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對于文學藝術寫男女之情的態度和觀念的變化,在明代有一定的普遍性,這種變化在小說、戲劇的創作和評論中,比在詩歌研究和評論中,表現得更為突出;而文學觀念變化的前提是哲學和道德觀念的變化,以及社會風氣的變化。自詡為“異端”的學者李贄,在《藏書·司馬相如傳》中贊揚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私奔,“正獲身,非失身”,嘲笑那些指責卓文君的人,“斗筲小人,何足計事,徒失佳偶,空負良緣,不如早自抉擇,忍小恥而就大計”。...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文人對于文學藝術寫男女之情的態度和觀念的變化,在明代有一定的普遍性,這種變化在小說、戲劇的創作和評論中,比在詩歌研究和評論中,表現得更為突出;而文學觀念變化的前提是哲學和道德觀念的變化,以及社會風氣的變化。自詡為“異端”的學者李贄,在《藏書·司馬相如傳》中贊揚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私奔,“正獲身,非失身”,嘲笑那些指責卓文君的人,“斗筲小人,何足計事,徒失佳偶,空負良緣,不如早自抉擇,忍小恥而就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