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肯定是有吸引力的,否則,我們如何能受益于它的指導。思想力的傳播,并作用于人和事物,當我們被有益的思想所吸引,世界由此而變得精彩。
愛的思想將會吸引來別人的愛,不僅如此,凡是與之相一致的人和事物,乃至包括環境,都會為此而被吸引。同樣的道理,那些誹謗、猜疑、邪惡等壞得思想,也會吸引同類的人和食物,并由此產生類似的思想。就拿環境來說吧,當我們被金錢至上的思想吸引,就會為了錢而無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然后環境就會在一定的時候報復我們,使我們深受其害。因此,在思想的世界里,存在著這樣一個規則,即同類相吸,我們怎樣傳播,就將怎樣行動。這主要是因為,長期持續、重要、被大眾認可的思想,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吸引力磁場,影響并作用于我們。
現在,我們來看看現實生活中,思想的吸引力是如何影響并作用于我們的。一個拼命像往上爬升職的人,他會想盡辦法掃除升職路程上的障礙。一個時常發怒的人,他會想著法子讓周圍的人也處于同樣的狀態。一個從不遲到的人,他會比別人起得更早。一個嘮叨成性的婦女,她會找到所有能夠供她嘮叨的事情,并以此來滿足自己嘮叨成性的愉悅感覺……我們每一個人就是這樣通過思想的指令而作用于我們的言行。
思想力的吸引力就是這么厲害。如果我們能夠有效地利用它,就會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當我們能靜下來思考,理智的判斷,就能使我們不受周圍的環境,以及他人的左右。
我們的思想,就像一塊拋入平靜水中的石頭,可以激起千層波紋。但是,這里面卻隱藏著我們不知曉的秘密。我們知道,水的波紋只能向四周平面的擴散,而思想的波紋是可以多向的擴散。就好像縱橫交錯,立體發展一樣。當然,這個比喻可能不大恰當,但至少能夠說明思想作為一種“物質”存在的特殊性。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被空氣包圍著,也被無數的思想包圍著。水的波紋會隨著周圍面積的擴大而逐漸削弱,直到消失。人的思想也是同一個道理,唯一不同的是思想不會消失。水的波紋如果在擴散過程中受到距離的作用而削弱,直到消失,人的思想也會因為彼此之間的聯系、牽制、阻礙等因素而受到影響。
因此,一個強大的、新穎的、有見地、有益的思想會引起我們的共鳴。我們若善加利用,就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一個極度齷齪、卑劣、邪惡的思想,我們若不交易區分、排斥,反而受用于己,就會給我們帶來痛苦的懲罰。可見,我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一個正確的思想或是想法中去,我們就能為自己制定一個正確的行動指南。此外,如果我們所制定的這個行動指南能與他人吻合,我們就能與他人產生思想共鳴,從而更好地通力協作。
在發明創造中,思想的共鳴也是能夠服務于己的。比方說。你在前人的思想基礎上,找到共鳴之處,并經過自己的創新發展,最后取得了不錯研究成果。其實,這樣的思想共鳴在團隊協作中更能體現出來。與之相反,如果你的思想不能與他人產生共鳴,你就會面對很多反對者。就像一個公司制定一項計劃或者措施,如果制定之人不是本著員工的利益出發,那這個計劃和措施將很難得到實施。因此,思想的共鳴法則在管理學中經常運用,當然,它的作用遠不止在管理方面,在我們日常生活、商業談判、國家交往等等諸多方面,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思想力的巨大作用。我說“思想的吸引力,你想成為什么人就會成為什么人”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我們存活于世,面對紛繁的世界,就是在自己想法的基礎上,通過別人的建議、各種有益思想的作用下,與這個世界,與周圍的人保持著平衡,和諧友好的生活著。當然,如果你的思想處處與人對峙,那么,你極有可能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又或者你是一個卓爾不群的優秀者。
一個堅持相信思想吸引力,相信自己的力量,并具有自信和決心的人,他是懂得篩選、摒棄、遠離不良思想的侵害的。
那些只看到別人成功表象的人,不妨從成功者的思想模式角度去深入挖掘,看看這其中隱藏的秘密所在。而我們如果要想從中得到益處,不管是自己的思想,還是通過別人傳達給我們的思想,這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這個問題就是,我們的精神狀態與心理狀態決定著我們受益于思想吸引力的大小。一個精神萎靡者,他不可能有那個心力去吸收有益的思想,一個心態不好之人,他不可能真心接受他人的有益思想,反而會不屑一顧,甚至排斥。如此一來,你要讓他與別人產生思想共鳴,只能是天方夜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