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治療作用
穴性:調肝、脾、腎的作用,滋養肝腎、調經止帶、調理腸道、回陽固脫、強身保健之功效。
本穴是任脈與脾、肝、腎三經的交會穴,故又名“三結交”,關系人體的先天之根和后天之本。先天之根是肝腎,腎是藏精的,男性主要以腎為先天之本;肝是藏血的,女性一般是以肝為先天之本。后天之本是脾和胃,這就決定了它們在人體強身健體中間的重要地位。
關元是全身養生保健要穴之一,在人體的強身保健穴位中,是排行僅次于足三里的老二。關元主治泌尿、生殖、消化系統的一系列病癥,并能強身健體、益壽延年。
經常按摩或艾灸丹田部位,能夠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強身健體,起到益壽延年的作用,有效地防治與“腎”有關的病變。當然,我們這里所說的“腎”病,并非只是西醫解剖學中的腎——“腰子”的病,而是中醫學的腎病。西醫學的腎僅僅只是主管泌尿系統功能,而中醫學的腎病包括范圍很廣,除了泌尿系統以外,還有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的病變、男性病、婦科病、耳病、頭發和骨骼方面的病、前后二陰病等。可以說在中醫的臟腑學說中間,腎的功能是最廣泛、也是最復雜的。
人過中年,隨著歲月的推移、年齡的增長,生活的操勞、結婚、性生活、生兒育女……從父母親身上獲取的有限的精血、腎陰、腎陽即“先天之本”都在不斷地消耗。后天之本可以通過飲食不斷地得到補充,但是爹媽給我們的精血是有限的,逐漸虧虛,五臟六腑的機能活動日益衰退,尤其以肝、腎這兩個先天之根的功能衰退為主。出現一系列老化征象,諸如頭昏眼花、耳鳴耳聾、健忘多語、須發變白或脫落、牙齒松動或脫落、彎腰駝背、反應遲鈍、行動遲緩、肢體震顫,甚至癡呆等。如果人們能在步入中老年之前,就開始艾灸或按摩關元穴,持之以恒,就可以有效地預防或減慢上述衰老征象的出現,對于抗老防衰、益壽延年是大有好處的。
與關元配合應用最多、最好的搭檔是位于小腿內側、內踝高點上3寸的三陰交穴(屬于脾經,善調脾、肝、腎),如果再加上腰部的腎俞(第2腰椎下旁開1.5寸)和腿上的足三里(外膝眼直下3寸),那在強身保健、益壽延年方面可就真的是如虎添翼、虎虎生威了。
泌尿生殖系統病癥,諸如小兒體虛遺尿,老人夜間尿頻、白天小便失控,男子遺精、陽痿,女子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后血虛腹痛等,我們都可以取關元、三陰交、腎俞、足三里,利用指壓、按摩、艾灸、拔罐、皮膚針叩刺或皮膚滾針滾刺等方法來治療。
中老年人腎虛咳喘,動則氣喘,少氣不足以息,這種咳喘,又稱“老慢支”,癥狀表現在肺,其實病因在腎(腎不納氣),對于這種虛咳、虛喘,單純治肺是難以奏效的,一定要配合艾灸關元、腎俞等穴。
慢性腸炎、結腸炎,病人每天會腹瀉稀便2~3次,我們可以用關元穴配合三陰交、足三里,利用指壓、按摩、艾灸、拔罐、皮膚針叩刺或皮膚滾針滾刺等方法來治療。2005年我回湖北老家探親,有一位中年男性鄰居,說他幾乎每天都要上廁所大便3~5次,腹部輕微疼痛不適,大便不成形。我讓他每天早晚用艾條灸關元、三陰交二穴各3~5分鐘。才灸了3天,大便就基本恢復正常了,每日最多排便2次,且都成形。
五更泄表現為每天清晨5點鐘左右腹痛隱隱、排出稀便后就好轉,幾乎每天都是如此,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比如說冬天,天氣本來就冷,清晨5點左右正是好睡覺的時候,他卻要起來上廁所;夏天呢,上半夜天氣熱,又有蚊子,5點鐘左右也是正好睡的時候,他肚子又痛起來了。這種病癥表現在腸道,其實病變是在腎(腎陽不足、命門火衰),單純治腸道是難以根治的,必須配合艾灸關元、腎俞等穴。
有一種腰痛,跟天氣變化沒關系,不是風濕;又不是腰扭傷,也不是慢性腰肌勞損,就是腰酸、腰部隱隱疼痛、喜暖喜按、喜歡輕輕地捶,伴有耳鳴、膝關節發軟等,這是比較明顯的腎虛腰痛。我們可以用關元穴配合三陰交、腎俞、命門、足三里,利用指壓、按摩、艾灸、拔罐、皮膚針叩刺或皮膚滾針滾刺等方法來治療。
三陰交和足三里用指壓、按摩、艾灸均可,每穴3~5分鐘;命門、腎俞適合于用手掌搓擦或艾灸盒施灸,以腰部發熱為佳。
曾經有一個老者腰痛找我診治,我通過問診和檢查,認為是“腎虛腰痛”。于是讓他側臥,在他的下腹部施灸,腰部拔罐。老人不理解地問:“醫生,我是腰痛,不是肚子痛,你怎么在我肚子上治療啊?”我說:“你這是腎虛腰痛,要補丹田之氣,這是治本之法。”這也是我們中醫針灸用穴位治療的一種奧妙之處——“前后配穴法”。通過15~20分鐘的治療以后,老人躺在那里說:“醫生,我現在感覺非常好啊,腰已經不痛了,而且全身都感到舒服。”治療結束后,老人還連聲說:“奇怪!奇怪!”當然也還有另外兩個字:“謝謝!謝謝!”
上述這些涉及肝腎不足病變的穴位保健治療,都體現了中醫學“異病同治”的原則。病情比較輕的往往1次就可以見效,3~5次就能夠治愈。
關元還有升高血壓、回陽固脫的急救作用,凡是低血壓、低血糖引起的虛脫、休克、出虛汗,我們都可以采用3支艾條一起灸的方法,加強力量,促進虛脫、休克病人的蘇醒和血壓回升,發揮很好的回陽固脫、醒腦開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