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導讀

吳承恩(1501——1582),漢族。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qū))人,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于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后“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大約活了82歲。

《天啟淮安府志》評價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清雅流麗,有秦少游之風。復善諧謔,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不過都是他死后的事了。他一生創(chuàng)作豐富,但是由于家貧,又沒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據(jù)記載有志怪小說集《禹鼎記》已失傳。目前只遺留后人輯的《射陽先生存稿》四卷。一般公認他是中國的《西游記》的最后定稿作者,但也有觀點認為不是,目前在學術界保持著爭議(舊時傳說是元朝的全真教道人丘處機)。

吳承恩自幼喜歡讀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科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nèi)心的不滿和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西游記》產(chǎn)生于十六世紀的中國明朝嘉靖時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是吳承恩中年時期利用民間流傳的有關唐僧取經(jīng)的故事通過藝術加工而成。

孫悟空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人物,“大鬧天宮”突出了他熱愛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經(jīng)”表現(xiàn)了他見惡必除,除惡必盡的精神。

《西游記》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峻的批判藝術地結合起來,使不少章節(jié)妙趣橫生;九九八十一難所包含的小故事通過唐僧師徒、神佛、妖魔間的錯綜關系表現(xiàn)出來,意味深長地寄寓了廣大人民反抗惡勢力,戰(zhàn)勝自然的樂觀主義精神。

《西游記》是古代長篇小說浪漫主義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杰作。《美國大百科全書》認為它是“一部具有豐富內(nèi)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法國大百科全書》說:“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從19世紀開始,它被翻譯為日、英、法、德、俄、等十多種文字流行于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洪县| 增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丹巴县| 化隆| 郸城县| 嘉义县| 昆山市| 土默特左旗| 沅江市| 武汉市| 射阳县| 桃江县| 东源县| 滨海县| 伊金霍洛旗| 钦州市| 滕州市| 宣城市| 瓦房店市| 锡林郭勒盟| 皮山县| 县级市| 德安县| 安新县| 屏南县| 辰溪县| 华蓥市| 宜州市| 甘孜县| 新昌县| 南阳市| 社会| 龙海市| 扬中市| 江门市| 会泽县| 石狮市| 文成县| 鱼台县|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