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天生就是富貴命

  • 嬌嬈女皇武則天
  • 王詠星
  • 9969字
  • 2015-04-18 12:19:38

袁天罡讓照兒走了幾步,然后尋思半晌才說:“此子龍睛鳳頂,貴至極也!”他又圍繞武則天轉了一圈,前后端詳一會兒,搖著頭表示不敢相信,似自言自語:“如果是個女孩,將來當為天下之主的!”

一、出生不俗

大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二月,此時雖已接近立春,但京城長安仍然看不到一絲春天的影蹤,大小樹木都陰郁著臉站立著。由于接連下了幾場大雪的緣故,天氣變得格外寒冷,大地一片銀裝素裹,長安城仿佛被大雪凍結了,城里一片安靜,沒有任何聲音,全無昔日的繁華喧鬧。

長安城東,工部尚書武士彟的府第,不管是墻角處,還是花池邊,都堆著積雪。樹木光禿禿的枝丫彎彎斜斜地指向天空,因為寒冷,昏黃的天空顯得沒有生機,偶爾只見一兩只麻灰色的雀鳥跳躍在堅硬的空地上,唧唧喳喳尋覓一番,倏地又飛走了……

二月的天仍黑得早,轉眼就到了掌燈時分。不知從幾時開始,室外竟又飄起了縷縷雪花,燈光從門窗內照出來,顯得更加昏黃和溫暖。室內爐火熊熊,下人們輕手輕腳,忙這忙那。院子走道上的雪不時有人去打掃一遍。

在這個寒冷的夜晚,西邊的大街上匆匆駛過一輛馬車。按理說,遇到這樣的雪夜,人們無事可做,早早地就進入了夢鄉。怎么還會有馬車駛過呢?

因為雪地路滑,馬車不敢走太快。車內的人似乎很急,只聽他大聲說道:“再快點,耽誤了事情我們可是要掉腦袋的!”

馬夫聽了這話,不停地用鞭子抽打馬背,馬車的速度頓時提高了很多,加速向前駛去。

馬車到了武府門口,早有好幾個下人正在翹首以待,不等馬車停穩,他們就上前從馬車上扶下一位中年女子。管家來福催促著中年女子:“王媽媽您快些里面請,夫人就要生了!”

與長安城其他院子的靜謐不同,雖然已經是子夜時分,武府依然燈火通明,緊張的神情籠罩在院內所有人的臉上。

原來,這戶人家的女主人正在分娩,剛才馬車接來的是長安城最有名的接生婆——王媽媽。

年屆四十的夫人楊氏已生有一個女兒,此時又到了懷胎期滿、珠玉臨盆的時候。生子生女,深深牽動著武老爺的心,牽動著武府上上下下人的心。最焦急不安的還是武老爺,這會兒他正背著手,在書房里來回踱步,不時地叫人探問內室產床上的情況。雖不是頭生,武夫人仍然高一聲低一聲地呻吟著……

一個時辰過去了,兩個時辰過去了,孩子沒有生出來,楊氏的呻吟聲卻越來越小。

管家來福走過來,焦急地對武士彟說:“老爺……”

武士彟擺擺手:“等等再說。”

接生婆來了以后約三個時辰,響亮的哭聲從產房里傳出來,所有人都循著哭聲向產房望去,只見王媽媽滿臉喜悅地朝院子里喊道:“生了!母女平安!”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尤其是剛才還緊張得坐立不安的武士彟,當聽到“生了”、“母女平安”這幾個詞時,他才將懸著的心放下來。

管家來福走過來,低眉順眼地說:“老爺,夫人那邊一切都好,您先用些飯吧。天這么冷,喝點湯好暖和暖和身子。”

武士彟擺擺手:“我暫且還不太餓,等等再說。來福,外面雪下得怎么樣?勤打掃著些,免得雪后路滑。”

“是,老爺,我已吩咐下去了。”來福邊答著話,邊把太師椅挪到火爐邊,“老爺,您坐著說話。年后這幾場雪下得有點稀奇,往年這個時節早脫棉襖了,哪有下這么大雪的?老爺您看,今兒這雪片又大又輕,一會兒就蓋著了腳印。老爺,常言道瑞雪兆豐年。咱武家今兒又添丁增口,我覺著是好氣象啊!”

天氣反常,自有其理,盡管懂得這個道理,但是聽了管家的話,武士彟還是發自內心地高興,他讓管家吩咐下去:“今兒老爺添了千金,這個月每人多發二錢月俸!”

等下人們將產房里拾掇妥當,武士彟這才邁步走了進來,一眼看到的是夫人疲憊的身體和裹束好的仍不斷啼哭的嬰兒。楊氏見丈夫進來,想支撐著坐起。武士彟趕忙趨身扶住:“快躺下,小心別凍著!”

夫人慢慢回頭看著他的臉,他也撫慰地、溫情地回望。但是,夫人卻是滿臉淚水,混著汗水。

武士彟很心疼,他知道夫人為什么流淚。

武士彟的第一個夫人生了兩個兒子,分別叫武元慶、武元爽。后來,第一任夫人病逝,這才娶了現在的夫人——楊氏。楊夫人先前生了個女兒,叫蘭兒。此次懷孕,她盼著能生個兒子,將來可以繼承父爵,支撐家業,老有依靠。所以,她不斷去廟里燒香祈禱,求神問卜。楊氏自幼信佛,如今更加虔誠,吃齋念佛,求佛祖菩薩賞她一子。

可是,自己此番又生了個女兒,躺在產床上的楊氏有氣無力地對武士彟說:“老爺,妾身沒用,沒能給你生個兒子!”

“啊哈!真是一位小美人啊,夫人你看,這又高又直的鼻梁,多像夫人你啊!美極了!”武士彟抱起肉嘟嘟的孩子,在臉上親了幾口,坐在夫人身邊,安慰道,“夫人,你別這么說,我不是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嘛!現在,你給我生了兩個閨女,將來我才有酒喝啊!”(女孩在當地又被稱為“酒壇子”,因為女兒長大嫁人后,女婿每年都要送幾壇酒孝敬老丈人。)

見丈夫如此,楊氏心里寬松了許多,喘噓地對武士彟說:“老爺,孩子還沒有名字呢,您為她起個名字吧!”

武士彟聽了夫人的提醒,看了看燭光照耀下孩子粉嫩的臉龐,沉思了一會兒,說:“我想,就給她取名叫‘照兒’吧!”

看著懷里的孩子,躺在床上的夫人,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讓武士彟不由得感慨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多么正確!

武士彟原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這里山清水秀,土地、木植、礦藏資源都很豐富。武氏一族祖輩一直靠這方原野養育,到父輩又增加了小本生意經營。武士彟是老四,但老小有老小的好處,父親和兄長創家立業,他便獲得愛護,并有了讀書的機會。

武士彟既愛讀書,又研究兵書,性格沉毅、堅定、善謀,又好結交。

隋文帝晚年漸趨驕奢,大興土木。皇帝如此,官僚地主更以求田問宅為急務。文水周圍的山巒谷地木材資源豐富,成年后的武士彟見此機會,便伙同友人做起了木材生意。由于他勤苦經營,不久成為百里內的知名富戶。

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的堂弟——燧寧公楊達受詔與宰相楊素、宇文愷營建東都洛陽。武士彟探知消息,準備了一份厚禮見到了楊達,通過楊達做成了一筆木材大生意,并允他長期供應營建洛陽的木材等物資。這不僅讓武士彟的財富橫生,更使他由一般商人身份混跡于高官之中,有了飛騰的機會。

此時,他結識了唐國公李淵,這是他改變命運的大機遇。

愛讀書的武士彟一直牢牢記得呂不韋的那句話:“經營土地,獲利一倍;經營商業,獲利十倍;經營政治,獲利百倍、千倍、萬倍!”所以,在看到李淵的潛力后,善于捕捉人生機遇的武士彟,憑著商人的精明,把寶全部押在了李淵的身上,不顧親朋好友的勸阻,毅然決然地舍家棄業,到李淵身邊做了軍需官。后來隨著李淵太原起兵,武士彟的官階一步一步地擢升。到李淵登基,開大唐朝一代偉業時,武士彟官拜光祿大夫,封太原郡公,以后勤部軍需官的身份儼然躋身十四名太原首義功臣之列,并得到了欽定的免死牌。

大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李淵敕封武士彟工部尚書,賜八百戶。這是李淵對他的特殊恩賜,為官的殊榮。武士彟上疏謝恩,一再表示不能接受,說:“皇上對我的恩賜太多了,不能再有所求了!”但是,皇帝成命不收,做大臣的只能接受。前不久,李淵又加封武士彟應國公。就在這恩寵屢加的時候,夫人又為他生了一個女兒,雙喜臨門,不由得武士彟不心花怒放。

第二天,武士彟喜得千金的消息在同僚中傳開,但是大家對此興趣不大,只是敷衍了事地祝賀幾句,大家此時把注意力都放在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上去了——李淵的幾個子嗣正在爭奪皇位。對滿朝文武百官而言,皇子奪權絕非皇上家事,因為這關系到每位官員的命運,該站隊的站隊,該表態的表態,此時朝內大有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意思,所以大家哪還有什么閑心去關心武士彟得的是“千金”還是“萬金”。

就這樣,在這個寒冷的春天,“武照兒”來到了這個世界,而這個孩子給大唐及后世的影響之大,遠非當時她的父親和同僚們所能預測。

二、天下之主

武則天出生僅一個月,武士彟就被調到揚州任職,因夫人新產,小女襁褓,他獨身赴任。

武士彟調往揚州不久,長安城便發生了“玄武門之變”,秦王李世民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等兄弟,李淵被迫立秦王為太子,并禪讓皇帝位,改元貞觀,貞觀元年為公元627年。唐太宗即位后,立即把外住的高祖舊臣召回長安,考察他們對自己發動政變的態度,防止不贊成者在外地制造禍亂,武士彟亦在被召之列。

回長安后,因為對李世民持贊成票,武士彟于貞觀二年(公元628年)被外放到蜀中任利州(今四川省廣元縣一帶)都督,兼理數州軍事和利州政務。武士彟的這次外放,不僅官高職實,也說明在政變發生的非常時期,他得到了新皇帝李世民的信任。

大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

三月的利州城花紅柳綠,草長鶯飛。

一個晴朗而又美麗的春日,安靜祥和的利州城突然變得喧鬧起來。大街上,不時地有轎子經過,還有一些騎馬者飛馳而過。

這些轎子和騎馬者的終點是同一個地方——都督府。

今天,利州都督的小女兒滿月(楊氏又給武士彟生了個女兒),此時的都督府正張燈結彩,大擺筵席。

武都督以前是個木材商人,雖然現在身居高官,但是他對金錢依然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愛,為自己的女兒辦滿月酒就是一個很好的賺錢機會。

身為利州最高的軍事長官,武都督的女兒辦滿月酒,自然是高朋滿座。不要說他自己的下屬,就是州刺史及其下屬,有哪個敢不來送禮道喜,何況還有所轄各縣之官吏,以及富商大賈、士紳、富戶,等等,所以,前來都督府道喜的客人絡繹不絕。

客人雖多,但是能讓武都督親自到門口迎接的沒幾個,除了刺史大人,還有一個算命先生。

這個算命先生可不簡單,就連當今圣上都經常找他給自己的臣子看相,他就是名揚天下的袁天罡。

袁天罡是個出家人,四海為家,今日路過利州,聽說武士彟正在為女兒辦滿月酒,因為以前有過一面之緣,所以就順路過來道喜。

聽說袁天罡大駕光臨,武士彟連忙出門迎接:“有勞袁先生大駕,在下有失遠迎,還望見諒。”他說著話,抱拳為禮。

“貧道何德何能,教勞大人遠迎,罪過罪過。”

武士彟說著話,身子一側,伸出一只手,做個請的姿勢。

袁天罡亦將手一側,道:“大人請。”

兩人客氣過后,并肩步入正廳。

武、袁二人走進后堂,分賓主落座。丫鬟立即獻上香茶,兩人各啜了一口茶。

武士彟將茶杯放在桌上,看著袁天罡道:“請問袁道長,用葷還是用素?以便命廚房備酒菜。”

袁天罡將茶杯放在桌上,道:“大人,貧道并不忌葷。今日貧道路過利州,聽說大人為女兒辦滿月酒,特來道喜!貧道沒有什么賀禮,大人不嫌棄的話,容貧道為令愛令郎看看面相。看過相之后,再擺酒不遲。”

聽說袁天罡主動為自己的女兒相面,武士彟樂不可支。要知道,號稱“天下第一相士”的袁天罡輕易不給人看相,很多達官貴人即使花重金都不能如愿。所以,他連忙說道:“我久聞道長大名,既然道長已說明,恭敬不如從命。即請道長慧眼看相吧。”武士彟說罷,即命丫鬟去請兩位公子元慶、元爽。

袁天罡笑問道:“大人何以知貧道會看相?貧道并非相面術士。”

“我先前不知道道長善相術,甚至不知道道長的具體身份。不久前聽杜淹、王珪、韋挺等人說起,方知袁道長相人如神。”武士彟笑著解釋。

“哦,杜、王、韋三賢。不錯,當年在洛陽,我曾為他們看過相。”袁天罡點頭道。

武士彟接著說道:“據說道長曾說及杜、王、韋三人將同被責黜,暫去即還,其后皆可得三品官。果如道長所言。當時,杜淹任天策府兵曹、文學館學士,王珪為太子中允,韋挺被隱太子引以為率。后來三人同時被配流嵩州。再后來又如道長所言,很快就被召回。杜淹被提拔為御史大夫兼檢校吏部尚書,王珪當了侍中,韋挺加任御史大夫太常卿,跟道長之前所說的毫厘不差。”

袁天罡笑道:“貧道只是依據句相書上所說罷了。至于杜、王、韋三公之際遇,不過碰巧罷了。”

說話間,武士彟的幾個孩子陸續來到桌前。

袁天罡注視了武元慶、武元爽一會兒,道:“此二子皆保家之主,日后官至三品。至于年壽,非貧道所知。”

武元慶、武元爽雖不完全相信,但既有“保家之主”說,又有“官至三品”的希望,也不由得暗自高興。兩人同聲道:“謝道長神相。”然后躬身致禮。

袁天罡相了一會兒蘭兒,道:“恕貧道直言,此女當大貴,然恐不利其夫。”

蘭兒尚小,對這些話還不理解,但是出身富貴之家的她不緊不慢地向袁天罡還禮道謝。

楊夫人懷里剛滿月的歡兒也被袁天罡一陣夸贊,武士彟聽了很高興。

此時,年方四歲的照兒也由乳母領著站到袁天罡面前。當時照兒身著男孩服裝,袁天罡看了半天不說話,突然大驚道:“這個郎君神采爽澈,將來實不可測!”

接著,他讓照兒走了幾步,然后尋思半晌才說:“此子龍睛鳳頂,貴至極也!”他又圍繞武則天轉了一圈,前后端詳一會兒,搖著頭表示不敢相信,似自言自語:“如果是個女孩,將來當為天下之主的!”

滿屋子人表情不一,心內想的各異。

元慶、元爽心內暗笑,這個袁老道,一個女孩子能有什么貴人至極,又什么為天下之主。但兩人并未敢笑出聲來。

蘭兒只在想自己不利其夫一語,并未細聽袁天罡的話。

幾個丫鬟已聽過老爺與袁道人的對話,也聽過老爺和夫人說過袁道人相過的人很準,此時對袁道人的話半信半疑。

楊夫人也是似信非信。女兒貴相當然好,可是,女兒又怎會為天下之主呢?身為女兒身,別說皇上,就是連個宰相也當不上呀,最高的地位也不過當個皇后娘娘。

恐怕連娘娘也難當得上。她知道,歷代皇上選后,多是名門望族。她雖出身名門望族,可是丈夫姓武,而武姓卻不是名門望族,女兒連被選為皇后的機會都沒有,又何談其為天下之主呢?

武士彟卻大為高興,他從心里往外高興。他是完全信服袁道長的,至于女人何以可為天下之主?他不去想。

他當即命人擺酒,為袁天罡洗塵、接風。能得到袁天罡的“吉言”,武士彟太開心了,開心到居然喝醉了。

酒醒了以后,武士彟叮囑全家,誰也不許向外泄露“照兒定為天下之主”的消息。但是他從此卻對這個女兒另眼相看,心里想著,即使不能把她培養成個女皇帝,也要把她培養成個女豪杰,培養成母儀天下的皇后。

三、頑劣女童

照兒從小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地方。

照兒三歲就斷奶了,但是一直由乳母帶領,另外還有四個丫鬟陪照兒玩。四個丫鬟全是十二三歲的小丫頭,其中有個叫小紅,生得極為俊秀,照兒只選小紅陪她玩,其余三個樂得清閑,小紅卻吃了苦頭。三歲的照兒還從未出過府門一次,卻異想天開地要騎馬,讓小紅伏下,手拄著地,她騎到小紅身上去,命令小紅在地上裝作馬兒爬行。小紅只能流著淚照吩咐去做,照兒卻從中得到樂趣,每天都要小紅當幾次馬兒。乳母看不過去,也可憐小紅,命其余三人代小紅當馬,照兒卻不許。任憑乳母費盡了唇舌,照兒就是不允,只讓小紅一人當馬。

有一天,照兒又騎在小紅身上,喜笑顏開,小紅流著淚在爬。當時,乳母和其余三個小丫鬟均不在場,小紅氣不過,回過一只手,偷偷地在照兒屁股上掐了一下。小紅沒用力,也不敢用力。可是照兒卻大哭起來。

乳母聞聲趕來,照兒滾在地上翻滾著哭,乳母問話也不回答。小紅卻嚇得臉色煞白,流著淚呆立在一側,嘴唇哆嗦著,一句話不敢說。

照兒總算說了話:“我要媽媽。”

乳母只好抱起照兒去見楊夫人。

楊夫人見照兒一身塵土,那是她自己翻滾而沾上的,立即沉下臉對乳母責斥道:“你們帶的孩子?為什么弄了照兒一身泥土?”

乳母剛要解釋,照兒卻口齒清楚地說:“媽媽,我讓小紅給我當馬騎,小紅卻將我扔在地上,摔得我好疼,我才哭的。”

楊夫人聽了怒喝道:“小紅,大膽的奴才,竟敢將小姐扔在地上,摔壞了,你有幾條命賠?還不快過來跪下聽罰。”

小紅流著淚,跪在楊夫人面前,卻不敢分辯。

乳母知道小紅不敢胡為,即使小紅不小心將照兒翻在地上,也不會摔壞摔重。她忙道:“夫人,讓我來看看二小姐的身上,看是哪里摔壞了。或青或腫,看是否要請個郎中來敷些藥?”說著就要解照兒的衣帶驗傷。乳母心說如果沒受傷,也好為小紅求情。可是照兒卻不讓乳母解衣帶。楊夫人不知底里,她唯恐小紅摔壞了女兒,即親自動手解女兒衣帶。

全身上下,不紅、不紫、不腫,無一絲一點傷痕。

乳母即道:“夫人,好在小姐沒摔壞,饒了小紅這次吧。怪她不小心,況且她年歲太小,也許還不懂怎樣當馬爬。”

“不行!”楊夫人怒喝道,“小小年紀竟敢將照兒往地上扔,此次不懲,下次她敢將照兒摔死,快取家法,笞二十。”

乳母聽了笞小紅二十,立即跪下求道:“夫人,小紅太小,請看在我老臉上,減一減吧。”乳母知道免罰已不可能,所以求減。

其余三個丫鬟也立即跪在楊夫人面前,叩首代小紅求情。

楊夫人知道照兒是吃乳母的奶水長大的,只好送一點人情,她道:“你們起來吧,看在乳母面上,笞十下。”

楊夫人見小紅下衣盡破,有血染之跡,立即喝道:“滾回去吧,下次再犯,定重責之。”又轉首對乳母道,“給她三天假。”

乳母見機,立即稟道:“夫人,小紅等四人太小了,很難哄得小姐滿意,是不是可以另選四個年齡大些的陪小姐玩?那樣可以讓小姐高興。因為年齡大的道兒多,辦法多,會想出一些好辦法來讓小姐高興。”

楊夫人想了想,道:“你說得也對,你去對女管家說,另選四個十七八歲的丫鬟,陪小姐玩,還由你帶領。”

“是!夫人,我這就去辦。”乳母和三個小丫鬟攙著小紅走了。

又換了四個大丫鬟陪照兒玩。她們的命運并不比小紅強。不過,乳母卻發現一點規律,也許是照兒的特點。照兒只選生得俊美、清秀的丫鬟陪,對生得比較丑些、笨拙些的連睬也不睬。

這幾個丫鬟中,有一個叫葉兒的,生得最俊秀。可惜是個丫鬟,如果生在富貴之家,一定是一位可尊敬的小姐。

都督府有個花園,園內有亭臺,有花草,有樹木,還有一條引進來的小溪,溪上有橋,水內養著荷花。

照兒很愛在花園里玩,她命令丫鬟們去捉蝴蝶、蜻蜓、蟈蟈、螞蚱……而且專要葉兒去捉。其余三個丫鬟捉來,照兒不但不玩,而且還令她們放飛,令葉兒重新去捉。

照兒玩蝴蝶、蜻蜓的玩法與一般孩子無異,讓丫鬟用絲線將蝴蝶、蜻蜓拴住,只拴住肚腹,絲線的一頭,握在她手里,然后讓蝴蝶、蜻蜓去飛。不同的是,一般孩子玩過之后,就將蝴蝶、蜻蜓放飛,照兒則不同了,無論如何美麗的蝴蝶或好看的蜻蜓,她玩過之后,就把每一個小生命都弄死,一只也不放過。而且弄死的方法,手段也不像個小孩子,她先是將翅膀一個一個扯掉,然后扯斷肚腹,最后再揪下頭來,盡管手弄臟了,她也不在乎。

葉兒專司捕捉,每天累得氣喘吁吁,香汗淋漓。但是只要照兒看到了蝴蝶、蜻蜓,必令葉兒捉住。其余三個丫鬟只許用絲線拴住蝴蝶,不許去捉。

乳母慢慢地就看出了照兒的用心。這位小姐并不愛美,似乎討厭美。葉兒是最美的,所以她要折磨葉兒;蝴蝶、蜻蜓是美的,所以她要將它們撕成碎片。

一般女孩,愿意將美麗的花兒戴在發上或別在衣服上。照兒不同,她拿過花來,先放在鼻子下聞一聞,然后再舉在眼前端詳一會兒,隨即將花放在身邊,先拿起一朵,將花瓣一片一片地揪下來,而且做得非常細致,一次只揪一片。這還不算,她揪的花瓣也不讓它完整地留下,而是將花瓣再扯成碎片。

當初,袁老道給照兒看相時,乳母聽見袁老道說的話了。她暗想,難道這樣調皮、搗亂、殘害小生命、任性、胡為的照兒就能成為天下之主嗎?乳母不敢說出口,每逢照兒折磨丫鬟,弄死蝴蝶、蜻蜓,扯碎花朵,她只是輕輕地搖頭,輕輕地嘆氣。

乳母還發現了照兒另一點與眾不同的地方,每當仆婦、丫鬟或男仆因犯了一點小過而受到笞杖的責罰的時候,照兒并不是害怕,躲起來不看,而是走得近些,歪著脖頸看,似在欣賞一件有趣的事物。

父母寵愛照兒,下人不敢惹照兒。照兒成了武府中的小霸王。

四、刁鉆學生

轉眼間,照兒八歲了。

武士彟與楊夫人商議,道:“照兒八歲了,該讓她讀書了。慶兒、爽兒都是七歲開始讀書的。照兒貪玩,我才讓她晚一年讀書,再不能晚了。”

“老爺看著辦吧。不過,照兒這孩子有些古怪,一定要請個飽學之士執教。”

“好吧,我盡量去請,請不到秀才出身的也要請個明經出身的。”武士彟道。

武士彟托人多方延請,總算請到一位秀才出身的飽學之士,姓溫名成玉。

開課了。

沒等溫老先生開口,照兒先開口了。

照兒自從生下來,還沒見過年老的老翁,府中雖有年邁老翁,卻是不能進入后堂的。而武士彟又不老,才五十來歲,并未留胡子。而這位溫老先生,卻留著長長的胡須。照兒覺得奇怪,問道:“老師,你唇上頦下的毛怎么那么多?”

溫老先生很不高興,但他沒有責怪,只是道:“這是胡須,不是毛。”

“胡須?什么叫胡須?”

“生在唇上、頦下、鬢邊、腮邊的毛發就叫胡須。”溫老先生仍耐心地解釋道。

“我為什么沒有胡須?”照兒摸著自己的唇上、頦下,問道。

“你年齡還小。”溫老先生不打算糾纏這個問題,隨口說了一句。

照兒卻打破沙鍋問到底:“媽媽不小了,奶媽不小了,管家娘子也不小了,為什么也沒有胡須?”

“她們全是女人,女人老了也不生胡須,只有男人老了才生胡須。”溫老先生仍在耐心解釋,之后又加上了一句,“咱們開始上課吧。”

武士彟與溫先生早就商議好,今年這一年,每天上午上課一個時辰,下午上課一個時辰。課間休息,可由先生酌情,讓照兒活動一會兒。為了不讓照兒分心分神,課堂上只有她一個人。帶她的乳母和四個陪伴她的丫鬟,只能在書房門外等候。

一天過去了。晚飯后,武士彟問女兒:“照兒,老師教得好不好?”

“挺好的。只是,有一個事兒,他沒有仔細告訴我。”

“什么事啊?”

“我問老師,為什么男人老了生胡須,女人老了卻不生胡須?”

“夫人,你還別說,照兒這孩子很機靈。男人生胡須,女人不生胡須,人們習以為常,卻沒有一個人要問一問原因。照兒卻想到了。她還是個孩子啊。”武士彟感慨地道。他共有五個孩子,最疼愛的就是照兒。元慶、元爽兄弟是他的前妻相里氏所生,自從兒子生下來,他一直是板著面孔對待的,算是正經八百的嚴父。他對兩個兒子說話,從未笑過,更不要說疼愛了。尤其是相里氏死后,他又續弦楊氏,父子關系更加惡化。蘭兒是他的長女,雖也生得粉雕玉琢,長大之后又溫文爾雅,他卻不喜歡。起初,他盼望楊夫人生個兒子,不料卻生了個女兒,所以一開始就不喜歡。等照兒生下來,雖仍然是個女孩,他卻喜歡了,而且還當男孩養,起名時,他不用女孩慣用的什么珍、蘭、琴、梅、菊、花、紅、紫,等等,而是起了個“照”字,名字不像女孩。當袁天罡為照兒看過相之后,說照兒龍睛鳳頂,以后當為天下之主。尤其是袁天罡是在不知照兒本是女孩而說的“若為女當為天下之主”。他當時并未明白告訴袁天罡照兒是女孩。他更看重這“以后”的“天下之主”了。

也怪,楊氏夫人也偏愛照兒。只不過與丈夫武士彟程度不同罷了。

那個時候,先生教學生與現在不同。開課后,老師先讓學生將這本書背誦下來,直到背熟了,先生才開始講解文義。

照兒盡管刁鉆古怪,念書還是用功的,記憶力也好。

等到正式講課,照兒的問題就多了。

先生講《左傳》中《鄭伯克段于鄢》時。照兒問道:“老師,這里對鄭莊公的評論是夸贊呢還是貶斥呢?”

“是褒揚之意,既有‘不及黃泉無相見’之語,又不能食言,所以才有‘掘地及泉,隧而相見’之事,才能有‘大隧之中,其樂融融’的表現。”

“老師方才已解釋‘黃泉’二字代‘死’之意。如此說來,鄭莊公不過玩文字游戲而已。既然先說死后再相見,又借代隧道相見,不是太假了嗎?”

溫先生甚驚,這孩子小小年紀,怎有這樣的見解?《左傳》已流傳千年,尚無一人提出質疑。他問道:“照兒,你怎么理解?”

照兒道:“鄭莊公僅因說過‘不及黃泉無相見’這句話,就不再與母親見面,是過于固執。其后,又聽從潁考叔之話,‘掘地及泉,隧而相見’,又是故作姿態,實不可取,沒有什么可稱贊的。”

溫先生暗自點頭。

后來講到《齊桓公伐楚盟屈完》,文中有句“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照兒又問道:“老師,牛真的只走順風而馬只走逆風嗎?”

“這是比喻的意思。”溫先生解釋道,“意思是指齊楚二國互不相干。‘風馬牛不相及’還有一個意思,風指牲畜公母發情互相追逐。其意是說齊楚各在一方,齊在北海,楚在南海,兩處相距甚遠,即使馬牛發情追逐,也不會碰頭。”

由于溫先生一直不知照兒是女孩,所以才解釋了第二種比喻。照兒聽了,并不臉紅,僅是信服地點點頭,表示同意。

等講到《左傳》中《介之推不言祿》后,照兒又問:“晉文公不應該,而介之推也太傻。應該像馮諼那樣才是。”她指的是《國策》中“馮諼客孟嘗君”之事。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照兒對學習發生了興趣,那些刁鉆古怪的游戲不再去做了。

楊氏出身貴族,文才、書法都很優秀。在楊氏的影響教育下,照兒多才多藝。她天性聰穎,性情活潑,愛好廣泛,對詩、文、書法、音樂、繪畫興趣都很大;由于父親是武官,騎射是常務,習練條件很充分,所以照兒雖是女兒身,卻極為喜愛騎射。

隨著學習的深入,照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越發強烈,她經常坐在父親的膝上,擺弄父親的官服,同父親一起看文件,看著父親寫奏疏,詢問著父親。武士彟很愛這個天真聰明的女兒,總是耐心地解釋。所以,照兒接受教育早,懂事也早,七八歲就愛聽宮中、朝中的事情,尤其愛聽父親隨高祖、太宗打天下的事。她總是認真地聽,有時很激動,猶如身臨其境。父親的講述,讓照兒對唐太宗產生了崇敬感,慢慢地成了她心中的偶像。后來她輔佐高宗和對兒子的要求,總以太宗為楷模,希望他們都能像太宗那樣治國愛民、威服四方、駕馭百官。她自己做了女皇,也盡量以太宗為模范,做一個流芳后世的明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都市| 宜城市| 周宁县| 贵溪市| 威信县| 观塘区| 故城县| 循化| 临洮县| 滁州市| 宜黄县| 河北区| 封开县| 临猗县| 钦州市| 夏河县| 泗洪县| 常宁市| 高雄县| 顺昌县| 郴州市| 湛江市| 区。| 阿巴嘎旗| 宜良县| 山东| 凤台县| 上饶县| 武宁县| 浮山县| 饶阳县| 清水河县| 广昌县| 青冈县| 陆河县| 唐海县| 英德市| 湖南省| 县级市| 天门市| 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