圍繞船邊,似乎欲更聽清船中的歌樂。果子糕與船中擲出,分給水中與空中的魚鳥。以食物給人,原不是有禮的;然而分自己所愛的東西為饋贈,顯出偉大的同情。我沉醉在這互愛與和平的地上天國中了。
給寶寶的話
這是一篇散文,細細品味作者為我們描述的美景,也是一種美的享受。親愛的寶寶,不知道你想不想親身體驗一下這美景,反正我對這美景有了心動。
翡冷翠山居閑話(節(jié)選)
在這里出門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個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個美的宴會,比如去一果子園,那邊每株樹上都是滿掛著詩情最秀逸的果實,假如你單是站著看還不滿意時,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嘗鮮味,足夠你性靈的迷醉。陽光正好暖和,決不過暖;風息是溫馴的,而且往往因為他是從繁花的山林里吹度過來他帶來一股幽遠的淡香,連著一息滋潤的水氣,摩挲著你的顏面,輕繞著你的肩腰,就這單純的呼吸已是無窮的愉快;空氣總是明凈的,近谷內(nèi)不生煙,遠山上不起靄,那美秀風景的全部正像畫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閑暇的鑒賞。
做客山中的妙處,尤在你永不須躊躇你的服色與體態(tài);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蓬草,不妨縱容你滿腮的苔蘚;你愛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個牧童,扮一個漁翁,裝一個農(nóng)夫,裝一個走江湖的桀卜閃,裝一個獵戶;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領(lǐng)結(jié),你盡可以不用領(lǐng)結(jié),給你的頸根與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條這邊顏色的長巾包在你的頭上,學一個太平軍的頭目,或是拜倫那埃及裝的姿態(tài);但最要緊的是穿上你最舊的舊鞋,別管他模樣不佳,他們是頂可愛的好友,他們承著你的體重卻不叫你記起你還有一雙腳在你的底下。
這樣的玩頂好是不要約伴,我竟想嚴格地取締,只許你獨身;因為有了伴多少總得叫你分心,尤其是年輕的女伴,那是最危險最專制不過的旅伴,你應得躲避她像你躲避青草里一條美麗的花蛇!平常我們從自己家里走到朋友的家里,或是我們執(zhí)事的地方,那無非是在同一個大牢里從一間獄室移到另一間獄室去,拘束永遠跟著我們,自由永遠尋不到我們;但在這春夏間美秀的山中或鄉(xiāng)間你要是有機會獨身閑逛時,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時候,那才是你實際領(lǐng)受,親口嘗味,自由與自在的時候,那才是你肉體與靈魂行動一致的時候。
朋友們,我們多長一歲年紀往往只是加重我們頭上的枷,加緊我們腳脛上的鏈。我們見小孩子在草里在沙堆里在淺水里打滾作樂,或是看見小貓追他自己的尾巴,何嘗沒有羨慕的時候,但我們的枷,我們的鏈永遠是制定我們行動的上司!所以只有你單身奔赴大自然的懷抱時,像一個裸體的小孩兒撲入他母親的懷抱時,你才知道靈魂的愉快是怎樣的,單是活著的快樂是怎樣的,單就呼吸單就走道單就張眼看聳耳聽的幸福是怎樣的。因此你得嚴格的為己,極端的自私,只許你,體魄與性靈,與自然同在一個脈搏里跳動,同在一個音波里起伏,同在一個神奇的宇宙里自得。
節(jié)選自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閑話》
給寶寶的話
讀這篇散文,感覺作者直接與“我們”說話,帶著“我們”去山中獨居,帶著“我們”返璞歸真,帶著“我們”回歸自然,然后釋放我們的心靈。寶寶,你感覺到了嗎?
落花生
我們屋后有半畝隙地。母親說:“讓它荒蕪著怪可惜,既然你們那么愛吃花生,就辟來做花生園吧。”我們幾姊弟和幾個小丫頭都很喜歡——買種的買種,動土的動土,灌園的灌園;過不了幾個月,居然收獲了!
媽媽說:“今晚我們可以做一個收獲節(jié),也請你們爹爹來嘗嘗我們的新花生,如何?”我們都答應了。母親把花生做成好幾樣食品,還吩咐這節(jié)期要在園里的茅亭舉行。
那晚上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爹爹也到來,實在很難得!爹爹說:“你們愛吃花生么?”
我們都爭著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姊姊說:“花生的氣味很美。”
哥哥說:“花生可以制油。”
我說:“無論何等人都可以用賤價買它來吃,都喜歡吃它。這就是它的好處。”
爹爹說:“花生的用處固然很多,但有一樣是很可貴的。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蘋果、桃子、石榴,把它們的果實懸在枝上,鮮紅嫩綠的顏色,令人一望而發(fā)生羨慕的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來。你們偶然看見一棵花生瑟縮地長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沒有果實,非得等到你接觸它才能知道。”
我們都說:“是的。”母親也點點頭。爹爹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因為它是有用的,不是偉大、好看的東西。”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了。”爹爹說:“這是我對于你們的希望。”
我們談到夜闌才散,所有花生食品雖然沒有了,然而父親的話現(xiàn)在還印在我的心版上。
——許地山
給寶寶的話
花生作為地上開花、地下結(jié)果的植物,而且一定要在黑暗的土壤環(huán)境中才能結(jié)出果實,所以稱它為“落花生”。通過聆聽這篇文章,寶寶,你知道落花生的好處了嗎?
西溪的晴雨
西北風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曉得蘆花總還沒有白,前兩星期,源寧來了西湖,說他倒覺得有點失望,因為湖光山色,太整齊,太小巧,不夠味兒,他開來的一張節(jié)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項;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張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寧去嘗一嘗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陰陰漠漠的一層,濕風吹來,有點冷,也有點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氣息。車過方井旁邊,自然又下車來,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們的古墓。從墓門望進去,只是黑沉沉的、冷冰冰的一個大洞,什么也看不見,鼻里卻聞吸到了一種霉灰的陰氣。
把鼻子掀了兩掀,聳了一聳肩膀,大家都說,可惜忘記帶電筒,但在下意識里,自然也有一種恐怖、不安和畏縮的心意,在那里作惡,直到了花塢的溪旁,走進窗明幾凈的靜蓮庵堂去坐下,喝了兩碗清茶,這一些鬼胎方才洗滌了個空空脫脫。
游西溪,本來是以松木場下船,帶了酒盒行廚,慢慢地向西搖去為正宗。像我們那么高坐了汽車,飛鳴而過古蕩、東岳,一個鐘頭要走百來里路的旅客,終于是難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是俗益,你若坐在汽車座里,引頸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見一派空明,遙蓋在淡綠成陰的斜平海上;這中間不見水,不見山,當然也不見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綠綠,遠無岸,近亦無田園村落的一個大斜坡,過泰亭山后,一直到留下為止的那一條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處就在這里,尤其是當微雨朦朧、江南草長的春或秋的半中間。
從留下下船,回環(huán)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蘆花淺水里打圈圈;圓橋茅舍,桑樹蓼花,是本地的風光,還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帶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覺,忽而又會得移上你的面前來,和你點一點頭,又匆匆地別了。
搖船的少女,也總好算是西溪一景;一個站在船尾巴搖櫓,一個坐在船頭上使槳,身體一伸一俯、一往一來,和櫓聲的咿呀、小波的起落,再現(xiàn)了少女搖櫓的優(yōu)美畫面和柔和情調(diào):游人到此,自然會想起瘦西湖邊,竹西歌吹的閑情,而源寧昨天在漪園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支靈簽,仿佛是完全地應了,簽詩的語文,是《鄘風·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作“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關(guān)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蘆庵,上了彈指樓,因為是在雨里,帶水拖泥,終于也感不到什么大趣,但這一天向晚回來,在湖濱酒樓上放談之下,源寧卻一本正經(jīng)地說:“今天的西溪,卻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風和,并且在報上也曾看到了蘆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龍夫婦,又來約去西溪,去的時候,太晚了一點,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彈指樓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陽,反照在蘆花淺渚的高頭,花也并未怒放,樹葉也不曾凋落,原不見秋,更不見雪,只是一味的浩蕩,飄飄然,渾渾然,洞貫了我的腸腑,老僧無相,燒了面,泡了茶,更送來了酒,末后還拿出了紙和墨,我們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邊的蘆花蕩,就問無相,花要幾時才能全白?老僧操著緩慢的楚國口音,微笑著說:“總要以陰歷十月的中間;若有月亮,更為出色。”說后,還提出了一個交換的條件,要我們到那時候,再去一玩,他當預備些精饌相待,聊當作潤筆,可是今天的字,卻非寫不可。老龍寫了“一劍橫飛破六合,萬家憔悴哭三吳”的十四個字,我也附和著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見過的聯(lián)語:“春夢有時來枕畔,夕陽依舊上簾鉤。”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樓來,小河里起了晚煙,船中間滿載了黑暗,龍婦又逸興遄飛,不知上哪里去摸出一枝洞簫來吹著。“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間裊裊,不絕如縷”,倒真有點像是七月既望,和東坡在赤壁的夜游。
一九三五年十月廿二
——郁達夫
注:文中一些用語、用詞及標點與現(xiàn)在有一定出入,故改為現(xiàn)代行文方式。
給寶寶的話
作者帶著朋友游西溪,因為天氣原因,游覽了不一樣的西溪,也是一番美景,說明大自然中,隨時隨處都是美景。親愛的寶寶,希望你出生后多多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景哦!
釣臺的春晝(節(jié)選)
到了桐君山下,在山影和樹影交掩著的崎嶇道上,我上岸走不上幾步,就被一塊亂石絆倒,滑跌了一次。船家似乎也動了惻隱之心了,一句話也不發(fā),跑將上來,他卻突然交給了我一盒火柴。我于是感謝了一番他的盛意之后,重新調(diào)整腳步,再摸上山去,先是必須點一枝火柴走三五步路的,但到得半山,路既就了規(guī)律,而微云堆里的半規(guī)月色,也朦朧地現(xiàn)出一痕銀線來了,所以手里還存著的半盒火柴,就被我藏入了袋里。
路是從山的西北,盤曲而上,漸走漸高,半山一到,天也開朗了一點,桐廬縣市上的燈火,也星星可數(shù)了。更縱目向江心望去,富春江兩岸的船上和桐溪合流口停泊著的船尾船頭,也看得出一點一點的火來。走過半山,桐君觀里的晚禱鐘鼓,似乎還沒有息盡,耳朵里仿佛聽見了幾絲木魚鉦鈸的殘聲。走上山,先在半途遇著了一道道觀外圍的女墻,這女墻的柵門,卻已經(jīng)掩上了。在柵門外徘徊了一刻,覺得已經(jīng)到了此門而不進去,終于是不能滿足我這一次暗夜冒險的好奇怪僻的。所以細想了幾次,還是決心進去,非進去不可,輕輕用手往里面一推,柵門卻呀的一聲,早已退向了后方開開了,這門原來是虛掩在那里的。進了柵門,踏著為淡月所映照的石砌平路,向東向南地前走了五六十步,居然走到了道觀的大門之外,這兩扇朱紅漆的大門,不消說是緊閉在那里的。
到了此地,我卻不想再破門進去了,因為這大門是朝南向著大江開的,門外頭是一條一丈來寬的石砌步道,步道的一旁是道觀的墻,一旁便是山坡,靠山坡的一面,并且還有一道二尺來高的石墻筑在那里,大約是代替欄桿,防人傾跌下山去的用意,石墻之上,鋪的是二三尺寬的青石,在這似石欄又似石凳的墻上,盡可以坐臥游息,飽看桐江和對岸的風景,就是在這里坐它一晚,也很可以,我又何必去打開門來,驚起那些老道的惡夢呢!
——郁達夫
注:文中一些用語、用詞及標點與現(xiàn)在有一定出入,故改為現(xiàn)代行文方式。
給寶寶的話
作者將上山的過程和遇到的美景一一給我們描述,讓我們感慨于自然的美麗。寶寶,你能感受作者給我們描述的山路上的美景嗎?寶寶,你將來是不是也想親自去感受一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