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們的長篇小說,漸漸多起來了;但真能表現時代的只有茅盾的《蝕》和《子夜》。《蝕》寫一九二七年的武漢與一九二八年的上海,寫的是“青年在革命壯潮中所經過的三個時期”。能利用這種材料的不止茅君一個,可是相當地成功的只有他一個。他筆下是些有血有肉能說能做的人,不是些扁平的人形,模糊的影子。《子夜》寫一九三○年的上海,寫的是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崩潰的縮影。與《蝕》都是大規模的分析的描寫,范圍卻小些:只...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這幾年我們的長篇小說,漸漸多起來了;但真能表現時代的只有茅盾的《蝕》和《子夜》。《蝕》寫一九二七年的武漢與一九二八年的上海,寫的是“青年在革命壯潮中所經過的三個時期”。能利用這種材料的不止茅君一個,可是相當地成功的只有他一個。他筆下是些有血有肉能說能做的人,不是些扁平的人形,模糊的影子。《子夜》寫一九三○年的上海,寫的是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崩潰的縮影。與《蝕》都是大規模的分析的描寫,范圍卻小些: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