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名家教你用穴位
- 王啟才
- 626字
- 2019-01-03 13:57:26
第八講 強身健體的補氣大穴——氣海
穴名:氣海
歸經:任脈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穴性:益氣養血、補腎培元、回陽救逆、強身保健、益壽延年
主治:1.泌尿、生殖、消化系統病癥和急救虛脫、昏厥;2.一切氣虛證;3.強身保健
“元氣之?!币布础皻夂!毖?,顧名思義,它是人體元氣匯集之處。中醫學所說的氣是物質世界的本源,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活動,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所產生的。故《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篇》說:“天地合氣,命之曰‘人’。”《莊子外篇·知北游》中也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從這個意義上說,氣與生命是相互依存、密切相關的。
氣對于人體是一種無形的要素,一指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大自然之氣和水谷之精氣,一指促進臟腑機能活動的動力——經絡之氣。氣對機體起著濡養臟腑、疏通經絡、調節陰陽、抗御外邪的巨大作用。人之有氣,如魚得水,氣旺則體魄健壯,抗病力強;氣弱則體質虛衰,抗病力差;氣亂則百病叢生,神情不安;氣絕則精神散失,形體消亡。當然,氣雖重要,但也并非越多越好,氣過于旺盛則呈陽亢之勢,氣滯不行又可導致血瘀、腫脹、疼痛。
氣的虛實是臟腑、經絡功能盛衰的標志,也關系一個人健康程度的好壞。故中醫學有:“諸病皆生于氣,諸痛皆因于氣”、“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人之一身,調氣為上,調血次之”的說法。因為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故《黃帝內經》很明確地指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氣所湊,其氣必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