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一年

  • 豐臣秀吉(六)
  • (日)吉川英治
  • 4708字
  • 2015-04-08 17:09:50

實際只有僅僅一年。從去年天正十年初夏到今年夏天,秀吉平步青云,到了連他自己都覺得詫異的地步。

征討明智、擊斃柴田,連瀧川、佐佐也被征服。丹羽長秀一直都寄予厚信,給予協助,而前田利家也終示以大義,不改舊誼地努力著。

如今信長的屬國幾乎無一遺漏地都歸到秀吉意志下。不,就連信長時期還是敵人屬國外的諸州國,互相之間的關系也在這一年里全然顛覆。

面對信長的霸權,那班固執的常年持續對抗的毛利如今送來質子,歸屬盟下;九州的大友義統這次也寄來賀信,締結友好;此外,贊歧的十河存保也有意求和。更甚者,越后的上杉景勝也殷勤地派遣使者前來道賀,履行盟約。四道風全都順向秀吉,欣然地吹拂著秀吉的衣袂。

然而,只有一個人還是一如既往——東海的德川家康。

究竟家康是如何看待秀吉如日中天的抬頭之勢,這點必須作為一大疑點。

秀吉猜測著此人心中到底打何主意,而家康想必也對秀吉刮目相看。

二人之間已經斷絕音訊很長一段時間了,就好像雙方都停下蹩腳的方式,將事情的發展都委托給毫無外交的空間一樣。但這與此前的無為無策又不同,如今正處于秀吉以即成的事實不斷登上高位、而自己則默默鞏固己方陣營的前期平衡階段。

然而這一無表象的持續不久就由家康以外交形式牽動了。

那是秀吉從京都返回不久,五月二十一日的事兒。德川家第一武將石川伯耆守數正帶著家康意旨前來山崎寶寺城造訪秀吉,獻上銘款“初花”的茶具,莊重地道:“大人此次柳之瀨大捷,可謂天下大定。我主家康也不勝同喜之情,特遣微臣前來道賀。”

初花的茶具早已名聞天下,當年東山義正得此漢唐肩沖時不勝欣喜,特意為此銘品賦詩一首,曰:

“緋紅初花染,色深入思緒,令我心難忘。”

秀吉近來突然對茶道深感興趣,這一禮物自然讓他大為歡喜,然而家康率先執禮前來這一事實,不必說更是讓他無比滿足。

數正原本預計即日返回浜松,秀吉卻道:“不用如此著急,游玩兩三日也不遲。三河殿下那邊我先代為打聲招呼。”接著,他又挽留道:“再者,明日還有我的慶祝儀式。”

為了嘉獎去年以來秀吉的安內戰功,朝廷特頒旨賜封秀吉從四位下參議,這個儀式就是為了慶祝此事。

而且,為了與家臣同享這一榮譽,秀吉同時還對包括七本槍的年輕人以下的有功之將三十六人及其他人進行了大范圍的封賞。還有,在二十余屬國中任命新銳人才做城主,以畿內五國做番屏,以及今年五月開始計劃在大阪修筑新城,預計年內遷入等事情也都一并做了發表。

“這樣我也更為開心,總之留下來放松放松吧。”

被秀吉這樣一說,數正也再無理由辭去。他想,作為前來表達慶賀之意的使者回絕參加慶賀宴席也確實不妥。

宴會持續了三天,領受恩賜的將士和道賀的客人陸續登城,狹小的寶寺城城門內外車水馬龍,絡繹不絕。

然而石川數正并沒有忽視盎漾城中的叆叇祥瑞之氣。

“時代終于降臨大任到此人肩上。”數正心中不得不抱有這一感覺。迄今為止,數正都堅信只有自己的主公才是被時代選中之人,然而這幾日與秀吉共同起居,這一心境也起了巨大變化。

他事事都拿來與自己國內相比,比較德川麾下的尋常事物和羽柴麾下的尋常事物,并深深反省,然后在心中得出結論,不禁感嘆,現在的浜松、岡崎不管怎樣都還只是地方性的。將秀吉和家康二人做比較,他也覺得雖說家康是自家主公,仍及不上筑前守天生的大氣和無可挑剔的隨性之上的眾望所歸。世人追隨其后滾滾而來,時勢也必將為此人漸漸鑄就新時代。

善于洞察的數正看到了這點,但即便并非明眼之士也不能否認,如今以秀吉為盟主的聯盟正如覆蓋日本全州的曉云一般,與其堅實的中堅力量相比,浜松的家康只不過是局限于東海一帶的地方勢力而已。

“承蒙盛情款待,不知不覺已度過了好幾日,我想明天該告辭了。”

“要回去了嗎?那明日就一同行至京都吧,鄙人也往京城。”如此回應了數正的請辭后,半夜秀吉還與他一同談樂言歡。

翌日,秀吉與歸國的石川數正一行同路,一道前往京都。

途中,秀吉從馬背上轉身朝著隊列后方同樣騎在馬上的數正喚道:“伯耆(數正),伯耆”。

作為德川家的使節,數正在城中雖受到賓客之禮,但在行進隊列中還是作為陪臣,自然是跟在秀吉之后。但秀吉頻繁呼喚,他只得留下隨從,獨自趨馬來到秀吉身邊,道:“何事?”

秀吉緩緩道:“伯耆啊,說好同行的,隔這樣遠怎算同行?前往京都之路很無聊,邊聊邊走吧。”

數正雖覺惶恐,還是回道:“遵命”。一路便一直與秀吉并駕齊驅,陪其閑聊。

沿途眾人眼中,看起來大概會認為秀吉是送數正到京都。但秀吉卻一直一副毫不介意的樣子,時不時還零星談起大阪筑城的抱負等。

“身處此地,來往京都實在太不方便了。來往虛耗的時間也很可惜……所以我想年內移遷至大阪城,將那里作為緊密連接浪華和京都的都府,處理諸事。”

“大阪確是個好地方啊。我聽聞信長公在世時也曾想過去大阪。”

“當時本院寺法城依然堅固,只得選擇安土,但其本意說不定是大阪。”

“而如今,一聽當地施工之事,舉各州國皆欣然領命,搬運石材木料,競相為工事奔走……可說這都仰仗大人您的威德。”

“不,萬事都靠時機。不過是今日浪華之地的時機終于成熟而已。”

不知不覺已到京都城中。數正正打算告別,秀吉又挽留道:“天氣炎熱,走陸路絕非明智選擇,從大津乘舟沿湖走吧。在準備行船這段時間,我們去玄以家吃點便當。來,一起來吧。”

玄以應該是指最近就任京都所司代的半夢齋前田玄以。不等數正回應,秀吉就拉著他一同前往玄以的官邸。

玄以家門前進行了清掃,應該是事先得到了通知。玄以迎接數正的態度也極為鄭重其事。反倒是秀吉依舊一副放松的態度,道:“別那么拘束,別拘束。”在茶亭吃完午餐后,不,就連在吃飯喝茶期間也沒有停止過大阪的話題。

“玄以,拿圖來,繪圖。”

“施工圖?”

“對。這里應該抄有一份。”

“是的,有。”

不一會兒,玄以拿來大圖就地展開。如此輕率地將這種東西展示給外國使臣,不管是讓看的人還是給看的人想著秀吉的用意,都神情惶恐。

秀吉是開放主義,面對他敞開胸襟的談論,數正只覺得身為德川家臣,以及德川家對自己是何等重要等等幾乎都被遺忘了。

“來,看看。”秀吉道,“我聽說你對筑城也很精通。若有什么建議不妨直說。”他意在征求數正的評判。

原圖有整整一個茶室大小。正如秀吉所說,數正在筑城土木上確有一些造詣,他本人對此也頗感興趣,因此先不管秀吉將這種一般絕不會展示給他國使臣看的機密展示給自己看是出于何種意圖,數正還是探出身體入神地端詳繪圖,“那我就不客氣了。”

“……”

雖說數正也預料到秀吉要做的事規模絕不會小,但當他看到具體的細節時,其構想的遠大和用意之深遠令他完全折服,只是不時呢喃“哦……”全部心思都被繪圖給奪去了。

他想起當年還以本愿寺為中心時的方八町城郭,如今在這幅設計圖上,也不過只是本城的一個小小的基點。此外,設計圖上還將四周的河流山海全部攬括,考慮到風景名勝、攻守難易、經營利弊,以及兵馬出入和車流船只的便利,除了本城、山里丸、二之丸、三之丸等以外,另造外圍環繞水堀土臺和整個曲輪,這一外圍實際綿延六里有余。

而作為結構中心的天守閣將在城中最高點建造數十座樓臺,且被設計成層疊聳立的五重結構,整體漆涂,開設弩箭射孔,房頂屋瓦全部貼上金箔。

“嗯……原來如此。”數正又深深地呢喃道,只能不斷驚嘆咂舌。

然而他一開始所凝視的還只是城府的一部分地區,放眼大致看一下圍繞城池的五畿大道和市政交通等等,數正不禁再次為其遠見所折服。

臨近皇城京都,占據伏見、鳥羽要塞,引淀川之水環繞城池壕溝,堺市的繁華近在咫尺,通往中國、朝鮮以及南方諸島的大小交易船只皆在此銜接,遠處大和、河內的山脈作為自然屏障給奈良街道提供防御,山陰和山陽兩條道路將四國—九州的海陸兩路連接在此,成為四通八達的關卡,可謂號令天下的天下第一城,遠勝出信長時代的安土不知幾倍,完全找不出任何不足之處。

“如何,這一設計?”秀吉問道。

“實在天衣無縫。”數正答道。除此之外他也確實無話可說了。

這時玄以的家臣前來建議他換換位子。數正因太過專注地端詳設計圖,神態看起來都有些僵硬了。

“好吧。”秀吉也改變主意,率先站起身。大廳的松韻亭里掛著的翠簾正拍打著水面。

“真是讓我感到非常吃驚。”走到那里后數正說道。

“什么?”秀吉一臉好像已經忘記了的表情。

“建造大阪的那幅設計圖中所看到的您的宏大計劃。”

“哦,大阪居所的事嗎?那樣的設計不知好否。”

“當它建成之時,必定成為世上曠古爍今的一大都市。”

“我也是此打算。”

“您預計何時完成呢?”

“我想年內搬遷。”

“什么,年內?”

“只是個大概。”

“即便如此,這般宏大的工程怎么也得花上十年啊。”

“哈哈哈,十年世界也變了。秀吉也老了……我已下令包括城內細部和調度裝潢等全都在三年內完工。”

“想必就連工事監督也并非易事。而且石料木材等的需求量也很龐大吧。”

“木材由二十八屬國采伐,從陸海運輸。”

“需要多少人力?”

“這個不知道,到底需要幾萬幾十萬……奉行說過,光是挖內外壕溝大概需要每天六萬人持續進行三個月。”

“這……”數正沉默無語。而想起本國的岡崎城和浜松城之間的天差地別,他又感到抑郁不已。

究竟能否集齊數量如此龐大的石料到沒有石頭的大阪?那么巨大的費用支出在這個事端多發的戰國又要從何而來?諸如此類的疑問不勝枚舉,秀吉的大氣也讓人懷疑或許只是狂妄自大。這時秀吉好像突然想起來什么急事,當著數正的面叫來祐筆大村由己,道:“將我說的一一記下來。”然后開始口述文章,就好像大阪筑城只是閑時才處理的小事,如今讓祐筆記錄文章之事才是自己最重要的正事,甚至連數正的存在也忘了,他斟酌著文章段句,深思之后讓祐筆記錄下一段話。

“……”

秀吉近在咫尺,數正即便想不聽他的口述也還是會傳到耳朵里,說的似乎還是給毛利一族小早川隆景的重要回信。這再次讓數正不知所措,困惑不已。

“大人似乎公務繁忙,我還是暫且退下吧。”

“沒關系,即刻就完。”秀吉絲毫沒有介意,又開始一條條繼續口述。

所謂的回信,是針對小早川隆景為祝賀此次大捷的文書的。秀吉基于目前柳之瀨的戰況,果斷催促,希望毛利家此次能明確表示今后向背、旗幟所向——雖說是私信,內容卻極為重要。

秀吉在旁說,祐筆執筆書寫。

看著祐筆的筆尖運轉,秀吉繼續口述。石川數正默默地待在一旁,眼睛在庭前的竹叢中游移。

“予柴田喘息之機實乃費事,為日本之治,即便全軍覆沒亦不能毀于筑前守之不備,是以下定決心于二十四日寅時下刻直取本城,午時一刻挺進將敵人悉數盡滅。”

這是在說攻陷北之莊時的情況——為日本之治——說到此時,秀吉的雙眸亦如當時一般炯炯閃爍。

內容一轉,文章開始切入毛利家的打算。

“人數散亂分布亦非必要之事,理當逾出貴國,商定國界,敞胸坦然相見。望能是非明辨,若激秀吉之怒,應有覺悟。”

“……”

太大膽了。數正不禁偷看了秀吉一眼。然而秀吉看起來卻像是在和面前的隆景盤腿談笑一般,輕松隨意地讓其寫下這般露骨之言。該說他旁若無人好還是天真爛漫好,對于數正而言無法判斷。

“東國北條氏政,北國上杉景勝皆已表態將覺悟交予筑前守。毛利右馬頭大人若也能示覺悟于秀吉,日本之治定勝賴朝以來之況,全仗大人之諒解。如大人心存異見,亦可于七月前坦然告之。八幡大菩薩誠見,如若至此,兩方唯復輝元之路,切記切記。”

“……”

數正眼睛雖然凝視著微風細竹,耳畔卻為秀吉低沉的聲音迷惑而發熱,內心深處也如風中竹葉般止不住顫抖。

想來,對于這個人而言,大阪筑城也許確是閑來小事。面對毛利,他也直言若有異議便于七月前告之,雙方于旗鼓間解決。數正現在早已超出驚嘆,甚至感到一陣疲勞。

“您的船只已經備好了。”恰好這時所司代的將士前來報告,秀吉也剛好整理完了文書。

寒暄告辭。

秀吉將佩在腰間的一把刀贈予數正道:“雖然有些舊,但據說是把好刀,留作紀念吧。”

數正收下了。

來到門外,秀吉隨從一行已備好馬匹等候,將數正送往大津船只。

為你推薦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民調局異聞錄之勉傳
會員

這是關于一個長生不老的男人跨越兩千年的故事,在每一段歷史的角落里都曾經留下過他的名字。他曾經是一些人心中的噩夢,也曾經把一些被噩夢困擾著的人們喚醒。故事的開始他的名字叫做吳勉,故事的結局他的名字叫做無敵。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宁县| 布拖县| 灵武市| 九龙坡区| 天祝| 平湖市| 汤原县| 灌云县| 灌云县| 沧州市| 资阳市| 长宁县| 三穗县| 玛多县| 西贡区| 黔南| 无极县| 宝鸡市| 九龙县| 丹东市| 晴隆县| 大余县| 邢台县| 佛山市| 阜城县| 巴林右旗| 裕民县| 上蔡县| 博湖县| 醴陵市| 精河县| 容城县| 义马市| 巴青县| 运城市| 兴海县| 望奎县| 南部县| 盐池县| 图木舒克市|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