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寶寶的發育特點
寶寶的身體發育
嬰兒從出生到出生后1個月,這是嬰兒脫離母體,來到人世的第一階段。
男寶寶 女寶寶
體重 約6.1千克 約5.7千克
身長 約60.4厘米 約59.2厘米
頭圍 約39.6厘米 約38.6厘米
胸圍 約39.8厘米 約38.7厘米
坐高 約37.9厘米 約37.4厘米
囟門1.5~2.0厘米,一般不超過2.5厘米
皮下脂肪較剛出生時要厚,超過1厘米
寶寶的智能發育
視覺
寶寶的視焦距調節能力差,最佳距離是19厘米,可以在20厘米處放一紅色圓形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寶寶的眼睛會追隨玩具
聽覺
寶寶醒著時,近旁10~15厘米處發出響聲,可使四肢軀體活動突然停止,好像在注意聆聽聲音
觸覺
寶寶對不同的溫度、濕度、物體的質地和疼痛都有觸覺感受能力,喜歡接觸質地柔軟的物體
語言
語言主動由小聲的喉嚨音變為啊啊、咿咿、咕咕等聲音。大部分的發聲仍以啼哭為主,被動地對聲音有興趣
動作
寶寶仰臥時,大人稍拉著他的手,他的頭部便可以自己稍用力,不完全后仰了
本月接種疫苗
寶寶出生后1個月注射乙肝疫苗第二針,在出生后兩個月口服小兒麻痹糖丸疫苗,又叫脊髓灰質混合疫苗,該疫苗為糖丸,2個月的寶寶首次口服,每月1次,連續服3個月。
本月焦點營養素
早期的營養對大腦智能發育會產生長遠的影響,在這個月里應注意為寶寶補充DHA和AA。
寶寶發育測評
2個月寶寶的標準發育
·目光能追隨著光線和物體移動
·俯臥時,可以抬起頭部數秒鐘
·朝發出聲音的方向轉動脖子
·吸吮手指
·情緒好時,巡視周圍,發出聲音,舞動著手腳
·一逗弄就有笑臉
·發出“啊啊”、“嗚嗚”的聲音
·哭泣時,聽到聲音就停止
2個月寶寶發育測評
1.朝發出聲音的方向嗎?
2.一逗弄就有笑臉嗎?
3.發出“啊啊”、“嗚嗚”的聲音嗎?
4.躺著自由地轉換頸部的方向嗎?
5.喜歡看光亮和面孔嗎?
6.追視光線和紅色物體嗎?
7.把手指放在嘴里吸吮嗎?
8.哭泣時,聽到聲音就停止嗎?
9.俯臥時,可以抬起頭部、頸部嗎?
10.聽轉動玩具和嘩鈴棒的聲音嗎?
評分結果:
·答是加1分,答否得0分。
9~10分,優秀;7~8分,良好;5~6分,一般。
5分以下也不要擔心,如果能夠做到測驗中的1、2、3這三點就可以了。
寶寶成長 第五周周
第五周的育兒要點提示
發育正常的寶寶,此時的體重比出生時會增加1千克,身高增長3厘米。發育快的寶寶可以增長2千克,身高在8厘米。寶寶每天可睡眠時間為16~18個小時,也沒有寶寶能一覺睡到天亮。有的寶寶能抬頭了,有的寶寶頭頸已經可以豎起來了,但時間不會太長。
寶寶開始會認得你的臉和聲音了。他眼光會隨物體移動,并且可以很專注地凝視你,高興時還會沖你微笑。寶寶開始能發出一些聲音。你和他說話時,他的嘴巴可能會一開一合地咿呀學語,同時他的頭也會不停地動,這時媽媽一定要給寶寶回應,和他面對面地親切“交談”。
健康指標
寶寶成長速查表
1個月寶寶體重、身高參考值
·男寶寶體重3.4~5.8千克,身長50.8~58.6厘米
·女寶寶體重3.2~5.5千克,身長49.8~57.6厘米
生理發展
·動作開始變得更自發性,反射動作開始消失
感官與反射
·容易被媽媽的聲音所安撫
心智發展
·會發出各種聲音來,表達自己感情和需要
社會發展
·認得媽媽的臉,熟悉媽媽的聲音
日常護理
該幫寶寶做些什么
·抱寶寶時豎著抱,兩手分別撐住孩子的枕后、頸部、腰部、臀部、以免傷及孩子的脊椎。由于寶寶還小,每天豎抱的時間不宜過長。
·當寶寶心情不好用一些方法去分散他的注意力,如:做鬼臉、拿玩具逗他等。
·提高嗓音重復寶寶說的“話”,寶寶顯得很興奮。
·選擇好的天氣帶寶寶出門走走,也可以增長寶寶的見識。
室外空氣浴
孩子對環境的要求依然很嚴格,冬天室內保持在22℃、夏天保持在28℃。
室外空氣浴可以讓寶寶呼吸到新鮮空氣,促進寶寶的新陳代謝。在室外,寶寶可以接觸到紫外線,促進寶寶體內維生素D的產生,進而增強鈣的吸收。同時由于室外空氣溫度比室內低,寶寶在戶外可以使皮膚和呼吸道黏膜受到冷空氣的刺激與鍛煉,從而增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
一般來講,寶寶滿月后就可以帶到戶外進行空氣浴了。剛開始時每天幾分鐘,逐步加長至1~2小時。夏季要選擇早晚陽光不是很強烈的時候,并注意不要讓寶寶的皮膚直接在日光下暴曬。冬天則最好在中午氣溫較高的時候出外,天氣較暖時還可以露出寶寶的頭部、手部等皮膚;春秋兩季風沙太大則不要外出,可以選擇在有陽光的房間或陽臺上曬太陽,但不能隔著玻璃,因為紫外線不能穿透玻璃,因此隔著玻璃曬太陽是沒有效果的。
健康照顧
寶寶需要的檢查提醒
寶寶做體檢時,應檢查的項目有測頭圍、胸圍、身高、稱體重,對寶寶進行一些必要的項目檢查,如醫生會摸摸寶寶的脖子,看是否有斜頭、淋巴結腫大的狀況。男寶寶檢查陰囊有無水腫,女寶寶檢查大陰唇有無鼓起或有無分泌物等等。
寶寶奶癬
奶癬的癥狀與原因
奶癬通常在出生后1~3個月時出現,先在前額、面頰部發生潮紅斑片,隨即出現密集的小丘疹及小皰,邊界不太清楚,又稱寶寶濕疹。
由于瘙癢,患兒常用手搔抓或不斷地在枕頭或母親的衣襟上摩擦患處,因此出現糜爛,流出淡黃色透明的漿液,干燥后結成蜜黃色的薄痂。以后可向頭皮、兩耳、頸部等處發展,嚴重者軀干、四肢等處均可累及。皮膚可反復發作,時輕時重,如遇出牙時病情可加重。
新生兒發生奶癬的原因主要是過敏體質,在此基礎上受到敏質的刺激而發病,如吃了某些致敏的食物,或吸入某些東西,或接觸某些東西。此外,新生兒皮膚嬌嫩,皮膚毛細血管豐富,組織液含水分和氯化物,受到刺激易發生炎性過敏反應。還有肥皂、衣服等的刺激和摩擦,以及氣溫或濕度等的突然變化都可成為發病的誘因。
奶癬的防治方法
1.避免外界不良刺激。應避免摩擦或使用熱水、肥皂、消毒藥水等。衣物要輕、軟、寬松和清潔,絲毛織品和有顏色的衣服不要直接接觸皮膚,還要避免冷風或強烈日光的刺激。
2.喂養不可過飽。兩頓奶之間可喂一次水。如對牛奶過敏,可加長煮沸時間;如吃母乳,則母親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如海鮮等。
3.皮疹較輕的新生兒,可在局部涂膚輕松,或0.1%地塞米松軟膏或0.5%強的松軟膏,皮疹較重的可請醫生診治。
如何護理肺炎患兒
專家指出,肺炎是小兒一種主要常見病,3歲以內的嬰幼兒在冬、春季節患肺炎較多。專家提醒,孩子得了肺炎應及時診治,而且要掌握家庭護理要點。
1.房間要保持空氣新鮮,定時通風換氣,開窗時要注意關門,避免對流風。室溫最好維持在18℃~22℃。
2.注意穿衣蓋被均不宜太厚,過熱反而可能加重呼吸困難。
3.飲食的選擇上,對嗆奶的孩子可在奶中加寶寶米粉或糕干粉,使奶變稠。每吃一會兒奶,應將奶頭拔出讓孩子休息一下再喂,或用小匙慢慢喂入。1歲以上的患兒應吃粥、面片、蛋羹等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
4.孩子高燒時要按醫生要求服用退燒藥,服退燒藥后要給病兒多喝水。還可采用物理降溫法,如酒精擦浴,冷水袋敷前額等。
飲食營養
這個時期寶寶主要需要的營養
1~2個月的寶寶生長發育迅速,但營養主要還是以母乳為主,母乳中含有大量的DHA和ARA,可以幫助寶寶最大限度地發育大腦。
寶寶的第二個月是腦細胞發育趨于高峰的準備期。為促進腦發育,在除了保證足量的母乳之外,還需要給媽媽添加健腦食品,以保證母乳為寶寶的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
怎樣喂養本月的寶寶
寶寶1個月過后,吮吸能力大大加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也逐漸增強,在喂養上無論是采用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都比新生兒時期順利得多。此時,應該怎樣喂養寶寶呢?
母乳喂養時
如果母乳很好,哺乳次數應逐漸穩定,只要每周體重能增加150~200克,說明喂養效果很理想;如果每周體重增加不足100克,說明母乳不夠,此時寶寶會經常哭鬧,需要適當增喂1次配方奶。時間最好安排在媽媽下奶量最少的時候(下午4~6時)單獨加1次,每次加120毫升。如果加配方奶后,媽媽得到適當休息,母乳分泌量增加,或者寶寶夜間啼哭減少了,就可以這樣堅持下去。如果加喂1次配方奶后,仍未改變寶寶夜間因饑餓啼哭而母乳又不多的情況,那就把夜間10~11時媽媽臨睡前的一次哺乳改為喂配方奶,以保證媽媽的夜間休息。
總之,增加配方奶1次還是2次或者多次,都應根據寶寶的體重來決定。如果寶寶之前每5天增加體重100克,增加1次配方奶后寶寶增加了150克,此時增加1次配方奶就可以了。寶寶盡管每天都可能會出現稀便、大便七八次、吐奶、濕疹等情況,只要寶寶精神好、吃奶好就不必擔心。
人工喂養時
最重要的是不要使寶寶吃過量,以免加重寶寶器官的負擔。一般的標準,出生時體重為3~3.5千克的寶寶,在1~2個月期間,每天以吃600~800毫升的配方奶為宜,每天分7次吃,每次100~200毫升,如果吃6次,每次吃140毫升。
對食量過大的寶寶,盡管每次能吃150~180毫升,最好也不要超過150毫升,否則會加重腎臟、消化器官的負擔。如果寶寶吃完150毫升后好像還沒有吃飽并啼哭時,可讓寶寶喝30毫升的白開水。沖調配方奶時不要再加糖,否則會使寶寶過胖。配方奶喂養的寶寶如果每天大便3~4次,只要精神好,也不用擔心。
要按需而不是按時喂奶
1~2個月寶寶的胃口隨時有所變化,有時吃得多,有時吃得少。每一位媽媽要根據寶寶不同的需要,每次喂奶時,乳汁的分泌量、濃度和成分都有所調節。因此要按照寶寶的需要來喂奶,經過幾周的磨合,你們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喂奶時間表。因為奶粉中含有數倍于母乳的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寶寶不成熟的消化系統無法完全承受。由于無法根據個性安排奶粉量,才需要人為地制造一個固定的時間表,以防過飽或消化不良。
寶寶營養不良的判斷方法
寶寶營養不良,首先體重的增長很慢。不過,有的寶寶吃得不少,攝取了很多營養,仍長得很瘦。但這種寶寶雖長得瘦,卻健康活潑。因此,判斷營養好壞的第二個依據是寶寶健康與否、精神好不好。如營養不良,則膚色灰暗無光澤,捏起來缺乏彈性,肌肉松弛,人呆呆的沒有一點精神等。大便也是腹瀉居多(營養不良性腹瀉),同時還容易感冒或患其他疾病。
母乳是永遠是小寶寶最好的食品,然而并不是所有寶寶都能接受母乳喂養。如果你有以下情況,為了寶寶的健康。你不得不放棄。但這并不影響你作為一個合格的好媽媽。
1.患慢性病需長期用藥的媽媽。
2.甲狀腺功能亢進尚在用藥物的媽媽。
3.處于細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的媽媽。母親乳汁內含致病的細菌或病毒,可通過乳汁傳給寶寶。
4.正在進行放射性碘治療的媽媽。由于碘能進入乳汁,將有損寶寶甲狀腺的功能。
如何給寶寶補鈣
鈣是人體內含量多的礦物質之一,約占體重的1.5%~2%。人體對鈣的需要量很大,體內的鈣不斷地流失又要不斷地補充以達到平衡。因此寶寶補鈣非常重要。
嬰幼兒在出生第一年生長最迅速,1周體重增長3倍,身長增長O.5倍,這就需要大量的鈣鹽沉積在骨組織內促進新骨的形成和骨的生長。體內鈣量從出生時25克增至75克,除正常代謝需要外,平均每天還需沉積鈣140毫克。當人體鈣吸收不足的時候,就要動員骨鈣來保持血鈣的正常,用以維持正常生理活動及神經功能。
鈣被人們稱作生命金屬,鈣是形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一旦缺乏,骨骼和牙齒就會變得脆弱),人體中鈣含量的99%都在其中,它支撐者我們的生命。其余的1%(10多克)存在于人體的軟組織、細胞外液及血液中,發揮從生命產生到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各種作用。
什么是鈣
一個人是否缺鈣,有科學的判斷標準,成年人每克頭發中含有900~3200微克的鈣,都屬于正常范圍,低于900微克為缺鈣。兒童每克頭發中正常的含鈣量應在500~2000微克之間,含量低于250微克為嚴重缺鈣,含量在350微克為中度缺鈣,450微克的為一般性缺鈣。
缺鈣的判斷標準
寶寶每天需要多少鈣
0~6個月300毫克/日
6~12個月400毫克/日
1~3歲600毫克/日
4~10歲800毫克/日
11~18歲1000毫克/日
多大寶寶需要補鈣
新生兒體重和身高增長速度較快,牛乳中鈣磷比例不符合寶寶生理需求,也不利腸壁對鈣吸收。當母乳不足或進行人工喂養時就需補鈣。一般0~2歲需補鈣。
寶寶潛能開發營
本周可以準備一個顏色鮮艷而且大小是寶寶容易看得到的球,玩滾球游戲。讓寶寶躺在大床上或者是地板上,然后坐在寶寶的身旁,慢慢的滾球,有些寶寶只是看著球,有些寶寶會試圖去抓住球。
也可以跟寶寶說一些童謠了,最好是有節奏、有韻律的兒歌童謠,寶寶一定會很喜歡聽的,說童謠的時候要是有一個手偶套在家長的手上,跟著兒歌的韻律去互動就更好玩了。
屋內旅行游戲可以讓寶寶大開眼界,提高認知。家長抱著寶寶在屋子里面慢慢的走動,當寶寶的眼睛看著哪里,家長就為解釋這個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如果是可操作的電器,在孩子感興趣的情況下,家長不但可以解釋,還可以帶著寶寶實際操作一下,幫助寶寶積累生活經驗和豐富知識。
寶寶成長 第六周周
第六周的育兒要點提示
寶寶能夠移動頭部看他周圍的東西。當寶寶俯臥時,不但可以抬頭數秒,還可以伸展小腿了。寶寶笑容越來越多,現在的笑容已經不再是無意識的了。
寶寶的睡眠和清醒狀態已明顯不同,醒著時候更加活潑和靈敏,開始喜歡觀察和了解周圍的世界。寶寶對物品的記憶持續增長,開始喜歡圖案、顏色和形狀更復雜的東西,可以把寶寶的床邊布置得豐富有趣些,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如果寶寶頭頸力量有所加強,可嘗試將寶寶豎直抱起,讓寶寶看看周圍的環境,這也有益于寶寶智力增長。
健康指標
寶寶成長速查表
生理發展
·俯臥時不但可以抬頭數秒,還能伸展小腿
感官與反射
·模糊地注視著周圍的環境
心智發展
·對物品的記憶力持續增強
社會發展
·看到別人微笑時,會跟著一起微笑
日常護理
該幫寶寶做些什么
·與寶寶交談時語氣要平和、語速要慢,鍛煉孩子的聽力。
·寶寶會觀察大人的情緒了,所以父母一定要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在寶寶面前吵架。
·和寶寶面對面,用語言、表情逗寶寶笑。
·帶寶寶去醫院做檢查。
寶寶打嗝
打嗝是橫隔膜發生痙攣引起的,而寶寶打嗝的原因不明,但實際上卻經常打嗝,例如尿片濕了,或受到刺激,就會打嗝。打嗝并無害處,也可不加理會,假如因尿片濕而打嗝,只要換上尿片就可以。
如何分辨寶寶啼哭是否正常
正常的啼哭抑揚頓挫,不刺耳,聲音響亮,節奏感強,常常無淚液流出。每日一般4~5次,每次時間較短,一般幾分鐘到幾十分鐘,無伴隨癥狀,不影響食欲、睡眠,玩耍正常。
健康照顧
42天體檢
在寶寶出生后42天,需要去醫院進行產后與發育檢查。這個檢查不是必須要做的,但是從對寶寶和媽媽健康負責的角度出發,還是建議要做一下。
一般來講,寶寶要做的檢查包括體重、身長、頭圍、胸圍的測量,以及寶寶智能發育的評價。媽媽的檢查主要是詢問妊娠、分娩和坐月子的情況,檢查產后恢復情況等。
體重是判定寶寶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測量體重時寶寶最好空腹并排去大小便,測得的數據應減去寶寶所穿衣物及尿布的重量。爸爸媽媽不僅要關注寶寶體重是否達到參考標準,還應該注意寶寶體重的增長速度。
身高是寶寶骨骼發育的一個主要指標。身高受很多因素影響,如遺傳、內分泌、營養、疾病及體育鍛煉等。所以,一定要保證寶寶營養全面、均衡,睡眠充足,并且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動量。
頭圍能夠反應寶寶的腦發育情況、腦容量大小,也是寶寶體格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寶寶的頭圍發育有個正常范圍,長的過快或過慢都是不正常的。
新生兒生病征兆及表情特點
皮膚呈藍紫色即為病變。新生兒剛出生時,由于生活環境驟然改變,心肺功能需要調整,皮膚有些青紫,但在出生20分鐘以后應逐漸消失,如不消失,則可能是病態。引起新生兒皮膚青紫的原因很多,單純青紫多為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有些先心病兒皮膚呈灰色。陣陣發青則由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嚴重感染所致。另外,環境溫度低時,小兒會發生唇部及四肢末端青紫,經保暖可隨之消失。有的小兒在宮內受壓,局部淤血,生后面部會有紫色斑,稱“損傷性出血”,生后可逐漸消失,不用擔心。
飲食營養
夜間如何沖泡奶粉
為了讓寶寶一哭就能馬上喝到配方奶,可在床邊準備好奶瓶、配方奶、開水等沖配方奶時的必需品。還要準備好換用的尿布及為出汗而準備的衣服等。
準備好的開水,可以放到盛著涼水的盆中冷卻。如果水溫在60℃以上,會破壞配方奶中的維生素C。
將熱水倒入奶瓶中放入冰箱里冷卻,再拿出沖泡配方奶,這樣就能大大縮短沖泡的時間。
兩個保溫杯,一個里面裝有熱水,一個里面裝有涼開水,當要喝奶的時候將這兩個保溫杯中的水混合再沖配方奶,將會更加快捷。
夜間人工哺喂怎么進行
1為了讓寶寶在餓的時候能馬上喝到奶粉,可在床邊準備好奶瓶、奶粉、開水等沖奶粉時的必需品。
2將準備好的開水放到盛著涼水的盆中冷卻。如果水溫在60℃以上,會破壞奶粉中的維生素C。
3為了讓熱水盡快降到60℃以下,可將熱水倒在奶瓶中,放入冰箱里冷卻。
4準備好兩個保溫杯,一個裝熱水,一個裝涼開水,當要喝奶的時候將水混合再沖奶粉,方便快捷。
寶寶潛能開發營
寶寶的耳朵開始敏感了,讓寶寶多聽聽不同的聲音很有好處,像雷聲、雨聲、風鈴聲、小動物叫聲等。當寶寶趴著的時候,媽媽可以拿一個發聲玩具吸引寶寶抬頭,抬頭早的寶寶可是很聰明的。
游戲“伸手抓”也很有意思,當媽媽拿出一個小玩具靠近寶寶的時候,寶寶一定會拱起脖子想要看清視線里面的玩具,甚至會伸手想要去抓住這個玩具,這時,媽媽可以讓寶寶抓住握兩分鐘,如果寶寶丟棄玩具,游戲可以再反復。
親子互動的“拉起游戲”。當寶寶仰臥的時候,抓住寶寶的雙手,輕輕的向前拉起,這樣寶寶可能就會彎起小脖子,同時,媽媽可以一邊拉起寶寶一邊說著有韻律的兒歌。這個游戲可以鼓勵寶寶抬頭。
寶寶成長 第七周周
第七周的育兒要點提示
寶寶進入了第七周,感官逐漸變得更協調。寶寶會有意地尋找有趣的聲音來源,并且能夠用眼睛輕松地追蹤移動物的體,開始是左右方向,然后進展到上下方向。寶寶有時還會把自己的小手舉在眼前,好奇地把玩,或者把小拳頭送到嘴里去吮吸。小寶寶握拳的特點是攥拳頭時會把拇指放在四指內,而不是放在四指外。
寶寶每天要睡兩三小時,總共的睡眠時間大概在15個小時寶寶會利用更多的時間玩耍,以提高自己的技能。當寶寶俯臥,他可以用前手臂將頭撐起片刻。隨著寶寶頭部的靈活轉動,他的視線范圍也越來越大了。寶寶在看媽媽或爸爸時,臉上會露出笑容,還會手腳一起揮動,顯得非常興奮。
健康指標
寶寶成長速查表
生理發展
·白天清醒時間在加長
感官與反射
·兩只小手互相握起來
·喜歡看著自己的小手
·吸吮自己的小拳頭
心智發展
·對聲音非常感興趣
社會發展
·看到人感到很興奮
日常護理
該幫寶寶做些什么
·寶寶此階段可能會產生分離焦慮,媽媽和經常照顧寶寶的人這時盡量不要離開。
·可以給寶寶看生動的照片和顏色豐富的圖畫。
·讓寶寶從鏡子里看自己的模樣,增強自我的意識。
·帶寶寶到室外曬太陽,多跟同齡的小伙伴們接觸。
·經常豎立著抱寶寶一會兒,增大他的視野,刺激他的視覺發育。
要注意保護乳頭
1~2個月的寶寶,吸奶的力量變大,經常會弄痛媽媽的乳頭,這時候若傷口感染細菌就會引起乳腺炎,因此這個月里媽媽還要注意保護乳頭,不要總用一側乳房喂寶寶。由于化膿菌引起乳腺炎時,乳房會發紅變硬,患側淋巴結腫大,有觸痛,一般還會伴隨高熱。所以新媽媽哺喂時要注意保持乳頭清潔,防止寶寶過分吮吸將乳頭吸傷。哺喂前要把手洗干凈。
乳頭劃傷后的處理
寶寶在吮吸乳頭的時候,突然地用力會導致咬傷乳頭,引發炎癥。寶寶在出牙期,咬傷媽媽的情況就更容易發生。如果媽媽的疼痛達到不能忍受的程度時可以使用乳頭保護器來哺乳。之后用有保濕功能的奶油涂抹在乳頭周圍,每隔5分鐘進行一次短期哺乳。
1在哺乳之前,用冷凍過的紗布做冷濕布,將乳頭圍起來,可以緩解疼痛。但如果疼痛很嚴重,就要借助乳頭保護器了。
2乳頭干燥或者咬傷的情況下,可以在乳頭周圍涂抹一層具有保濕效果的奶油。
給寶寶照相應注意什么
父母給出生的寶寶照相留作紀念,完全可以,但要注意不要使用閃光燈等強光直射拍攝。其原因是剛出生寶寶的眼睛受到較強光照射時,還不善于調節,同時由于視網膜發展尚不完整,遇到強光可使視網膜神經細胞發生化學變化,瞬目及瞳孔對光反射均不靈敏,缺乏一系列阻擋強光和保護視網膜的功能,所以新生兒遇到電子閃光燈等強光直射時,可能引起眼底視網膜和角膜的灼傷,甚至有導致失明的危險。
對早產兒調查發現,在嬰兒室被燈光直接照射的早產兒比放在保溫箱中的早產兒眼部發生損傷的概率增加了36%。嬰兒室的燈光越強,越容易導致早產兒失明及其他視覺障礙。所以給新生兒照相只能用自然光源測光或逆光。
健康照顧
寶寶貧血怎么辦
發病原因
這是一種紅細胞存活時間短引起的疾病。致病原因可以分為紅細胞自身先天異常和受免疫抗體或血液流動等影響的后天異常。
癥狀表現
寶寶很容易疲勞、臉色差、食欲不振、皮膚或眼白處有黃疸出現。病情嚴重時會有脾臟腫大的現象。
治療護理
可以給寶寶服用含葉酸、鐵元素的藥物或食物,也可以采用類固醇類藥物、腎上腺皮脂激素等藥物治療。但如果是先天性的并且病情嚴重,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摘除脾臟。
如何清除2個月寶寶頭上乳痂
乳痂的原因
頭皮脂腺分泌物積聚而形成一層黃褐色的乳痂。出現乳痂與家長護理方法密切相關,有的家長十分害怕碰小兒的囟門,認為這個地方不能摸碰,更不敢給孩子洗頭。有的家長是怕寶寶弱小,洗后會受涼。所以,天長日久,乳痂越積越多,有的孩子頭上會形成一層厚厚的乳痂,不好看也不衛生,而且還會產生一股酸臭味。
乳痂的護理方法
要清除頭皮乳痂,可用清潔的植物油來清洗。方法是將植物油加熱后放涼以備使用,這樣做的目的是對植物油進行消毒。將冷卻的植物油涂在乳痂處,“悶”一天后用小梳子慢慢地、輕輕地梳一梳,頭皮乳痂就會掉下來,然后再用寶寶皂和溫水洗凈。清洗頭皮乳痂要注意動作輕柔,不要用梳子硬刮,更不要用指甲去硬摳,這樣容易弄破頭皮引起感染。
洗頭后還要注意防止寶寶受涼,可用毛巾遮蓋或戴上小帽子。頭皮乳痂結痂比較厚的寶寶,需要用油多“悶”幾天,多洗幾次,才能除掉。
飲食營養
在夜間是否需要弄醒寶寶吃奶?在最初幾個月,大部分的小寶寶都需要半夜喂奶,如果你的寶寶能一覺睡到天亮或連續睡4~5小時,這些是多讓人羨慕的事呀。不必擔心寶寶會餓,而半夜把寶寶叫醒起來吃奶,只要白天吃奶吃夠就可以了。
寶寶不愛吃母乳怎么辦
乳頭的香皂味道,寶寶不喜歡
用香皂洗過的乳頭嘗起來就又干又苦又硬的,寶寶就會變得不愛吃母乳,所以新媽媽一定要用清水清洗乳頭和乳暈,不要用香皂。
過早用奶瓶讓寶寶對乳頭產生錯覺
寶寶剛生下來時媽媽還沒有奶,寶寶一直用奶瓶吃奶粉。剛習慣了吸吮的感覺,媽媽有奶了,又讓寶寶吃母乳,寶寶感覺吃起來太費力,認為只有那個習慣的奶瓶里才有填飽肚子的奶汁,所以就會變得不愛吃母乳。
乳頭錯覺是指寶寶在出生后早期,由于過早使用奶瓶而出現了不肯吃母乳的現象。吸吮乳頭和吸吮奶嘴需要兩種截然不同的技巧,奶瓶的奶嘴較長,寶寶吸吮起來省力、痛快。
寶寶一旦習慣了這種奶頭,再吸媽媽的奶頭時,會覺得很難含住,也很費勁,就不愿再去吃母乳。
不要過早添加輔食
此時寶寶的免疫系統十分脆弱,過早添加固體食品容易引發過敏癥,也會給尚未健全的消化系統、腎功能增添不必要的負擔。
母乳是根據寶寶的身體需求特別制造的,含有完備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免疫因子,不必擔心沒有輔食營養會不平衡。
人工喂養時可以適當喂一些果汁
母乳喂養的寶寶,由于母乳中含有維生素C,所以即使不添加果汁,寶寶也不會營養不良。人工喂養的寶寶,只要添加了復合維生素就不會營養不良。此外,人工喂養的寶寶添加適當的果汁,可以有效地防止寶寶便秘。
寶寶潛能開發營
本周準備一些可以吸吮的橡膠玩具,寶寶可能會抓也可能會咬玩具。小鏡子也是很好的選擇。可以讓寶寶看見鏡子里面的自己,認識自己。
相信媽媽一定很想和寶寶共舞吧。本周里,家長可以準備一些舒緩的輕音樂,還有稍稍歡快的兒童歌曲等不同風格的音樂,然后在音樂中媽媽抱著寶寶跟著節拍搖擺或者轉圈圈。這樣的親子舞蹈能刺激寶寶的聽覺和小腦的發育,發展寶寶的平衡能力,這些能力都有助于以后寶寶的坐、站、走。
寶寶成長 第八周周
第八周的育兒要點提示
寶寶每天清醒時間會超過10個小時。你以坐姿抱著寶寶時,多數的時間寶寶的頭都能保持直立。做俯臥抬頭時,他可以將頭抬到45度。寶寶非常喜歡玩自己的小手,他會把兩只小手互相握起來,還會拿到眼前進行觀察。有的寶寶開始學著吮吸大拇指,能把放在他手中的玩具緊緊握住,并嘗試著把拿到的東西放到嘴里,但有時可能會打在臉上。一旦放到嘴里,就會像吮吸乳頭那樣地吮吸玩具。
寶寶有了一定的記憶力,可以將因果結合起來記憶。比如,當寶寶看到媽媽拿著奶瓶,會非常興奮,因為他把奶瓶和喂奶聯系在一起。當別人抱寶寶時,他可能不會有特殊的表達,但媽媽出現時,寶寶會表現得很開心,這也可能是對媽媽的一種特殊記憶。
健康指標
寶寶成長速查表
生理發展
·以坐姿抱著寶寶時,多數的時間寶寶的頭都可以保持直立
·俯臥時,可以將頭抬到45度
感官與反射
·兩只小手可以互相握起來
心智發展
·會把物品和相應的名稱聯系在一起
社會發展
·可以清醒且直接地看人
·看到媽媽到來會特別地興奮
日常護理
該幫寶寶做些什么
·在寶寶清醒的時候多陪寶寶玩。
·最好每天都帶寶寶到戶外活動,除了不好的天氣以外。
·寶寶出現“日夜顛倒”的現象,睡著的時間增加了。
安撫哭鬧的寶寶
新生兒出生就會大聲啼哭,以后會一陣陣地哭。哭鬧,實際上是寶寶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涼了、熱了、餓了、寂寞了等等,新生兒都會哭,找到原因,使寶寶舒適了,寶寶就會停止哭泣。哭泣是新生兒的“語言”,所以了解寶寶的哭聲,并給予積極的撫慰和幫助,這對于寶寶的健康成長很有意義。
饑餓時
寶寶饑餓時哭聲很洪亮,哭時頭來回活動,嘴不停地尋找,并做著吸吮的動作。只要一喂奶,哭聲馬上就停止。而且吃飽后會安靜入睡,或滿足地四處張望。
寒冷時
寶寶冷的時候,哭聲就會減弱,并且面色蒼白、手腳冰涼、身體緊縮,這時應該把寶寶抱在溫暖的懷中或加蓋被子,寶寶覺得暖和了,就不會再哭了。
太熱時
如果寶寶哭得滿瞼通紅、滿頭是汗,身上濕濕的,可能因為太熱了,只要減少鋪蓋或衣服,就會停止啼哭。
尿床時
有時寶寶睡得好好的,突然大哭起來,好像很委屈,趕快打開被子,若尿布濕了,換塊干的,寶寶就安靜了。尿布沒濕,那是怎么回事?也可能是寶寶做夢了,或者是寶寶對一種睡姿感到不舒服,想換換姿勢可又無能為力,只好哭了。那就拍拍寶寶告訴他“媽媽在這兒,別怕”,或者給他換種睡姿,他又能接著睡著。
健康照顧
囟門異常
寶寶出生后,由于顱骨尚未發育完全而存在縫隙,因此在頭頂和枕后有兩個沒有顱骨覆蓋的區域,前囟門和后囟門。
出生時前囟門大小約為1.5厘米×2厘米,平坦或稍凹陷,到寶寶1歲至1歲3個月時,前囟門完全閉合。后囟門在2~3個月時就已經閉合。
囟門是反應寶寶頭部發育和身體健康的重要窗口,囟門異常狀況可能有以下幾點:
囟門鼓起:可能是顱內感染、顱內腫瘤或積血積液等。
囟門凹陷:多見于因腹瀉等原因脫水的寶寶,或者營養不良、消瘦的寶寶。
囟門早閉:指前囟門提前閉合。此時必須測量寶寶的頭圍,如果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腦發育不良。
囟門遲閉:指寶寶1歲半后前囟門仍未關閉,多見于佝僂病、呆小病等。
囟門過大或過小:囟門過大可能是先天性腦積水或者佝僂病。過小很可能是頭小畸形。
媽媽發現以上這些異常情況,應及早就醫,以便得到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佝僂病的防治
佝僂病主要表現
患兒在喂奶及睡眠時頭部多汗,多汗引起局部刺激,因而小兒喜歡搖頭。搖頭時,枕部受到摩擦,日久而致脫發,此外,患兒煩躁不安,睡眠時易驚醒。
骨骼改變3~6個月的寶寶可有顱骨軟化,即以手指按壓枕骨或頂骨中央,該處因按壓而內陷,但隨手指放松顱骨重又彈回,猶如按乒乓球,所以又被稱為乒乓頭。6個月以上的孩子前臂及小腿長骨的遠端可捫及,甚至看到由肥厚的骨骼形成的環狀隆起,似手鐲或腳鐲狀,8~9個月以上的寶寶,其兩側額骨、頂骨骨膜下骨樣組織堆積過多,可形成方顱。有的孩子出牙遲緩,有的肋骨內陷,以致胸骨體部向外突出,形成雞胸,胸骨劍突部向內凹陷,則可形成漏斗胸。孩子走步后,下肢承受體重,由于骨質軟化,可出現“O”形腿或“X”形腿。此外,患兒肌肉松弛,腹部隆起常呈蛙腹狀。
佝僂病的關鍵
最好的辦法就是曬太陽,可以說,小兒佝僂病不僅僅是缺鈣,還有缺“曬”。皮膚里的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可轉變為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使骨骼堅硬,具體情況應視季節而定,寶寶皮膚嬌嫩,應注意保護。夏季可選擇在樹陰下或打把傘,或在太陽剛出來、日落前進行;春秋季節可常帶孩子到戶外玩耍。冬季在風和日麗時可多帶孩子戶外活動、曬曬太陽,以中午前后為佳。
此外,還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通常為400國際單位/天。早產兒應提早在出生后2個星期開始補充,足月兒則在滿月后開始。生后3個月內可用到每天800國際單位,以后減至每天400國際單位,同時適量添加鈣粉。2歲以后,小兒生長速度減慢,戶外活動增多,一般無需再服用維生素D。
有的媽媽可能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實現自己的“母乳喂養”夢想,有的小寶寶是進行著混合喂養或完全奶粉喂養。在這里要提醒媽媽們,要選擇嬰幼兒專用的配方奶粉,并按寶寶月齡來選擇不同階段配方奶。配方奶喂養的寶寶還要每天喝水,以防止便秘。個別寶寶會對配方奶過敏,對于這樣的寶寶要選擇專門的乳糖不耐受特殊配方奶粉喂養。
每一個寶寶都是天生的“美食家”,當她嘗到第一口“甜”的味道后就從此拒絕無味的白開水。所以媽媽們一定不要在配方奶或白開水的基礎上加糖了。
飲食營養
不要放棄母乳喂養
混合喂養最容易發生的情況是放棄母乳喂養,母乳少,寶寶吸吮困難。配方奶因為含有較多的糖分,寶寶喜歡吃;奶瓶橡膠乳頭孔大,吸吮省力,寶寶也喜歡;媽媽乳汁少,吃完沒多長時間,就又要吃奶,容易使媽媽疲勞,有的媽媽干脆停掉母乳,喂奶粉算了。遇到這種情況,有的醫生就會勸父母停喂母乳,以斷寶寶對母乳的依賴,其實這是錯誤的,應該勸導媽媽,讓媽媽下決心用母乳喂寶寶。
母乳喂養的寶寶不要另外喂水
母乳喂養的孩子,有時候看上去小嘴有點兒干,性急的媽媽會給他喂一些白開水。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做。孩子口腔看上去有些干,是因為寶寶口腔的唾液分泌較少,就是俗話說的“口水少”,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就算是給他不停地喂水,他的口腔還會是干干的,所以不必特別另外喂水。
寶寶潛能開發營
寶寶的嗅覺漸漸敏感起來。本周可以用醋和媽媽常用的比較清淡的香水,放在寶寶鼻子下方輕輕地晃動兩三下,給予寶寶嗅覺的刺激。
當給寶寶換尿布的時候,媽媽的面部表情一定要很豐富,也可以扮鬼臉。同時看看,是不是寶寶也在模仿你的表情,如果是你一定會覺得很有意思。
TIPS
孩子選擇玩具
孩子剛出生2個月內,由于聽覺和視覺都很差,所以不需要為他們提供什么玩具。2個月以后,孩子已初具抓摸能力,為了使他們得以鍛煉,應當選擇一些便于抓摸啃咬的玩具。
軟性的搪塑玩具是此時期兒童最合適的玩具了。這類玩具柔軟、光滑、無毒,即使落到地上也不會碎裂,且易于洗滌。
此外,這時期的寶寶已有初步的視覺,應該鍛煉他們這方面的能力。根據測定,此時期的寶寶只對紅、黃色塊有較好的反應,因此可以在寶寶床前掛些具有紅黃色彩的圓球、動物等。對此,充氣玩具和薄片玩具最適合不過了。如吹氣大彩球、旋轉風琴等,可以讓躺著的寶寶看著、聽著,使他們集中注意力,促進視覺和聽覺能力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