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無輕唇音凡輕唇之音,古讀皆為重唇。《詩》:“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檀弓》引《詩》作“扶服”,《家語》引作“扶伏”,又“誕實匍匐”。《釋文》本亦作“扶服”。《左傳》昭十二年:“奉壺飲冰以蒲伏焉。”《釋文》本又作“匍匐”,蒲本亦作扶。昭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釋文》本或作匍匐。《史記·蘇秦傳》:“嫂委蛇蒲服。”《范睢傳》:“膝行蒲服。”《淮陰侯傳》:“俛出袴下蒲服。”《漢書·霍光傳》:“中孺扶...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古無輕唇音凡輕唇之音,古讀皆為重唇。《詩》:“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檀弓》引《詩》作“扶服”,《家語》引作“扶伏”,又“誕實匍匐”。《釋文》本亦作“扶服”。《左傳》昭十二年:“奉壺飲冰以蒲伏焉。”《釋文》本又作“匍匐”,蒲本亦作扶。昭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釋文》本或作匍匐。《史記·蘇秦傳》:“嫂委蛇蒲服。”《范睢傳》:“膝行蒲服。”《淮陰侯傳》:“俛出袴下蒲服。”《漢書·霍光傳》:“中孺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