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源遠流長的國學胎教故事(1)
- 每天10分鐘胎教故事
- 悅然
- 4919字
- 2016-01-08 14:51:29
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從小就是一個喜歡學習的孩子,七歲那年,司馬光跟小朋友去市集玩,聽到有人在講述《左氏春秋》,他不知不覺地扎進人堆聽起來,完全忘了其他小朋友。直到說書人撤了攤子打算回家,他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回家之后,司馬光就迫不及待地將聽來的春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雖然只是聽了一個下午,但是他都能說出《左氏春秋》的大體情節。從此之后,司馬光更是迷上了讀書學習,他看書經常看得忘了時間,不知道肚子餓,也不知道口渴,外面是刮風下雨還是出大太陽,他更加不知。
有一個夏天,天氣特別炎熱,大人們都出門去了,小朋友們在他家院子里玩耍。好多小朋友們都在窗子外面叫司馬光出來一起玩,可是他搖搖頭拒絕了,他覺得還是書中的世界更吸引他。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小朋友們玩著玩著便打起賭來。大家都說這口水缸特別大,肯定能夠淹死人。有個小胖子就不相信,非說這口水缸沒那么大,也沒那么可怕。其他人不高興了,嚷嚷起來:“你說這水缸不大,那你要不就爬進去試試?”
小胖子經不起激將,真的爬到水缸邊上,可是水缸太滑,他一頭就栽進去了。看到這情景,大家都嚇傻了。一群小朋友在周圍繞來繞去,就是想不出什么辦法,于是哄哄鬧鬧地四散跑開了。
司馬光聽見院子里傳來“救命”的聲音,趕緊扔下書跑出去,見到這情景,司馬光沒有慌亂,繞著水缸想了一下,趕緊從墻腳撿來一塊大石頭,照著水缸就狠命砸下去。水缸被砸破了,水缸里的水噴出來,這個小胖子終于得救了。
給寶寶的話
司馬光是一個聰明、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一般人看到有人掉進水缸,都會想起爬到水缸頂上去把這個小孩兒撈起來。但是司馬光沒有這么固執,他另外想了一個辦法,直接砸掉水缸,救出了那個小孩兒。
龜兔賽跑
很久很久以前,烏龜和兔子本來是好朋友,可是他們為了一件小事爭吵不休,吵得他們連朋友都做不成了。
烏龜認為自己跑得比兔子快多了。而兔子覺得,烏龜你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你沒見我長著兩條大長腿嗎?你的腿又小又短,都快看不見了,還跑什么啊?
于是兔子和烏龜決定比賽,用真實的成績來說話,這樣以后大家就用不著吵了。
比賽在一個初夏的上午舉行,比賽剛開始,兔子幾個跳躍就把烏龜遠遠地甩在后頭,再也看不見了。草地上軟綿綿的,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兔子心想:烏龜這小短腿,估計到天黑才能走到這里,我不如在這兒睡一覺,醒了再跑。想著想著,兔子就歪倒在地,在松軟的草地上美美地躺下了。
等他醒來一看,哎呀,太陽已經偏西了,烏龜這會兒應該快到終點了。兔子心想:可不能讓烏龜這小短腿笑話我,一定得搶在他前頭到達終點。可是這里離終點還遠著呢,這樣拼命追,也不一定能追上烏龜啊。
兔子靈機一動,忽然想起來,去年他跟著叔叔采蘑菇的時候,發現了一條小道,走這條小道,能夠很快穿過這片山坡,到達終點。于是兔子蹭蹭蹭地順著小道拼命往前趕,一會兒工夫就趕到了終點。
兔子在終點等了好久,終于看到烏龜一點一點挪動過來了。毋庸置疑,兔子贏得了這場比賽,烏龜擦一擦身上的汗水,誠懇地向兔子祝賀。可是兔子卻高興不起來,他看到烏龜這樣,想想自己,非常羞愧地說出自己作弊的事。烏龜說:“其實你真的比我快多了,這是事實。咱們以后不用為這事再爭吵了。”兩個好朋友手拉著手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給寶寶的話
烏龜和兔子賽跑,兔子差點就輸了,他采用作弊的手段贏了比賽。可是最后,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終于承認作弊的事情,兩個朋友又和好了。寶寶,你也要記住,一定要誠實,不能弄虛作假。
聰明的徐文長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聰明的小孩兒,叫徐文長,他愛學習,愛動腦,許多人都比不過他。
徐文長的伯父對這個聰明的侄子特別喜歡,經常會想些法子來考考他或者逗逗他,看他會怎么辦。
有一次,伯父帶著徐文長走到一座木橋邊,這座橋又窄又軟,還緊貼著水面。伯父將兩只水桶都打滿了水,對小文長說:“要是你能夠將這兩桶水從橋上提到對岸去,我就送給你一件禮物。”
小文長想了一想,很快脫下鞋子,找來兩根繩子把小桶系上,再將兩只裝滿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因為水桶在水里重量會減輕,所以他輕輕松松地拽著兩根繩子走過了木橋。
看到這里,伯父贊許地點點頭,不過,他還有更難的題目等著小文長呢。他說:“你順利過橋了,我當然得送給你禮物。不過,你得按照我的要求去拿禮物。”說完,伯父就把那禮物綁在一根長長的竹竿頂上,對小文長說,“你不能爬高或者站在凳子之類的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橫倒。”伯父想,這下終于可以難倒小文長了吧?
但是咱們聰明的小文長盯著竹竿看了一會兒,很快就高興地笑了。他舉著那根竹竿一直走到一口水井邊,把竹竿伸進井里。他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把禮物拿到了。
看著眼前這一幕,伯父驚呆了,高興地拍著手掌笑道:“文長,你可真是聰明啊!”
給寶寶的話
寶寶,這個小故事好玩兒吧?你看徐文長多聰明啊,總是想到聰明的辦法解決難題。你得向他好好學習,多動腦哦!
三個和尚
山上有座小小的寺廟,廟里只有一個小和尚。小和尚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下山挑水,挑水要翻過一座山,非常困難。挑水回來之后,小和尚就生火做飯、念經、敲木魚。夜里他把東西都放置好,不讓老鼠來偷東西。
后來,廟里來了一個高大的和尚,這和尚胃口大,剛進寺廟,就喝了小半缸水。小和尚要他去挑水,他覺得自己一個人去太吃虧了,得叫上小和尚一起去。可是廟里只有一個扁擔、兩個桶,于是大個子要小和尚同他一起去抬水。兩個人抬水的話,只能抬一只水桶,而水桶一定要放在扁擔正中間,否則兩人肯定要吵架,都覺得自己吃虧了。
再后來,寺廟里來了一個胖和尚,小和尚和大個子和尚就叫胖和尚去挑水。胖和尚倒是挑了兩桶水上來,可是他不給他倆喝。看到這情形,原先的兩個和尚很惱火,大家都氣鼓鼓的,誰也不理誰。此后,和尚們都不挑水了,沒水喝,大家就忍著。
以前小和尚一個人在的時候,夜里老鼠根本就不敢出來。現在,和尚多了,可是誰都不管老鼠偷東西的事。老鼠見沒人管,膽子越來越大,有一天打翻了燭臺,釀成大火,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才把火撲滅了。大火滅了,他們才明白齊心協力的重要,開始輪流下山挑水。
給寶寶的話
三個和尚的故事,這是媽媽小時候就聽過的故事呢,“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你看,和尚們都斤斤計較,不愿意分享,不想為他人分憂,結果釀成大火了。寶寶,你要吸取三個和尚的教訓啊。
聰明的木匠
小木匠和地主是鄰居,門對著門。這個地主非常霸道,村子里的人他都欺負,小木匠也被他欺負得很慘。
有一天,地主清早起來,發現大門壞了。不知道是誰夜里拿斧頭砍出了一個大窟窿。地主婆跳腳罵了一上午,也沒人站出來承認。事實上,大家都討厭地主這一家人,所以,地主也查不出來到底是誰砍了他家的門。
地主只好請小木匠來重新為他做一扇門。小木匠說:“做大門可得要上等的木料,普通木料不夠結實。”地主家里多的是木料,堆在倉庫里都被蟲子咬了。可是地主只拿出了剛好夠做一扇門的木料。
過了幾天,地主又在家算賬,小木匠推門進來問:“門做好了,還要做什么嗎?”地主高興壞了,以為還有多的木料,于是趕緊說:“再做一扇窗戶。”小木匠就去把剛剛做好的門拆了,做了一扇窗戶。
做好后,小木匠又去問還要做什么。地主以為還有剩余的木料呢,就說:“那就再做一個鍋蓋。”小木匠又回去拆了窗戶,做了一個鍋蓋。鍋蓋做好了,小木匠又去問還要做什么。地主想,剩的木料即便還有,肯定也是一點點邊角料了,于是問剩下的木料還夠做點什么。小木匠說:“夠做一個鼻煙壺蓋。”地主忙不迭地讓小木匠去做。
于是,小木匠就把鍋蓋拆開,做了一個小小的鼻煙筒蓋子。
給寶寶的話
寶寶,這個小木匠夠聰明吧!用這樣的法子,好好治了這個貪心又霸道的地主。
聰明的噶爾
很久以前,藏族的王松贊干布想將美麗能干的文成公主娶回家。他派聰明能干的大臣噶爾帶著浩浩蕩蕩的求婚使團,上長安去求親。
沒想到,文成公主的美名傳遍天下,波斯、霍爾、格薩和印度等國的使團也來求娶文成公主。求親的人這么多,但是公主只有一個,唐太宗沒辦法,只好出幾道難題來考考這些使者,誰解出難題,誰就能將公主帶回去。
第一道題開始了,宮女們分給使臣們一顆九曲明珠和一條絲帶,要他們將絲帶從明珠的九曲孔里面穿過。這可讓人犯難了,絲線軟軟的,只能穿過淺淺直直的孔,從這樣彎彎曲曲的孔中怎么穿得過去呢?噶爾坐在樹下思考這道難題,看到一只螞蟻,突然有了辦法。他將絲線的一頭系在螞蟻身上,在九曲孔眼的一頭涂上蜂蜜,將螞蟻放到另一頭。螞蟻聞到蜂蜜的味道,于是帶著絲線,很順利地爬到了另一頭。
第二道題是,牽出一百匹母馬和一百匹馬駒,讓使者們分辨出哪匹母馬是哪匹馬駒的母親。大家都分不出來。輪到噶爾了,他把母馬和馬駒分開關起來,只給飼料,不喂水。第二天,再把馬駒和母馬放一起,渴極了的馬駒趕緊分別找自己的媽媽吃奶去了。
之后,噶爾還用自己過人的智慧破解了識木、宰羊揉皮飲酒、赴宴找路回店的難題。最后一道題是要從五百個穿著打扮完全一樣的美女中認出文成公主。憑借自身的智慧和朋友的幫助,噶爾又順利辨認出了文成公主。他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迎親使命,將文成公主帶回了西藏,也帶回了許多先進的漢族技術。
給寶寶的話
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噶爾是不是真的很聰明啊?你要不要向噶爾學習,多動腦子,變成一個聰明快樂的小朋友?
神筆馬良
從前,有個叫馬良的窮孩子,特別想學畫畫,沒錢買畫筆,他就拿樹枝在沙地上畫,天上飛的鳥兒、水里游的魚兒,全都是他描繪的對象。
日子一年年地過去了,馬良畫的畫活靈活現,不光鄉親們贊嘆,還騙到了小動物。有一次,他在山后畫了只大灰狼,村里的牛羊都害怕了,再也不敢進山后吃草。可是馬良到現在還沒一支畫筆呢。
一個晚上,馬良躺在家里的稻草堆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突然,屋子里閃耀著五彩的光芒,一個白胡子老爺爺走了進來,送給他一支畫筆,還說:“這是一支神筆,你要好好使用。”馬良一驚,猛然醒過來,啊,原來是在做夢。可是,他手里真的有一支金燦燦的畫筆。
馬良高興極了,畫了一只鳥,鳥就撲棱著飛上天了;畫了一條魚,魚就在水里游起來。馬良于是便用這支畫筆給鄉親們畫耕牛、水車、石磨等。這事情很快就傳到皇帝的耳朵里。
皇帝下旨召他進京。馬良知道皇帝好欺侮窮人,心里頭恨得直癢癢的。皇帝叫他畫鳥他就畫魚,叫他畫鳳凰他就畫烏鴉。皇帝見馬良這么頑固,氣壞了。身邊的大臣給皇帝獻計說:“馬良是個窮小子,沒見過世面,也許給他一些好處,他就會乖乖聽話了。”皇帝一想,也是這個道理,于是皇帝下令說要把公主許配給馬良,還分給馬良一棟大房子和許多仆人。
嘿,馬良才不稀罕呢,這些東西全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馬良才不會要呢。見馬良這么不合作,皇帝氣不打一處來,派人搶走他的神筆,說他如果畫搖錢樹就把筆還給他。
馬良想了想,畫了大海,海中央有座小島,小島上有一株高高大大的搖錢樹。然后馬良又畫了一艘大船,皇帝帶著皇后、太子、公主和許多大臣都上船了。皇帝高興壞了,可是又嫌風力不夠,要馬良添幾筆風,他要快一點上海島,拿到搖錢樹。馬良于是在畫上添了幾筆風,大船箭一般往前駛去。可是馬良還是不停地往畫上添風,大船開始劇烈搖晃起來,皇帝嚇壞了,連聲叫道:“夠了,夠了,風力夠了!不用再畫了!”可是馬良不理他,依舊在畫上添風。風力越來越猛,海上電閃雷鳴,船翻了,皇帝他們都沉到海底了。
至于馬良呢,據說他到處流浪,專門給窮人畫畫。
給寶寶的話
好孩子馬良有一支神筆,他專門用這支筆來幫助窮人、懲罰壞蛋。如果寶寶你有一天也有這樣一支神筆,你會用它來做什么呢?
夜鶯
很久以前,東方有一個皇帝,他有金碧輝煌的宮殿和世上最美麗的花園。花園的深處有一片茂密的樹林住著一只夜鶯,每天都在快活地歌唱。這歌聲是如此美妙婉轉,任何聽到的人都心醉神迷。
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前來朝拜這位皇帝,觀賞富麗堂皇的宮殿和繁花似錦的花園,當他們聽到夜鶯的歌聲時,都認為這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越來越多的人爭相傳誦夜鶯的美妙歌聲,最后這贊嘆傳進了皇帝的耳朵。
于是皇帝差人把夜鶯找來,讓夜鶯為他歌唱。夜鶯張開嘴,盡情歡唱起來。歌聲是那么美妙,那么有感染力,皇帝的淚水奪眶而出,順著臉頰滑落。夜鶯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皇帝都為它流淚,但是它也失去了自由,住在宮殿的籠子里,出外散步時有十二個仆人隨時跟著它,緊緊拽著它腳上的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