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新成撥罐治療常見病
- 張新成
- 484字
- 2019-01-03 13:58:27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指病程持續六個月以上,多數是由急性肝炎誤診、誤治,或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功能下降以及某些藥物的作用,使肝炎遷延不愈所造成的疾病,臨床當中最常見的是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臨床表現為食欲缺乏、全身乏力、肝區脹痛、腹脹、低燒、肝脹、蜘蛛痣等癥狀。慢性肝炎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常見的肝病有肝硬化、腹水、乙肝、肝炎等。采用區域拔罐方法時,肝區、腎區是必拔的部位。
拔罐方法1:選取期門區、肝區、脾區、大椎區、結腸區、神道區、腎區、大包區、章門區、神闕區、命門區、腰俞區等穴區拔罐,留罐時間為30~40分鐘。(見圖3-34、3-35)

3-34

3-35
方法2:采用背部從上向下走罐,每側來回10次左右,以皮膚出紫紅色痧點為度,然后背部排罐,留罐時間30分鐘左右。重點在肝區、腎俞區、脾區、大椎區、腰俞區留罐。(見圖3-36)

3-36
操作原理
以上穴區具有疏肝利膽、健脾利濕之效。
貼心提示
(1)為防止肝炎患者交叉感染,拔罐工具使用前后必須嚴格消毒。
(2)采用發皰排毒法治療時,罐口部位會出現水皰、黃水、紅水、黏稠物、果凍樣物等,罐具最好個人使用或嚴格消毒。
(3)注意加強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以增強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