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有個能言善辯的小孩子名叫賈嘉隱,他剛剛七歲,別看他年紀小,就是有學問的大人物也斗不過他。
有一次,兩位年長的詩人逗他玩,其中一位靠在一棵槐樹上,問賈嘉隱:“你說,這是棵什么樹?”
“松樹!”小孩子回答。
“這明明是槐樹,怎么說是松樹呢?”
“您年紀這么大,我叫您公公,公的旁邊靠著樹木,不正是個‘松’字嗎?”
旁邊一位詩人往樹上一倚,說:“我靠的也是松樹,你也該叫我一聲公公。”
小孩說:“你靠的不是松樹,是槐樹。”
“怎么你又改口了?”
“不是我改口,是因為鬼靠在樹木上正好是‘槐’字。”
那位詩人覺得又可氣,又好笑。默默站在那里一言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