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張衡的故事

公元94年,在通往漢朝故都——長安的路上,走著一個十七歲的英俊青年,他就是東漢偉大的科學家、世界第一架地震儀的創造者——張衡。

為了探索科學真理、豐富知識,他正不畏艱苦,長途跋涉,到處訪師求學。

公元119年2月的一天,京師洛陽突然高溫酷熱,雷雨大作,不大一會兒,上空出現了一道道灼亮的閃光,隨之而來的是隆隆的響聲,接著大地搖晃,天旋地轉,山崩地裂,有的地方洪水奔涌,有的地方房倒屋塌,壓死了無數來不及逃生的老百姓。這是當時發生的一次大地震,京師洛陽和其他四十二個郡國地區,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地震的襲擊和災害。這年冬天,又發生了第二次大地震,這次地震范圍更大,影響到八個郡國的地區。東漢時候,中國發生地震次數比較多,從公元92年以后,我國當時幾乎連年發生地震。當時老百姓對地震現象缺少科學知識,非常害怕,社會上各種迷信傳說到處都是。張衡親身經歷過好多次地震,親眼看到地震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痛苦,下定決心研究地震。他認為地震是可以預測、可以認識的自然現象。他苦心琢磨,認真研究,發誓要制造出一種能夠用來觀測地震的儀器,預防地震,以解除人民的痛苦。

那時張衡在洛陽工作,對地震有親身感受和體驗,手頭積累了不少資料。另外他還做了專管天象學、歷數學和傳習學問的太史令。這都為他研究發明地動儀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每次地震發生后,上報的材料都有他記錄,他從實踐中學習提高,還不斷地翻閱前人留下的資料,他破除迷信,一連鉆研了六年。五十五歲時,他終于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臺觀測地震的儀器。這個儀器叫地動儀。地動儀是用青銅鑄成的,圓柱有八尺,形狀像個酒壇子,表面裝飾有各樣篆文、山、龜、鳥、獸等紋飾。頂上有突起的蓋子,周圍鑄有八個龍頭,按照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等八個方向排列著。每一個龍嘴里都銜著一粒小銅球,地上對準龍嘴;蹲著八個銅蛤蟆,昂著頭,張著大嘴巴。儀器內部中間沒有都柱(即中樞機械),柱的外邊通著八條道,每條道上都有發動機關。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傳來了地震的震波,哪個方向的龍嘴就會張開吐出銅球,“當啷”一聲落在銅蛤蟆的嘴里,看守的人聽到聲響,跑去一看,就立刻知道地震發生的方向和發生的日期。

張衡親自觀察天象,摸索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律,用了七八年苦功,又成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動的天文儀器——渾天儀。

那時候,不僅經常發生大地震,還經常發生大風災。有一次,狂風大作,昏天黑地,飛沙走石,大風拔起三萬多棵樹,人民生命財產遭到很大的破壞。張衡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針對風災,在發明地動儀的同時,他感到需要觀測氣象,創造一種風向計,防止風暴襲擊,起到科學預報的作用。他在五丈高的竿子上,立起一只銜花的銅鳥,隨風而轉,可以看出風向,這就是候風儀,一般和地動儀混稱為候風地動儀,又叫相風銅鳥。

張衡的發明創造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封建官僚們為了愚弄老百姓,大肆宣揚迷信,攻擊張衡的地動儀算不了什么發明。公元138年3月1日,張衡正在喝酒,地動儀上頭朝西那條龍嘴里的銅球,突然“當啷”一聲,落了下來,但洛陽城里卻十分平靜,沒有地震的感覺,連酒杯里的酒都絲毫沒動。那些反對者認為時機已到,就造謠說候風地動儀根本就不準!可是,張衡卻堅定地說:“咱們等事實說話吧!”過了幾天,有人騎馬送信,果然從千里以外的隴西,帶來了甘肅蘭州、臨洮地區發生地震的消息,正是候風地動儀指示的方向。在鐵的事實面前,反對者啞口無言了。

一千八百多年以前,張衡的地動儀,就能測出千里以外的地震,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平利县| 广西| 繁峙县| 漯河市| 尉犁县| 肃宁县| 屯昌县| 额济纳旗| 唐山市| 廉江市| 安福县| 临朐县| 沽源县| 淳安县| 玉环县| 准格尔旗| 左权县| 攀枝花市| 盘锦市| 灌阳县| 许昌县| 日照市| 雅江县| 滦南县| 望奎县| 万源市| 惠安县| 额敏县| 松江区| 兴仁县| 子洲县| 德惠市| 若羌县| 罗江县| 清徐县| 淅川县| 陵川县| 健康| 北流市| 汉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