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人詩歌偏重于抒情,相比而言,民歌中則是敘事多一些,漢樂府的許多篇敘事成分就相當重。與此相關,正統的詩論家不把《詩經》的“國風”看做民歌,對后世民間文學常常輕視,所以,詩論中對賦的論述較少、較粗略,而對于比、興更為重視,論述很多也更深入,并且有一種喜愛之情。明代李東陽《懷麓堂詩話》說:“所謂比興者,皆托物寓情而為之者也。蓋正言直述則易于窮盡而難于感發,惟有所寄托,形容摹寫,反復諷詠,以俟人...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中國古代文人詩歌偏重于抒情,相比而言,民歌中則是敘事多一些,漢樂府的許多篇敘事成分就相當重。與此相關,正統的詩論家不把《詩經》的“國風”看做民歌,對后世民間文學常常輕視,所以,詩論中對賦的論述較少、較粗略,而對于比、興更為重視,論述很多也更深入,并且有一種喜愛之情。明代李東陽《懷麓堂詩話》說:“所謂比興者,皆托物寓情而為之者也。蓋正言直述則易于窮盡而難于感發,惟有所寄托,形容摹寫,反復諷詠,以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