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張華遣人召九妹五郎一降蕭天右

卻說那數十番兵乃丞相張華之家丁,與九妹比試不過,沿途嗟嘆不已。及回到府中,見張華丞相稟曰:“小的偶往天馬山打獵,逢一修行之人,武藝嫻熟。我等數十人,無一能敵之者。”丞相曰:

“既有此等勇士,我即遣人召來見娘娘,封他官職,協同伐宋,豈不妙哉!”遂遣人赍敕,徑往天馬庵來。

使人到庵,見了庵主,道知張丞相來召之事。庵主問九妹曰:

“張丞相遣人召汝,怎么是好?”九妹曰:“既丞相來召,當往應命。”

庵主愕然,乃點首召九妹于庵后,言曰:“汝是宋人,倘被人認得,一命休矣!緣何就許赴召?”九妹曰:“蒙君相待,至于如此,足感盛情。但此一行,自有斟酌。且這個機會,亦足以探吾兄消息。”

庵主曰:“此等機會實危險可懼。日后遭難,毋怨我也。”言罷,九妹遂辭庵主,同使人徑往幽州而去。

到了幽州,番卒引進張華府中。參見畢,張華問曰:“汝姓甚名誰,生于何處?”九妹曰:“小人姓胡名元,祖籍太原。幼年習文,屢試不第。后又習武,亦不能就,遂棄家庭,修行云游。昨承命召,不敢違迕,特來拜見。”張華見九妹聲音清亮、言語激烈、豐韻俊秀,喜不自勝,乃命九妹居于書房,九妹稱謝。張華入后堂見夫人言曰:“月英長成,亦當婚配,未得其人。昨在天馬山招一壯士,文武全才。吾愛之、重之,欲將月英配他。夫人意下何如?”夫人曰:“相公既允,妾復何辭。”張華大喜。

次日,命人將招贅之事告知胡元。胡元曰:“此事我深愿也,但俟殺退宋兵回來成親。”其人將胡元言回答張華。張華曰:“若能如此,老夫門楣愈有光矣。”即以胡元退宋之言入奏蕭后。后大喜,下命封胡元為破宋驃騎大將軍,領兵三千,前往蕭天右軍營助戰。

胡元得旨,謝恩退出,辭別張華,領兵徑到澶州,向西扎一營。正欲參見蕭天右,忽報楊五郎索戰。胡元單騎直跑出陣,大叫:“宋將速退,免受其殃。”五郎認出是九妹,大驚曰:“賢妹如何領遼之兵出戰?”九妹曰:“閑話不敘,但乞五哥佯敗。”五郎與戰數合,佯敗走回本陣。九妹亦不追趕,收軍回營。番卒報知天右,天右大悅,遣人請入帳中,商議退敵之計。

番營有人認之者,密告天右曰:“日前來看楊六郎首級者就是此人,元帥須提防之。”天右大驚,遂喝眾軍擒下胡元。胡元曰:

“元帥拿我,我有什么罪?”天右曰:“日前汝來看六郎首級,今日敢來詐降,以欺我耶?”言罷,喝令左右將其囚于營中。次日,遣軍校解回幽州見蕭后。后聞奏,即宣張華問曰:“卿日前所薦之人,乃楊家之將。茍非軍士認得,幾敗于事。卿何用人如此不實?”張華曰:“臣實不知,乞娘娘恕罪!”蕭后遂將九妹發下天牢,候再擒宋人,牽出一起梟首示眾。有詩為證:

為兄失策困雙龍,喬扮修行密訪蹤。

本欲破圍全骨肉,誰知先自受牢籠。

卻說五郎探知九妹消息,即與陳林等商議曰:“六郎天幸無恙,但聞九妹被擒,囚于幽州獄中。吾當先往救之。”陳林曰:“將軍何策可以破之?”五郎曰:“西番陀羅,遼之鄰國。吾今詐作陀羅國舉兵相助,蕭后必信。那時軍入幽州,攻破牢獄以救之也。”五郎遂引軍悄地繞澶州界外入幽州,扯起西番陀羅國旗幟,遣人報蕭后。

后得報,命侍臣宣陀羅統軍王帥入見。楊五郎承命進于關下,稱呼畢,蕭后曰:“路途風霜勞頓,元帥殊甚。”五郎曰:“吾主聞娘娘與宋兵交戰,未決雌雄,特遣臣領兵助戰。此君命所在,敢云勞苦?”蕭后大喜,設宴相待,親自舉杯奉酒,賜賞甚厚。五郎酒至半酣,起身告曰:“蒙娘娘厚賜,明日即出兵以擒宋人。”蕭后曰:“軍士遠涉疲勞,姑且休息數日而行。”五郎稱謝。酒筵既罷,五郎遂辭太后而出,屯兵于城南。暗傳令軍士俱要準備,乘番人不知,今夜殺入牢獄以救九妹。

卻說獄官章奴知九妹是楊家府之后,隆禮相待。每欲放九妹,未得其便。一日,章奴對九妹曰:“我欲釋君久矣,但恐君去,我受其殃。”九妹曰:“君隨我走過南朝,即奏圣上,高封君職以相報也。”章奴曰:“君肯帶我同去,今夜即越獄而出,不宜再遲。”

九妹整頓齊備。將近黃昏,外面炮火連天,五郎引五百陀羅從城南殺入獄邊而來。近臣急奏蕭后:“陀羅國軍民反了!”蕭后聞奏大驚,急令緊閉午門。五郎獨自一馬當先,殺入獄中,正遇九妹與章奴從獄中殺出,番人不敢抵敵。五郎、九妹在城中左沖右突,殺死番人不計其數。復各處放火,嚷鬧一晚,然后引軍殺奔澶州而來。

天右見兵從幽州殺來,不曉是什么緣故,卻未準備。部下大亂,被五郎、九妹殺進營中亂砍。耶律第出馬迎敵,五郎與之交戰兩合,被五郎一刀砍于馬下。陳林、柴敢聽知吶喊,想是五郎兵到,引軍殺出。蕭天右見宋兵聲勢浩大,拍馬逃走,五郎驟馬追之。天右回戰數十余合,五郎揮刀劈面砍去,只見金光燦爛。五郎忖道:“吾師父曾說,遼有兩將乃逆龍精降生,刀斧莫傷,不想就是此人。當時師父曾授我《降龍咒》一篇,若交戰遇之,誦起此咒,無有不勝。”五郎即誦之,只見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半空中忽一金甲神人飛下,手執降魔杵一條,大叫:“孽畜!好好回去,饒汝之罪。”只見天右滾落馬下。五郎提起大斧,用盡平生力氣砍之,忽一道火光沖天而去。五郎遂揮兵殺進雙龍谷中。

六郎聽得谷口喊聲不絕,知是救兵到了,驅軍殺出。孟良一馬當先,恰遇黃威顯,交馬一合,被孟良砍于馬下。六郎與五郎合軍一處,殺得番軍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奪得無數馬匹軍器。

六郎收軍還佳山寨,與五郎相見,乃曰:“倘若無哥哥相救,小弟等必餓死于谷中矣!”五郎曰:“九妹為訪賢弟消息,被蕭后囚于獄中,我昨詐為西番陀羅國舉兵相助,彼不知覺,被我殺入獄中,救出九妹。不然九妹亦休矣。后復乘機殺到澶州,天右不知其由,吾兵驟至,彼無準備,部下大亂,吾軍殺入,遂獲全勝,救出賢弟等也。”九妹曰:“小妹在獄,有一獄官名章奴者,蒙彼相待甚厚。昨夜放小妹出獄,同持戟殺退番兵,不意被番兵所傷。

此人之恩,痛惜無由報答。”六郎乃問被囚情由,九妹將庵主相待及往幽州張華招贅之事俱道一遍。五郎曰:“此亦是個賢人,當備些禮物謝之。”六郎依言,遣人送金銀各五十兩往謝之。六郎于是設筵犒賞諸將。

飲酒已闌,五郎曰:“賢弟與列位當竭力防御遼人,藩衛王室。

老母在堂,九妹宜回奉甘脂。愚兄告別,乃往五臺山去也。”言罷,兄妹辭別而行,六郎送出寨外作別。有詩為證:

同枝深幸脫災歸,聚首須臾又別離。

風急雁行輕拆散,孤飛形影各東西。

卻說六郎回寨,寫了退遼表章,遣人申奏朝廷,并將萬里云送還八王。使人既去,復令軍士嚴整戎伍,招募英雄,以防大遼侵犯。時蕭后被楊家之兵大鬧了幽州,又蕭天右等戰沒于陣,心甚不樂,乃敕耶律休哥等緊守關隘,不得妄動,以防宋師侵害。三關之威震動幽州,自是邊禍少息。

卻說真宗看罷六郎破敵之表,乃與八王議曰:“楊郡馬殺退遼人之功,當升其職耶?當賞其眾耶?”八王曰:“陛下姑賜其金帛,以犒賞軍。伺后再立功績,則升其職。”帝允奏,遂遣人赍金一千兩、緞匹十車,前往三關犒軍。使臣領旨,赍物去訖。

一日朝散,王欽歸府自忖道:“楊家如此英勇,吾即老死于汴,亦不能遂吾之志。吾想朝廷之上,惟謝金吾聲勢正旺,不如請他來商議設個計策,謀死楊六郎,方好行事。”片刻間,差人請得謝金吾到。王欽出府接入坐定。茶罷,謝副使問曰:“下官今日蒙王大人召見,不知為著什么事?”王欽曰:“圣上寵厚下官,雖生死難報,大人所知之也。怎奈八王嫉妒,深入骨髓。日前公出,到天波滴水樓前經過,未曾下馬,被楊府家奴辱罵一番,惶恐難當。

待奏圣上,又恐八王來做對頭。思想起來,無奈何,只得辭官去采樵于山、釣魚于水,杜門不出,免人欺凌而絕恥辱也。”謝金吾曰:“大人何自損銳氣?今圣上所親厚者,只你我二人而已。八王雖尊權勢,朝政不屬于彼。此亦何懼之有?若論楊府,惟存六郎一人,其余皆死于非命。且先帝特立無佞府天波樓,不過使其舍死以御敵人。當今圣上何嘗將此掛心?下官明日試往過之。沒什么話說則亦已矣,若有一毫稍及于我,即令手下拆之!”王欽暗喜,乃曰:“謝大人休要惹禍。若拆其樓,令婆肯與汝甘休?必來進奏。

倘若圣上重念其功,為之作主,豈非反受其殃矣!”金吾曰:“王大人放心。吾自生枝節以奏圣上,定要拆之。”王欽假意勸之再三,復留飲酒。至晚,謝金吾辭謝,王欽送出府門外而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州市| 永川市| 德保县| 广州市| 班玛县| 哈密市| 五莲县| 大新县| 旅游| 河津市| 福建省| 红原县| 澄江县| 康定县| 屯昌县| 聊城市| 永川市| 萍乡市| 云霄县| 大丰市| 大足县| 太和县| 石景山区| 榆中县| 金阳县| 宾阳县| 长治县| 英山县| 青岛市| 曲阳县| 钦州市| 青河县| 永定县| 江津市| 绵阳市| 分宜县| 太原市| 资兴市| 开鲁县| 会昌县| 东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