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優勝劣汰,能者為王(3)

富翁坐在草地上陷入了沉思。這已不是他第一次來這里狩獵,可是從來沒像這一次給他如此大的觸動。過去,他曾捕獲過無數的獵物,山羊、小牛、羚羊、鬣狗甚至豺豹,這些獵物在營地大多被當作美餐,當天分而食之,然而這只狼卻讓他產生了“讓它繼續活著”的念頭。

狩獵時,這只狼被他追到一個近似于“丁”字形的岔道上,正前方是迎面包抄過來的向導,他手端著一把槍,狼夾在中間。在這種情況下,狼本來可以選擇從岔道逃掉,可是它為什么沒有那么做呢?難道那條岔道比向導的槍口更危險嗎?

面對富翁的迷惑,經驗豐富的向導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埃托沙的狼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它們知道只要奪路成功,就有求生的希望;而選擇沒有獵槍的岔道,必定死路一條。因為那條看似平坦的路上必有陷阱,這是它們在長期與獵人的周旋中悟出來的道理。”

向導的回答使富翁驚呆了,因為除了人,他從不認為有任何一種動物能如此了解對手的情況,而這一切就剛剛發生在自己的面前。

這就是智慧的狼族!

8隨時策劃下一步,為成功做準備

在遠古時代,最早的人類發現其他動物都有同伴為伍,惟獨自己是孤零零的,于是向造物主問道:“為什么只有我這么孤單呢?”

造物主回答:“因為我只賦予了你們智慧,你們是我所創造的最優秀的動物。”

人類感到疑惑,接著問道:“難道就沒有其他優秀的動物像人一樣擁有智慧嗎?”

想了許久,造物主才說:“我想優秀的狼是惟一能與你一同行走、說話和嬉戲的生物吧!”

于是,造物主把狼賜給了人類,并對它們說:“你們彼此成為兄弟,應該相互扶持,前往世界各地。”

由于人類和狼之間的沖突不斷,他們彼此都不能接受對方作為自己的朋友,于是他們又回到了造物主跟前。造物迫于無奈,只好宣布:“從今天開始,你們將各走各的路,我將永遠不再干涉你們的事情。”

于是,人類和狼便各自啟程。

造物主雖然知道狼是一種很優秀的動物,但連他也沒想到:使狼成為世界上與人類并存并成為最成功、最持久的哺乳類動物之一的主要因素,竟然是狼族應付變化的能力。

狼憑借嗅覺和視覺,并依循足跡等線索尋找獵物,然后盡可能悄悄地接近獵物。狼若發覺對方所處的形勢較有利,便會立刻放棄跟前的獵物,轉而尋找其他目標。一旦被狼相中的獵物逃跑時,狼會隨后緊追,然而若無法立刻追獲,便會很快打消念頭。當狼很靠近獵物時,會咬住獵物后腳踢不到的部位,像臀部、側腹、肩部、頸部或耳臉等。在狼群分享獵物之前,狼的首領會先品嘗富含養分的心臟、肝臟和肺等部位。

狼時刻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非常注意觀察自己周圍的環境變化,注意任何一個在視線范圍內出現的對手和獵物,不放過任何一次可進攻的機會。

狼敏銳的嗅覺,使其更善于捕捉狩獵機會。它從不因富地而留置,因貧地而棄置,在各種惡劣環境和條件下,總是能捕獵到食物,表現出極強的生命力和適應性。

地球上的人口越來越多,而且幾乎發展到失去控制的程度。面對這個問題,人類不是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就是找不到很好的解決辦法。

反觀狼族,它們卻會根據族群的繁衍情況,自行作“狼口控制”,在有限的空間下,自行調整族群數目的比例,維持與大自然的平衡關系。比如,當一個狼群因數量減少而需要有新成員加入時,它們將會歡迎“孤獨之狼”的加入。

應該說,狼族比我們人類更深切地知道,世界上惟一不變的是“變”的道理。懦弱者為此惶恐,善變者為此歡欣——因為就在這“變”的瞬間,它們掌握了主動權,能夠不斷地適應變化,在“變”中求生存,世界上最精彩的東西當然屬于它們的了。

由于狼族不停地鍛煉它們的各種生存技巧和直覺,使其日臻成熟,在自然界中,它們很少受到其他動物的威脅。它們是天生的謀略家,隨時都在策劃下一步,為成功做準備,等待機會來臨,展現自我。

9注重細節,找準切入,善于隱蔽

狼在狩獵時,很謹慎,一般不會暴露自己,讓獵物有所覺察。它們善于從細微處入手,注重細節,善于隱蔽。狼能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它們看得很遠,而且,狼群還能夠先行預測其他動物的下一步行動。

我們都知道“披著羊皮的狼”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表現的是狼的狡猾和貪婪。但如果換個角度來看,我們也能從“披著羊皮”這個行為上看到狼善于觀察、善于隱蔽、注重細節等優點。

在自然界中,到處都可能存在著陷阱,隨時都可能有生命的危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落入陷阱,或者成為敵人的食物。所以,狼會注意它所看到的每一個細節,時刻觀察身邊的環境,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逃不過狼的眼睛。

我們還是來看看塞頓對狼的耐心觀察、注意細節的真實而生動的描寫吧。

一個獵狼人用烙鐵烙死了一頭小牛。兩個星期后,獵狼人把死牛放在一片空地上。現在,牛肉的味道正處在最佳狀態,非常適合于品嘗,是最理想的美味——既不是太新鮮,也不過于成熟。當然,這是從狼的食物觀點來說的。風把牛肉的美味帶到了很遠的地方。

那天晚上,黃狼和小黑鬃毛出來吃晚飯。開始的時候,它們還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后來,牛肉的氣息像熱浪一樣涌了過來,它們聞到了,就迎著風跑去,在月光下看見了這堆牛肉。

如果是一條狗的話,它可能會立即向這個小牛的尸體跑過去;如果是一只舊時代的狼的話,可能也會這樣做。但是,這只黃狼絕對不會這樣做。持續不斷的與人類的戰爭,使它產生了永久的警惕性,它對什么都不相信,對誰都不信任,除了它自己的鼻子之外。它放慢了速度,走到一個方便的觀察點上,停了下來。它使勁地擺動著自己的鼻子,嗅了很長時間。根據吹來的風,它進行最嚴格的成分分析,判斷出附近的和可能的所有因素。它用自己最好的測試方法檢驗著,再次把所有的鼻膜打掃干凈,再次對風進行檢查。

這一次檢查,是用最可信賴的鼻孔進行的,結果和上次一致。首先是豐盛的保持原味的小牛的味道,占70%。其次是草、臭蟲、木頭、花、樹木、沙土以及其他它不喜歡的東西的氣味,占15%;它的孩子和它自己的氣味,絕對的但也是被忽略的一項,占10%;人類足跡的氣味,占2%;煙的氣味,占1%;沾了汗水的皮革的氣味,占1%;人類的身體氣味(在某些測試樣本中不可辨認),占05%;鐵的氣味,有一點痕跡。

雖然,狼不能如作者所說的,清晰地分辨出各種氣味所占的具體比例。但無疑,它們對各種氣味都有著充分的警惕性。一旦狼在動物尸體或者其他地方聞到了人的氣味,它們就不會輕易去接觸,而是通過其他一些方法試探。

狼的這種從細微處入手,仔細觀察,善于隱蔽的特點,也是其狼性的一種表現,是其能生存的一個理由。

10把個體劣勢轉為群體優勢

狼群在圍獵動物時非常講究策略,狼群從來不會漫無目的的圍著獵物胡亂奔跑、尖聲狂叫。它們總會制定適宜的戰略,通過相互間不斷地進行溝通,發揮集體的力量,把個人的劣勢轉化成集體的優勢,才將行動計劃付諸實施。

關鍵時刻到來的時候,每只狼都明白自己的作用,并能準確地領會到集體對它的期望,它們看重的是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它們的這種集體優勢,也就是群體效應,是其他動物不能與之相提并論的就連最聰明的人類有時都望塵莫及。

狼從來不靠運氣行事,它們對即將實施的行動計劃總是具有充分的把握后才行動。狼群的凝聚力、團隊精神和訓練成為決定它們生死存亡的決定性因素。正因為如此,狼群很少真正受到其他動物的威脅。

但是,一個獨狼就不一樣了,沒有了群體,狼的個體力量應該說是微不足道的,這種狼在自然界中也是最危險的。它們往往要不斷地去尋找一個集體,或者說新建一個群體,這樣它們才能夠存活下來。

羚羊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動物之一,即使是獵豹也很少能抓到羚羊,更不用說獅子、老虎等其他動物了,但是狼卻做到了。狼總是能依靠各種策略成功地捕食羚羊。比如,它們會耐心地等待時機,等羚羊吃飽了之后再去追殺它們,這時羚羊根本就跑不快。而其他的動物則是只要看到獵物出現,就直愣愣地沖上去,這種動物的成功機率很小。

組織嚴密的狼群,會采取連環追擊的策略。由于狼群沒有羚羊的速度快,它們會預先隔一段距離就埋伏一群狼,最開始由一群狼追逐,把羚羊群趕向預定的方向,追逐一段距離之后,就由第二群狼繼續追逐羚羊群。就這樣一直追下去,直到羚羊筋疲力盡,再也跑不快時,狼才開始咬殺羚羊。當一只狼咬死一只羚羊后,并不是馬上開始進食,而是繼續去咬殺其他羚羊,因為它們要為后面的狼群留下足夠的食物。狼群的這種作戰策略是其他動物根本就不可能學會的。

狼為了在夜晚偷襲羊群而不被牧民發現,先是在離羊群相對較遠的位置嚎叫,這樣那些牧羊犬就會沖向狼嚎叫的方向。狼群依靠數量的優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把這些牧羊犬咬殺死。沒有了牧羊犬,牧民就不容易發現狼的偷襲行為了。

狼在一般情況下是很少攻擊那些比自己強大的動物的。但是一旦這些動物侵犯了它們的利益,它們也會奮起反抗的。有時候,草原上的食物比較稀少,一些抓不到獵物的獅子會從一些小規模的圍獵狼群那搶奪食物。

為了自己的生存,狼族也會對獅子進行反擊。但即使是一群狼對獅子進行圍擊,也會給自身帶來很大的損失。因為與獅子相比,它們不具有任何優勢。狼不會去攻擊強壯的雄獅,而是去攻擊那些照顧小獅子的母獅和它的孩子以及那些老、弱、病、殘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泌阳县| 固始县| 清镇市| 梁河县| 柘荣县| 保德县| 神木县| 卫辉市| 青海省| 利川市| 黄大仙区| 奇台县| 平顺县| 广昌县| 蓬莱市| 怀集县| 武定县| 维西| 岢岚县| 团风县| 遂宁市| 芒康县| 眉山市| 上栗县| 应用必备| 灵丘县| 阿鲁科尔沁旗| 社旗县| 通榆县| 晋州市| 呼和浩特市| 东城区| 沂水县| 临汾市| 吐鲁番市| 刚察县| 丰城市| 岑巩县| 晋城| 荆门市|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