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操作方法
那么,百會穴應該如何操作呢?患者一般取坐位或仰臥位,針灸醫生一般是用針向后沿皮平刺1寸左右,特殊情況下也可向前、向左、向右透刺四神聰穴(本穴位于顱頂矢狀縫之間,小兒囟門未閉合者禁針)。家庭保健可以用指壓、按摩、叩擊、捶打、艾灸、皮膚針(光頭還可以用皮膚滾針)刺激、粗針點刺出血等法。
1.指壓、按摩:指壓穴位,這在古代叫“指針法”,即“以指代針”的方法。百會穴治頭痛、頭暈、失眠等宜用單手指壓法、雙手五指叩擊法(連同四神聰穴一同叩打,圖1-4)、握拳捶打(圖1-5)、艾灸、皮膚針、皮膚滾針刺激等施術3~5分鐘。用于養生保健和治療頭暈、失眠,宜用輕中度手法施術;用于治療頭痛,手法應適當重一些。

圖1-4 雙手五指叩擊法

圖1-5 握拳捶打法
另外,還可借助于掌中寶刮法或“干梳頭”兩法:將雙手五指彎曲成爪狀,一法是從前發際正中通過百會穴向后直達風池穴;一法是從耳前繞耳后直到安眠穴,反復梳至頭皮有明顯的發熱、發麻感為止(圖1-6,圖1-7)。
頭頂因為有頭發,施灸法不是很方便,我們可以借助艾灸器溫灸10~20分鐘,或施隔姜灸。

圖1-6 掌中寶刮法

圖1-7 干梳頭
2.艾灸器溫灸:先把外殼的蓋子打開,剪一段艾條(1寸長左右)放在里面,點燃以后將蓋子合上,即可固定在穴位上施灸,用起來非常方便。它有四大優點:
①艾灸器可以固定在穴位上施灸,不必用手拿著——方便、省力,還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到處走動,甚至上街乘車、購物都不受影響;②燃燒的艾絨位于半密封空間——煙塵比較少,且清潔衛生;③可以隨著熱度的高低進行調節,溫度高了就把通風口減小一點(或把旋鈕往上旋),溫度低了,再把通風口打開一些(或把旋鈕往下旋)——靈活隨意;④艾絨處于不充分燃燒的狀態——節省艾條(一段1寸左右長短的艾條,直接在空氣中燃燒大約是5分鐘,而在艾灸器中可以燃燒半小時以上)(圖1-8)。
3.隔姜灸法:將生姜切成2~3分厚薄的圓形小塊,用牙簽刺穿無數小孔,置于百會穴上;再將艾絨捏成花生米大小、類似削尖的鉛筆頭那樣的圓錐體,置于生姜片上點燃施灸,連續灸5~7個(1個謂之1“壯”)。

圖1-8 艾灸器溫灸百會穴
4.電吹風灸:用市售電吹風的熱風對準穴位施行“吹灸”。每次每穴5~10分鐘,以局部頭皮微紅、自覺溫熱、舒適、微微出汗為度。但非風寒或寒邪侵襲導致的頭、腦、五官疾患,如頭部發熱、眼睛紅腫、口鼻干燥、咽喉疼痛等,不可輕易施灸,以防助熱上擾,引起頭昏腦漲。
只要我們能經常在百會穴上做一些指壓、按摩、艾灸、皮膚針、皮膚滾針刺激等,不但能解決頭痛、頭暈、貧血、高血壓、低血壓、內臟下垂等毛病,而且還可以減少脫發、白發,促進睡眠,增強記憶。女性朋友經常做,還有一定的美容、美發效果呢!
1978年,我治療一位因車禍造成嚴重腦震蕩而頭痛、眩暈的武漢某大學黨委書記。他眼睛里面有碎玻璃嵌入,在眼科把玻璃取出來以后就在針灸科住院,治療腦震蕩后遺癥。因其不愿意接受針刺,我就選用皮膚針叩刺百會及其四周,每日2次。經過1個月的治療,頭痛眩暈癥狀好轉;2個月后明顯減輕;3個月痊愈出院。因其頭部明顯謝頂,經幾個月皮膚針叩刺頭皮,頭頂正中竟然還生出了一些類似剛孵出來的小雞、小鴨身上的絨毛。使他和老伴喜出望外,產生了出院回家后繼續用皮膚針叩刺,使毛發再生、返老還童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