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新成撥罐治療常見病
- 張新成
- 528字
- 2019-01-03 13:58:14
肺炎
肺炎是由肺炎雙球菌感染所致。臨床表現(xiàn)特點是:起病急驟、高熱、咳嗽、咳痰、寒戰(zhàn)、胸痛、氣急、呼吸困難、發(fā)紺、惡心、嘔吐、食欲缺乏。中醫(yī)學認為,本病與“肺熱病”“風濕”相類同,常因外感風邪,勞倦過度,導致肺氣不固,肺失宣降,痰熱郁阻肺部而發(fā)病。
拔罐方法:選取神道區(qū)、肝區(qū)、脾區(qū)、腎區(qū)、肺區(qū)、華蓋區(qū)、胃區(qū)、腰中區(qū)、大椎區(qū)等穴區(qū)。一般在大椎區(qū)、神道區(qū)拔罐可以減輕癥狀直至消失。一般當日熱可退,3~4日可消除癥狀,但需鞏固幾日。留罐時間為30~40分鐘。(見圖2-6、2-7)

2-6

2-7
貼心提示
(1)治療肺炎應該以中西醫(yī)藥物結(jié)合治療為主,拔罐療法用于輔助治療。
(2)治療期間應加強營養(yǎng),飲食宜清淡,注意休息。
(3)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zhì),減少危險因素如吸煙、酗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是預防肺炎的有效途徑。
(4)肺炎患者應保持室內(nèi)的空氣流通,每天開窗2~3次,控制室內(nèi)的溫濕度,溫度在18℃~22℃,濕度在60%左右。
操作原理
神道區(qū)包含身柱、神道兩穴,具有清熱通絡、宣肺止咳的作用;大椎區(qū)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寒、熄風止痙,肅肺寧心的作用;肺區(qū)具有祛風解表、宣肺降逆的作用;華蓋區(qū)含有華蓋、紫宮、玉堂三穴,具有寬胸理氣、止咳化痰的作用,對于治療肺部、氣管、食道疾患有特效,尤其對咳嗽作用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