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溝通:這樣說話辦事最有效
- 邢延國
- 1718字
- 2019-01-01 13:37:23
說話要尊重客觀實際
尊重客觀實際,并不是說我們要極力地去表達自己對客觀事件的看法,因為有時候用一句話帶過的方式,往往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畢竟,客觀事件只是一個引子,是一切其他問題可以展開討論的基礎,卻并不是重點。這是在談話之前,就應該明白的道理,否則,只會讓你們的談話變成一場新聞討論,而絲毫沒有實際意義。
⊙⊙⊙
不論是說話還是辦事,最重要的一條準則是要尊重客觀事實。事實是什么樣子,我們就應該怎樣去表達,不能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信口雌黃。如若不然,只會讓整件事情向著更壞的方向發展。不過,若是單純地去反映客觀現實,很多時候也會引起對方的反感,所以在尊重客觀實際的基礎之上,還應該注意運用一些談話的技巧和方式,針對不同的場合、對象,選擇不同的語言來表達。
某一天,一家電視臺到學校去采訪,電視臺的記者想要錄制一些表現當代學生青春朝氣的樣片回去剪輯,于是學校領導就帶領著記者來到了正在做課間操的學生中間。那一天,陽光明媚,萬里無云,在音樂旋律的帶動下,身著統一服裝的學生們做著整齊劃一的動作。記者連忙稱贊說這正是他想要的畫面,于是急忙打開攝像機錄下了這段精彩的畫面。
課間操做完之后,記者想要隨機采訪幾名學生。他拉住一個剛要離去的男孩子問:“剛才在做課間操的時候,你有沒有感覺到生活在祖國的陽光之下,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男孩一時間不知道如何作答。原來,他是一名初三的學生,正在忙著備考復習,課間操只是他用來放松身心的一種方式,在他的心靈之中從來沒有把這件事情和祖國聯系在一起。但是,老師和校長站在記者身后死死地盯著自己,尤其是第一次面對攝像機,男學生結結巴巴地說了兩句就急忙離去了。隨后,記者又找了幾名學生做采訪,但是學生們不是語無倫次,就是不知所云。結果,在回去剪輯的時候,記者不得不把這一段采訪錄像全部剪掉。
其實,記者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他主觀地認為做課間操這件事情很有意義,卻從來沒有和學生們的客觀實際聯系起來,最終造成自己的采訪失敗。
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和成長經歷不盡相同,所以在面對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各自的反應也不盡相同。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既保持自己的原則,同時又要尊重對方的感受,盡量做到談話雙方互不侵犯對方的底線,然后才能夠對客觀實際做出分析。
有的時候當我們面對已經發生的事實,要想把話說到點子上,就需要我們各自都保持一顆真誠的心去面對對方、面對現實。而正是因為各自的觀點不一樣,所以難免會有人產生與客觀相背離的想法,這個時候,寬容是我們的最佳選擇。
我們的寬容之心是為了讓大家都能夠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因此,在談話的過程中,要盡量把話題引到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之上,實現彼此之間的互惠互利,即雙贏。
偉大的成功學家戴爾·卡耐基曾說:“對不誠實的人說話,等于對牛彈琴。”不誠實的人,也必定是不尊重客觀實際的人,和這樣的人對話,只能讓談話的內容和現實情況偏離得越遠。
著名演員李雪健曾在電影《焦裕祿》中完美刻畫了縣委書記焦裕祿,成功俘獲了廣大觀眾的心,同時,這部影片也讓他的演技獲得了大家的認可,讓他在1991年11月,摘取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和“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的雙重桂冠。當時,李雪健上臺領獎,按照慣例他需要在領獎的時候說一些致謝詞。
一般演員在這個時候都會要感謝一大堆對于觀眾來講非常陌生的人,所以也難免有空話套話之嫌,李雪健自然也明白這么做的害處。他想了想,決定讓一切都以電影和客觀實際作為自己致謝的素材。他說:“苦和累都讓一個大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這句話剛說完,就贏得了滿場的掌聲。李雪健的話不但讓人們會心一笑,更讓人們在內心深處對焦裕祿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時也給自己贏得了好名聲。從此之后,焦裕祿和李雪健的名字都被觀眾牢牢地記在了心中。
語言的功用便是為人們的交往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這是最為基本的交際形式,也是不可缺少的形式。在人們相互溝通時,交談雙方都要時刻密切關注對方的動向,以便協調談話,配合對方的想法。而當說話也變成了一種藝術,它便不僅僅是人們交流的工具,在交談之中所涉及的各項內容除了客觀、真實之外,還要為別人帶來愉悅。缺乏客觀實際的談話是虛偽的,它是一種欺詐,自然也就永遠不會讓雙方得到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