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名將韓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未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糊口度日,許多人都討厭他。韓信的母親死后,窮得無錢來辦喪事,然而他卻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四周可安頓得下一萬家。
韓信曾在一個亭長朋友家吃閑飯,久而久之便引起亭長妻子的不滿,時常指桑罵槐的數落人。韓信看出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長絕交而去。
無奈之下,韓信只好在城下以釣魚為生。河邊有一婦經常在這里洗紗。見韓信餓得可憐,就時常給他一些飯吃,一連幾十天都是這樣。韓信對這位老大娘感激莫名,對她說:“我一定會重重的報答你”。老婦很生氣,斥責韓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憐你才給你吃食,難道是為了讓你報答我嗎?”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見韓信整日落魄無依,很看不起他,就想侮辱韓信,輕蔑的說:“別看你身材高大,整天帶著長劍,其實你是膽小鬼。”并當眾嘲弄他說:“如果你真是大丈夫的話,就把我刺死,如果不敢殺我——”年輕人高傲的仰頭看了看天,接著說:“那就從我胯下鉆過去。”
韓信大怒,怒目而視,有心拔劍挺身而上,但轉念一想,為此事殺人而廢終生抱負,不值得。注視對方良久,眼光漸漸由狂怒變成平和和不以為意。慢慢低下身來,從他的胯襠下爬了出去。在一片哄笑聲中,韓信仰首挺胸而去。
心得·啟迪
試想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當別人當眾侮辱他時,哪個不是暴跳如雷、火冒三丈,更何況從胯下爬過。但韓信仔細看了看、想了想,卻從該無賴胯下爬過去,受盡市集中人的嘲笑,此乃“大忍”,能忍常人不能忍的表現,說明其志甚大,不謀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