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資源

墨魚
多樣的海洋生物資源
我國近海海洋生物物種繁多,共有20278種。海洋植物主要為藻類,另有少量種子植物。海洋動物共有12500多種,幾乎從低等的原生動物到高等的哺乳動物的各個門、綱動物都有代表性物種分布。分布于我國海域的特有魚類主要有廣東鰩、中華鱘、白鱘、尖頭銀魚、中華馬鮫、黃唇魚、大珠母貝等。
按分布情況,海洋生物資源大致可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涂海洋生物兩大類,生物種數自北向南逐漸增多。魚類、頭足類和蝦、蟹類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魚類構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體。我國海域共有70多個漁場,漁場面積150萬平方千米。主要的漁場有遼東灣漁場、渤海灣漁場、萊州灣漁場、舟山漁場、北部灣漁場等。灘涂海洋生物種類共有1580多種,以貝類最多,其次是海藻、蝦、蟹。
我國四海的初級生產力總量為45億噸,其中較大經濟價值的魚類有150多種。近海的年平均生物生產量為3噸/平方千米,在全球屬中下水平。四海中年平均生物生產量以東海最高,總量以南海最高。
豐富的礦產資源
海底礦產資源包括埋藏于海底表層沉積物和海底巖層中的礦藏。前者包括海濱的砂礦、大洋錳結核、石灰貝殼、珊瑚等;后者包括海洋石油和天然氣、海底煤礦、鐵礦、硫礦等。目前,海洋石油和天然氣是海底礦產資源開發的重點。
目前,我國主要的油氣盆地有渤海盆地、北黃海盆地、南黃海盆地、東海盆地、臺灣西部盆地、珠江口盆地、鶯歌海盆地、北部灣盆地等。初步探明的石油資源儲量約500億噸,天然氣資源約22萬億立方米,其中南海石油資源非常豐富,我國海上油氣的勘探與開發前景可觀。
巨量的海洋化學資源
我國沿海許多地區的海水平均鹽度可達2.8%~3.4%,海鹽資源十分豐富。北方沿海灘涂,由于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高溫、少雨、強日照、多風同期集中在4~5月,是我國鹽田的集中分布區和海鹽的重要生產基地。其中知名的有遼寧、長蘆、山東及江蘇四大鹽區。渤海灣、萊州灣沿岸的濱海平原分布著大量高濃度的地下鹵水資源,這些鹵水資源埋藏淺、易開采,是制鹽和鹽化工的理想原料。多年來,我國的海鹽產量一直居世界第一。
除了海鹽以外,海水中還溶存著80多種元素和多種礦物質,儲量十分巨大,應用前景也相當廣闊。我國目前主要從海水中提取氯化鈉、氯化鉀、溴、鎂、芒硝等,而經濟價值較高的微量元素,如碘、鈾等尚未開發利用。

大慶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