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意蘊,秀美風光
盤古開天,世界從此由混沌一團變成天地分明;女媧造人,讓世界上多了一種聰明睿智且極富感情的高級動物;后羿射日,使地球上所有生命免遭破壞和痛苦……世上的一切皆有因果,上天在浙江建造了一座人間仙境,就是為了讓世人能欣賞到仙境之姿。
步步皆景,處處如畫
浙江境內著名的陸地景觀多達800多處,水域景觀有200多處,人文景觀和生物景觀均為100多處。其中,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18個,包括西湖、千島湖、富春江—新安江、楠溪江、普陀山、雁蕩山、雪竇山、莫干山、江郎山、天臺山、嵊泗列島、雙龍洞、仙都、浣江—五泄、仙居、方巖、百丈漂—飛云澗等;省級名勝風景區多達42個,包括大佛寺、東錢湖、爛柯山等。浙江省還有杭州、紹興、寧波、臨海、金華、衢州6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個,國家森林公園35座,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4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9個。

遠望嵊泗列島
嵊泗列島位于杭州灣以東,長江口東南,由錢塘江與長江入海口匯合處的數以百計的島嶼群構成,有“海上仙山”之稱,是我國唯一一處國家級列島風景區,以“碧海奇礁、金沙漁火”的海島風光著稱于世。

東錢湖霞光
浙江境內數不勝數、妙不可言的山川湖海,將浙江裝飾得異常緊湊、秀美,從任何角度看,這里都是一塊不可多得的自然瑰寶。浙江的自然景觀具有清新秀雅、柔和細膩的特點。名山大川、湖碧海藍、飛瀑流泉、明溪怒江、奇洞險灘、深潭古河、綠樹鮮花等,無論怎樣組合都會給觀賞者帶來絕佳的視覺享受。各種景觀相互融合映襯,如同一幅幅渾然天成的山水畫卷。游覽浙江,好比走進了流動的自然美圖展覽館,畫面隨著腳步不斷切換,卻不會產生一絲倦怠之感,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夠永遠流連于這座巨大的展覽館內,享受它的舒適和恬靜。
時空交錯的美麗
浙江全境遍布美景,讓無數歷代名家為之贊嘆,并留下無數墨寶供后人瞻仰。這種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使浙江各處景觀更具意境。按照方位予以劃分,主要分為浙東、浙西、浙南和浙北四個景觀區域。

夕陽下的普濟寺
普濟寺是清代乾隆年間的建筑,是普陀山的佛教活動中心,一切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此舉行。
浙東地區涵蓋了浙江省多個著名景區,包括普陀山、東錢湖、靈隱寺等景觀,其景觀帶以西湖為中心向周圍擴散。西湖十景在宋代已經聞名天下,自古以來引得無數名人雅士慕名前來觀賞。擁有“海天佛國”之稱的普陀山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圣地,頂峰的巨型南海觀音菩薩神像和柔軟的細沙海灘,呈現出一種神明降臨碧海金沙之上的景象,傍晚,佛像金身反射了晚霞的余暉,佛光四射,神奇異常;山上還有普濟寺、法雨寺和慧濟寺三大佛家名寺。一代名士范蠡功成身退后因留戀東錢湖的景致,而隱居在湖邊的陶公山;1700年前,印度高僧東游至此,被清幽的山林和秀美的山水吸引,修建了靈隱寺……詩仙李白、詩圣杜甫、“五言長城”劉長卿、律詩奠基人宋之問、“新樂府”倡導者元稹、初唐四杰之一王勃、“醉八仙”之一賀知章等400多位唐代詩人被這片景觀吸引,留下了難以計數的墨寶,他們或描繪蔚為壯觀的景致,或贊嘆巧奪天工的玉宇瓊樓,或抒發自己心曠神怡、心無旁騖的感受,“地杰人靈”被充分詮釋。
浙南地區東朝大海,北連括蒼,多流泉飛瀑、峻山奇洞景觀,包括天臺山、雁蕩山、石門洞等景區。以“幽、古、奇、青”聞名天下的天臺山是佛教天臺宗和道教南宗的發源地,書仙王羲之、著名文學家蘇軾、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等名人均在這里留下了足跡;有“寰上名山”和“東南第一山”美名的雁蕩山,因靈峰、靈巖和大龍湫組成的“雁蕩三絕”名動海內外;以旗峰和鼓峰為門而形成的石門洞景區,林木蒼翠,飛瀑遍布,氣候宜人,儼然洞天仙境。

石門飛瀑
石門飛瀑從1125米懸崖傾瀉而下,形若垂練,濺如跳珠,散似銀霧。

天臺山自然風光

浙西大峽谷風光
浙西地區遍布名山峽谷,可謂集天地之靈氣,聚川水之精華于一身,千島湖、浙西大峽谷、江郎山等著名景區聚集于此。世界上島嶼最多的千島湖,島綴碧湖,湖嵌小島,如同無數顆玉石散落在碧綠的瑰寶之上;在浙西大峽谷之間漂流,享受的是一路下行帶來的驚險和刺激,欣賞的是沿途匯入的飛瀑流泉;江郎山,被白居易的詩所贊美,“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醉煙霞”,縹緲素凈躍然眼前。擁有“大樹華蓋聞九州”美譽的天目山、被稱為“瑤琳仙境”的瑤琳洞以及建德小三峽等景觀將山水融合,使浙西地區的景色美艷異常。
浙北地區歷來被稱為杭嘉湖地區,杭嘉湖平原是浙江省最大的堆積平原,是一片極富歷史故事的土地。這里有京杭大運河穿過,記載了千年歷史的積淀,承載了中國的精神、智慧和文化;這里還是聞名海外的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古老而幽靜的吳越故地烏鎮、每年以萬馬奔騰之勢如期而至的錢塘江潮、古老而現代的南潯古鎮、國寶熊貓的食物來源地——安吉竹種園、光榮入選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名錄的西塘古鎮、開創中國寶劍鑄造史的莫干山……在這片土地上講述著歷史、書寫著新時代。
水鄉浙江的景觀,正以一種獨特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東臨大海,西靠名山,南北穿流古韻大河、奔流怒江。以水劃分,山依水勢,洞蕩水聲,峽有水穿,島綴水深;以山定位,水伴山行,樹漫山野,寺隱山中,瀑飛山澗。
浙江山水有洞天,浙江人文無價簽。

天目山上的“大樹王”
“大樹王”在清代就已經被發現,是一株柳杉,其胸徑達2.33米。

安吉大竹海
大竹海面積666.7萬平方米,滿山遍野都是竹,每年可提供商品竹1200萬根,堪稱全國之最。這里還有一座全國面積最大、散生竹和混生莖竹種最多的竹種園,可謂“竹山竹海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