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當友情有了利益的牽扯,你該何去何從(1)

因為利益而成為朋友,

有一天也會因為利益而變成敵人

道家的莊子曾經說過:“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在莊子看來,朋友之間如果牽扯進太多利益,尤其是物質利益,往往會影響友情的質量和壽命。畢竟交朋友看重的是真心實意,是志趣、理想、性格上的契合,而不應該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系。當朋友之間存在太多的利益關系和太多的功利性時,反而不利于友情的繼續。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共同的利益能夠有效地加深和促進友情的發展,起到“親上加親”的作用,很多朋友會共同投資創業,或者結成利益共同體,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朋友之間的感情更加穩固,畢竟利益往往具有正面的促進和引導作用。不過利益不能成為主導友情的因素,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因為友情而添加一些利益關系,但不能因為利益而結成朋友,因為利益而結成朋友的人最終也會因為利益而變成仇敵。

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認為:“一切的親人并不都是朋友,而只有那些有著共同利益關系的才是朋友。”這樣的說法顯然有些偏激了,這種因為利益而在一起的朋友并沒有什么太大的穩定性,最終很有可能會分道揚鑣。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又因為利益而分開的朋友在生活中很常見,有很多企業家在創業的時候由于經濟利益和某種特定的目標而和別人結為朋友,可是到了最后,往往因為利益分配問題而走向決裂。

比如說張藝謀和張偉平這兩位國內影視大腕的決裂就令人唏噓不已。在20世紀80年代,張藝謀在一次聚會上認識了張偉平,當時兩個人聊得很投機,而且也有意合作,畢竟一個有才有名聲,一個則有充足的資金,兩個人可謂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幾年之后,張藝謀開拍了自己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而當時的張偉平連劇本也不看就答應投錢,“你需要多少,我來投資好了,不就是錢嗎?你是專家,我相信你。”

正因為這樣,兩個人很快開始進行合作,雖然第一次合作的作品虧損了1800萬元,但是張偉平認為張藝謀有能力幫他掙回這些錢。果不其然,張藝謀之后的幾部作品都開始大賣,兩個人因此進入了蜜月期,甚至聯手開創了中國電影的商業大片時代。那時候,兩個人的關系親密無間,張藝謀多次對媒體說張偉平是他遇到過的最信任自己的投資人,同時也是自己最好的伙伴,他甚至表示,在世上,最讓他牽掛和感激的,就是他母親、女兒和張偉平。而張偉平也投桃報李,期待著自己有一天老去之后,和張藝謀一起去旅游。

可是這對因為利益而走到一起的好朋友,最后也因為商業利益而漸漸產生了分歧,最終出現了不可協調的矛盾。到了《金陵十三釵》這部片子的時候,張偉平的高額投資并沒有收到應有的回報,而且在奧斯卡獎項上也一無所獲,這個時候,兩個人的矛盾徹底爆發了,最終的結局就是兩人相互拆臺,很快變成了敵人。

實際上張藝謀和張偉平兩個人很難說誰對誰錯,但是因為兩個人的一切關系都是圍繞著利益建立起來的,可以說,正是因為利益的存在,他們才能夠親密無間,而一旦利益受損,那么維持這種友情的基礎就開始垮臺,最終導致了朋友變成敵人的悲劇。

很多時候,我們過于功利性,從而會自覺不自覺地將利益選擇當成朋友選擇的標準來看待,這樣一來,利益就捆綁了我們的感情。當雙方都能夠各取所需時,自然會非常親密,一旦彼此之間發生利益糾紛,那么就有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

有個著名的經濟學家曾經提出一個“樵夫和漁夫相互合作”的生存理論,他認為砍柴的人一般只和農夫、樵夫或者獵人打交道,捕魚的人則經常和漁夫、船夫打交道,對于這兩類人來說,生活基本上都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但是如果漁夫和樵夫愿意和販子做朋友,那么樵夫的柴火可以通過販子的人脈通道販賣到市場上,兩個人甚至可以成立一個販運木材的組織。而漁夫能夠和販子一起做販魚的生意,他們也許可以做好外貿工作,可以共同走向大海的另一邊。

但實際情況并沒有那么簡單,因為這種朋友關系并不穩固,實際上當樵夫沒有更多的柴可以砍,漁夫也沒有太多的魚可以捕撈時,販子們是否還愿意和他們交朋友?當漁夫和樵夫感到分配不均時,又該如何延續和販子的情義呢?這個經濟合作的模型和朋友的模式實際上往往有一個很好的開始,但未必有一個美好的結局,畢竟依靠利益來維系的友情與合作,總有一天也會因為利益而崩潰。

對于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保持足夠的理性,要懂得維持好利益與友情的平衡關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讓利益成為主導友情的因素,不要依據利益來交友。其實交朋友最重要的是看兩個人是否合得來,至于利益,只是維護和鞏固友情的一點開胃菜和佐料,根本就不能當成主食。如果你將利益的戲份看得太重,那么你和對方的感情最終會因為利益的沖突而走向破裂。

出賣別人的人,有一天也會出賣你

在西方有一句諺語:“不要因為狼沒有吃你的肉而心生憐憫,當你將它當成寵物來看待的時候,它會冷不防地在你身上咬一口。”這句話剛好映襯了中國明朝的一個故事。在《東田傳》中記載了一個名叫東郭先生的迂腐書生,有一天他騎著毛驢去“中山國”求取功名,結果路遇一匹受傷的狼,狼哀求說自己正被獵人追殺,已經受了傷,希望東郭先生能夠救自己一命,東郭先生心生憐憫,于是將狼放在自己背書的口袋中去,結果獵人在追逐狼的時候撲了個空。可是當狼從口袋中出來的時候卻忘恩負義地要吃掉東郭先生,東郭先生后悔不已,好在有農民恰巧路過,并打死了狼。農民嘲笑東郭先生的迂腐,因為像狼這樣虛偽的動物,為了利益,它會出賣任何人,自然也不會和你講什么情義。

這個故事中指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某些天性就喜歡害人的人,即便是作為朋友,你也不用心存僥幸,不用去信任和善待他們,你越是仁慈,越是信任,就越容易受到他們的蠱惑和傷害。這些人往往不信守承諾,不會遵守正常的交際禮儀,而且常常會背叛他人,有一天也會為了利益而出賣你這個好朋友。正因為如此,在和這樣的朋友打交道時,你需要保持謹慎,需要盡早防備對方,以免被對方出賣。

三國時期的名士管寧和華歆原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后來管寧因為看不慣華歆的為人而與之割席而坐,堅決地與之斷交。據說當時兩個人在園中鋤菜,結果看到菜地上有小片的黃金。管寧只管揮鋤不停,因為在他看來金子和石頭瓦片并沒有什么區別。可是華歆卻拾起了金片,盡管隨后又不好意思地扔了它,但是這個細節被管寧看在眼里。

之后,他們有一次同坐一張席上讀書,當時屋外鬧哄哄的,原來是有個坐著四周有障蔽的高車的官員從門前過,如此大的排場惹得路人爭相駐足觀看。不過管寧依然埋頭讀書,完全不理會外面的情況。而華歆卻非常羨慕地放下了書,并興沖沖地跑出去觀看。回到書房之后,管寧非常果斷地割斷席子,兩個人分開來坐,然后毫不客氣地說:“您不是我的朋友。”

管寧說這句話的時候,早就看透了華歆的為人,他知道這個朋友一定是一個熱衷于功名利祿的人,而這樣的人為了個人的名利前途,很有可能做出賣友求榮的事情,畢竟對這樣的人來說,即便是朋友,在利益面前也是微不足道的。

而管寧的猜測果然沒有錯,華歆很快步入仕途,并且在漢靈帝時期,舉為孝廉而成為郎中,因病辭官后再次被征召為尚書郎。像這樣一個漢臣,原本應該忠于漢室,為國出力,可是當漢室王朝即將崩塌的時候,他卻跟隨著曹操,為曹操積極出謀劃策,換來自己的步步高升。要知道,當時的曹操被稱為竊國的漢賊,華歆身為大漢的朝臣卻心甘情愿為其賣命,實在是背叛了大漢。不僅如此,他還幫助曹操進宮刺殺漢伏皇后,可以說是一等一的賣國賊。

華歆雖然是當時的名士,但是正如管寧所預料的那樣,他是一個出賣國家和朋友的人,管寧有先見之明,趁早割斷了這段情誼,也避免了被朋友出賣和傷害的命運。事實上,管寧也曾多次受到朝廷的聘用,想來其中也有華歆的舉薦之功,但是每一次管寧都委婉拒絕,因為他知道那些喜歡出賣別人的人即便今天和你稱兄道弟,對你非常敬重,但是有朝一日也會出賣你,所以他盡量遠離華歆,遠離官場,終其一生都在講學。

出賣別人的人往往都是重利輕義的人,這種人比較貪婪,無論做什么事,功利性都比較強,而且對他們而言,別人的利益根本不重要。當你還存在利用價值的時候,他們自然會選擇親近你,會選擇和你站在同一立場上,會選擇和你成為最要好的朋友,可是一旦你沒有了利用價值,一旦對方有了更大的依靠,那么就會干出過河拆橋、出賣朋友的事情。你如果認為兩個人是朋友,就覺得對方會有所收斂,那就大錯特錯了。就像魏延一樣,諸葛亮認為此人有反骨,已經接二連三地背叛主子,盡管他誠心誠意投靠劉備,但仍然不足以深信,后來魏延果然出賣了蜀國。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些喜歡出賣和背叛朋友的人,往往會形成一種習慣,因為這些人的內心就是自私和貪婪的,任何一種友情對他們來說只是利用的工具而已,只要看到有利可圖,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靠近你,只要利用價值不高,他們又會果斷背叛你。所以,這些人絕對不能輕信,也不值得你去結交,如果你對他過去的行為不重視,對他過去的劣跡不認真考慮,那么你這個朋友至多也只是他的下一個目標而已。

把利益綁在一起的人,關系往往難以長久維持下去

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幾個人為了保持一心,或者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夠保守某一個秘密,常常會主動將所有人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所有的人成為一條船上的人,彼此相互監督、相互制約。這樣做的確能夠暫時讓大家都安分守己,共同保守秘密,甚至成為了很要好的朋友,可是依靠利益捆綁來確定的朋友關系往往不可靠,也不能長久。到最后反而會因為利益上的沖突而翻臉,最后相互攻擊。

實際上依靠捆綁利益來結交朋友,這是一種并不高明的策略,這樣的朋友往往缺乏默契,也難以相互理解和信任,在相處的過程中,大家的焦點都在利益上,而不是落在友情上面。一般來說,這種捆綁方式都帶有一廂情愿或者被迫性,往往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果。

首先,共同的利益是建立在個人需求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大家之所以愿意為了這個共同利益而在一起,就是因為每個人都覺得和大家在一起能夠滿足自己的利益需求,這才是變成朋友的基礎。而隨著合作的不斷深入,個人利益往往會不斷占據主導位置,也就是說大家很有可能會為了個人的利益去做事,而漸漸罔顧集體利益。其實這就像做生意一樣,當雙方在某個領域內有共同利益時,會實現利益捆綁,兩個人可能會結成朋友,共同分享利潤。可是過一段時間后,利潤越來越大,這時候彼此可能都會產生私心,都想著如果自己單干的話,應該會更好,從而導致朋友關系破裂。

尤其是當大家產生分歧的時候,如何平衡各方的關系就成為了一個大難題,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目標,讓某一方做出妥協和退讓,這往往有些困難。這時候,共同利益的束縛作用和凝聚力往往會大打折扣,捆綁效應會慢慢松動和失效,隨著個人想法的進一步強化,隨著個人利益訴求愿望的進一步增強,整個團體就會出現不同方向的力,最終很可能會將這種朋友關系和利益共同體撕裂。這在現代合作創業的團隊中很常見,企業越是發展,股東們越是容易出現分歧,并最終可能走向決裂。

其次,這種共同的利益實際上也存在一個重大缺陷:那就是共同的風險。這些所謂的捆綁利益,其背后往往隱藏著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這些秘密會成為每一個成員的夢魘,會成為每一個人最大的弱點。換一個角度來說,朋友之間會因為這些利益背后的秘密而相互監督、相互威脅,而任何一方或者某一個人想要退出,那么都可能會面臨嚴重的懲罰和風險,任何一方感到不平衡時,也會以此來要挾其他人,這樣就容易打破原先的那種盟約關系。

可以說,在某些時刻,這些共同的風險能夠促使每一個人都盡量維護群體的利益,能夠為彼此考慮,可這也是一個定時炸彈,一旦出現問題,或者出現利益分配不均的現象,矛盾就會爆發,那個時候,這種風險就會被盲目利用。簡單來說,就是那些處于弱勢的人為了贏得更多的利益,很有可能會以此來要挾別人,迫使那些強勢的一方割讓部分利益,以達到他們心目中的平衡狀態。

在這樣的情況下,表面上看起來一致對外的朋友群,實際上內亂不斷、矛盾不斷,每一個人都可能會受到別人的牽制,都有把柄落在他人手里,會被人威脅。在這種情況下,矛盾往往只會不斷被激化,而等到某一天相互之間的不滿和矛盾達到頂點的時候,就會出現內部火拼的現象,最終兩敗俱傷。

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定義為“強盜分贓效應”,他們認為這樣的現象就像很多寓言小故事中的盜賊一樣,一大幫的盜賊搶劫財物之后,必定會進行瓜分,而為了保證沒有人會泄露機密,他們往往會讓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讓每一個人都承擔風險,留下案底,這樣有人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了。不僅如此,盜賊頭目必定會實行見者有份的策略,讓每一個人都分攤到一點贓物,這樣既滿足了利益需求,堵住了大家的嘴,同時也把每個人都抹黑,而逃脫不了干系。

這原本是非常絕妙的方法,但是時間一久之后,必定會有一些人感到不滿,尤其是那些小角色,他們和其他人一起作案,可是分到的財寶卻不多,這毫無理由,尤其是當他們揮霍一空之后,這種想法往往會更加強烈。為了拿回那一份屬于自己的利益,他們會開始相互威脅,若是對方不能滿足自己的利益,那么必定會去告密,反正自己已經一無所有了,也用不著害怕。這樣的敲詐和威脅就成為了引發矛盾的導火索,到最后這些強盜會由原來的合作伙伴變成相互拆臺的仇敵,并最終鬧到兩敗俱傷的地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桂东县| 时尚| 大宁县| 卫辉市| 德保县| 乌海市| 鄂托克前旗| 钟山县| 全州县| 洛浦县| 阿克苏市| 东海县| 新河县| 车致| 富源县| 峨边| 察雅县| 施秉县| 大悟县| 宁乡县| 颍上县| 娄烦县| 台山市| 丰镇市| 焦作市| 延安市| 长岭县| 比如县| 漠河县| 伊吾县| 商丘市| 山丹县| 井冈山市| 那曲县| 祁门县| 万源市| 翁牛特旗| 安新县| 光泽县| 揭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