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倒屣相迎
- 心靈情感的故事(中華典故故事全集)
- 周治主編
- 687字
- 2015-04-18 14:52:07
“倒屣相迎”指倒穿著鞋迎接客人,形容迎客的急迫,或形容對來客的熱情歡迎。有時也用來比喻客人的尊貴。
此典出自《三國志·魏志·王衛二劉傳》:“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皆驚。”
東漢漢獻帝時,朝中有個叫蔡邕的人,當著左中郎將的大官。蔡邕是當時非常有學識的人,頗受皇帝的器重。所以,他家里的客人很多,常常是賓客盈門,門庭若市。一天,家人報告說,門前來了一位叫王粲的客人。蔡邕一聽到王粲的名字,趕緊丟下屋里的客人,慌忙跑出去迎接,在慌忙中竟把鞋子穿反了。
沒過一會兒,蔡邕將王粲請進客廳。客人們一見這位來客,不禁驚呆了。原來王粲是一個少年,身材瘦弱,大家對蔡邕以高貴的身份竟這樣親自去迎接一個小孩子感到不可思議,似乎是有失身份吧!
蔡邕看到大家的驚愕神色,便趕忙介紹說:“這位是王粲,才能出眾,我不如他呀!我家里所有的書籍和文章,都應該贈給他。”
王粲的智力超群名不虛傳。有一次他與朋友同行,見到路旁有座石碑。朋友問他:“您能夠把石碑上的碑文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嗎?”王粲笑著說:“能!”于是他便一字不差地背下了碑文,那位朋友非常驚訝。
有一天,王粲看人下棋。忽然棋盤上的棋子被人一不小心碰亂了,無法再下。王粲伸手將棋子擺好,與散亂之前完全一樣,周圍看棋的人無不被王粲的記憶力驚呆了。下棋的一個人認為這是王粲偶然碰上了,不相信他真的記住了棋局,于是便把棋盤蓋起來,讓王粲重新擺一局。結果兩局棋子完全相同,大家全都口服心服了。
王粲的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曾經寫下六十多篇詩歌、辭賦。后來他做了魏國的侍中,去世的時候年僅四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