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導讀
- 狼孩歷險記
- 蕭楓編著
- 987字
- 2015-04-15 17:55:35
吉布林(1865——1936)英國小說家、詩人。出生于印度孟買,七歲時被送回英格蘭接受教育,十七歲時回到印度,在一家報社當記者并從事文學創作,二十七歲時開始了環游世界的旅程,后來定居于妻子的故鄉——美國的佛蒙特州。在美國他寫出了膾炙人口的《狼孩歷險記》,轟動了英美文壇。除此之外,他的作品還有詩集《軍營歌謠》、《七海》、《王國》,短篇小說集《原來如此的故事》等。
吉布林6歲時被送往英國,在一家兒童寄養所住了5年,后來他把那里的可怕情景寫進了《黑羊咩咩》(1888)。接著他又進了一所低劣的寄宿學校,那里的情況后來被寫進《斯托基公司》(1899)。1882年17歲中學畢業返回印度,父親為他在拉合爾找了份工作,擔任拉合爾市《軍民報》副編輯。他敏銳地觀察印度的風土人情,把見聞寫成小品文和輕快詩,發在他為之工作的報紙上。1889年返回英國,一年之內就被譽為當代最杰出的散文作家之一。1892年結婚后遷居美國,在美期間發表了《消失的光芒》、《勇敢的船長們》(1897)和被認為是兒童讀物的經典著作《基姆》、《狼孩歷險記》和《狼孩歷險記續篇》。后將后兩篇故事集中的8篇毛克利故事加上1893出版的名為《許多發明》的短篇集中的一片毛克利故事——《在保護林里》從三個小說集中抽出來,于1933年編成《毛克利故事集》。1902年返回英國,定居薩塞克斯郡。該地為他后期的《普克山的帕克》(1906)、《獎賞和仙女》(1910)等作品提供了背景。
《狼孩歷險記》是吉布林的早期代表作,亦為其最有影響和最受歡迎的作品,一百年來被翻譯成各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該書講述了“狼孩”毛克利和其他幾種不同動物的故事。作品中塑造了機智勇敢的“狼孩”毛克利以及憨厚的老熊、機敏的黑豹、不畏艱險的白海豹和不懼強暴的大蟒蛇等諸多個性鮮明、令人難忘的形象,故事情節驚險曲折、引人入勝。
吉布林一生共創作了8部詩集,4部長篇小說,21部短篇小說集和歷史故事集,以及大量散文、隨筆、游記等。他的作品簡潔凝煉,充滿異國情調,尤其在短篇小說方面,是無與倫比的。馬克·吐溫曾熱情洋溢地贊美吉布林的作品說,“我了解吉布林的書……他們對于我從來不會變得蒼白,他們保持著繽紛的色彩;他們永遠是新鮮的。”由于吉布林的“觀察的能力、新穎的想象、雄渾的思想和杰出的敘事才能”,于19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英國第一位獲此獎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