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行國界
我國是世界上陸地邊界線最長和鄰國最多的國家,也是邊界情況最復雜的國家之一,陸地邊界大部分為山地,或荒漠、草原。我國陸地與14個國家鄰接。自東北起以逆時針方向依次為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和越南。
我國陸疆鄰邊的省(區)有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甘肅、新疆、西藏、云南、廣西九省(區),132個縣市旗。其中新疆與毗鄰國家的陸地邊界線最長,毗鄰國家最多(蒙、俄、哈、吉、塔、阿、巴、印八國),沿邊縣市32個;內蒙古沿邊旗縣市18個;西藏毗鄰印、尼、不、緬四國,沿邊縣18個;云南沿邊縣市26個;黑龍江沿邊18個縣市;吉林沿邊9個縣市;遼寧沿邊3個縣市。
我國陸地邊境有15條國際性河流,包括東北邊境的鴨綠江、圖們江、烏蘇里江、黑龍江,新疆的額爾齊斯河、伊犁河、阿克蘇河等,西藏的森格藏布—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等,云南的怒江—薩爾溫江、瀾滄江—湄公河、元江—紅河以及廣西的左江、北侖河等。國際性河流的開發、管理、水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涉及與相鄰國家的共同利益,這些河流的合理利用對邊境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意義重大。
邊疆的形成是歷史的過程。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里,由自然、政治、軍事、民族、經濟等因素作用的結果。我國陸地邊疆大部分地區為山地、民族地區,或為荒漠、草原,交通不便。因此,加強邊境口岸的建設和經濟的發展,對促進民族團結,鞏固邊防將發揮重要作用。

吉林省防川中朝邊境圖們江
我國的大陸海岸線北起中朝邊界的鴨綠江口,南抵中越邊界的北侖河口,海岸線長約18000千米,島嶼海岸線14000千米,共計32000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韓國、日本、菲律賓、文萊、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我國沿海的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11省區市,面積占全國的14%,人口占全國的43.1%(2011年)。同時還有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都是經濟發達地區。

云南怒江大峽谷西岸與緬甸交界,是世界上第二大峽谷。
從我國海域的區位、面積、資源、環境和沿海經濟、文化等各種因素考察,海洋對我國政治、經濟、安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如我國通過沿海的眾多港口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來往,全國90%以上外貿量也是通過海洋運輸來實現的。因此,一定要增強海洋觀念與意識,確保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切實維護海洋權益。
目前,我國海洋權益面臨嚴峻的挑戰,在海域劃界和若干島嶼歸屬上與有關國家間存在爭議。遵循《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其他國際法,尊重歷史事實,公平合理地解決這些爭議,堅決保衛祖國的每一寸海洋國土,維護海洋的合法權益,是我們的一貫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