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中國美麗安徽
- 王越
- 2130字
- 2019-01-01 16:31:02
齊云山 黃山白岳甲江南
明代大文學家湯顯祖曾寫過一首《游黃山白岳未果》:“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游。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這里所謂的“徽州”即指現(xiàn)在安徽省黃山市境內,“白岳”即指地處黃山市休寧縣的齊云山。齊云山位于休寧縣城45千米處,古時稱作白岳,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直入云端,與碧云齊”而得名,它與黃山、九華山并稱中國皖南三大名山。
名人流連地
齊云山的海拔其實并不高,只有585米,占地面積約為110平方千米,境內有奇峰36座、怪巖72處、幽洞18個、飛泉洞27條、池潭14方、亭臺16座、碑銘石刻537處、石坊3個、石橋5座、庵堂祠廟33處,可謂是群峰并立,丹崖披綠,道觀眾多,碑銘遍地。1994年,齊云山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與國家森林公園。
雖然湯顯祖并未到過安徽,僅在詩中將齊云山與黃山相提并論,而在歷史上也曾有過“黃山白岳相對峙,綠水丹崖甲江南”一說,但比起大名鼎鼎的黃山,齊云山的知名度仍然相去甚遠。不過,這座并不高大雄偉的山峰在古時卻是一代名山。從唐代詩人李白、南宋理學家朱熹到明代才子唐寅、明代政治家海瑞、著名將領戚繼光、大旅行家徐霞客、藥物學家李時珍、哲學家王陽明等一干名人墨客,紛紛在此尋古探幽,因為那一山奇景而流連忘返,近代著名文學家郁達夫也曾登臨此地飽覽秀色。就連閱遍江南美色的乾隆皇帝當年也大贊齊云山:“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齊云山五老峰海拔560米,是齊云山最具代表性的山峰,群峰參差為群,好像五位躬身而北,拱揖參拜的老者。

太素宮齊云山的主要道觀,原名佑圣真武祠,始建于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
江南小武當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一名句描述齊云山最恰當,它與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并稱中國道教四大名山。據(jù)傳,道教名人張三豐云游到此,為這里的靈境仙氣所吸引,不忍離去,一住就是幾十年,直至羽化成仙。優(yōu)美的傳說與濃厚的宗教氣息令齊云山聲名遠揚,再加上它與武當山都供奉著真武大帝,故而又有“江南小武當”之譽。
從史料上看,齊云山與道教淵源可追溯至唐朝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盛唐之時,有位道士龔棲霞云游到此,在天門巖一帶修行入道。到了南宋年間,另一位道士余道元也來此修煉,并在齊云巖建起佑圣真武祠,方引得諸多云游道士慕名而來,佑圣真武祠也日漸擴大漸成規(guī)模。待到明代時期,這里已建成宮、觀、殿、院、館、樓、閣、亭、臺等大小道教建筑108座,規(guī)模宏大氣勢莊重,后來隨著戰(zhàn)亂四起風雨侵蝕,許多建筑相繼被毀。齊云山現(xiàn)存的大部分宮觀殿宇與亭臺樓閣等均為近年重修。
作為道教名山之一,齊云山香火極盛。農歷六月十九是觀音成道日,每年此時,齊云山太素宮都會舉辦大型法會,許多道士與善男信女們會登山而上,參加這一隆重慶典。再加上頻頻舉行的進香日、百字會等活動,齊云山早已成為道士和香客們向往的一處圣地。
特色主景區(qū)
從地貌來看,齊云山屬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地質構成為層積砂巖,色如朱丹艷如紅霞,崖洞石壁也全呈鮮明的紫紅色與棕紅色。山體表面的高大綠木連綿成片,宛若陣陣綠色波濤,輕覆于褐色地表。
除了這些漫山遍野的鮮明色彩,齊云山景區(qū)還被劃分為極具特色的月華街、云巖湖與樓上樓三大主景區(qū)。
月華街景區(qū)是齊云山道教活動的集中區(qū)。月華街景區(qū)東起白岳峰,西至青獅峰,北臨橫江,南倚方臘寨,以齊云巖、太素宮為中心,面積達32平方千米。這里新近修復的天宮府常常舉行一些重大的進香法事。
真仙洞府屬于集中的精華地段,此處有入仙洞、羅漢洞、老君洞、文昌洞、珠簾洞與玉虔宮等,洞內均供有神像,一些洞旁還立有摩崖石刻或辟有碧蓮池塘等。由于這些洞府均鑿于高崖底部,不論晴天雨天,崖頂總有泉珠迸射散落下來,在洞前形成一片如珠如霧的輕薄水簾,因此人送美稱“珍珠簾”。

齊云山月華街
齊云山月華街是一個由30戶人家組成的道家村落,數(shù)間白墻黛瓦的小屋,掩映在青山綠林里。
樓上樓景區(qū)的主體景觀其實就是上下兩洞,據(jù)說當年曾有8位道士住在里面苦心修煉。其他景觀還有觀音崖、飛天蜈公、萬壽山、石佛塔、白云崖與仙人掛畫等。
云巖湖景區(qū)的主要是水景,這面湖水波光瀲滟、水質清明,湖中立有形似燈籠的燈籠峰,湖邊立有唐宋摩崖碑等,值得玩味。
進齊云山景區(qū)大門,有一座望仙亭,從這里遠觀山色景致動人。出亭后很快會來到一處“洞天福地”,此處立有棲真巖、忠烈?guī)r、壽字崖三處摩崖石刻。據(jù)說,棲真巖是齊云山最早的那位道士——唐朝的棲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guī)r是祭祀關公的地方,壽字巖上的壽字出自清代慈禧太后之手,這個巨大的“壽”字直徑達230厘米,堪稱齊云山一景。
融合了歷史淵源、道教圣地與景觀勝地之后,玲瓏俊秀的齊云山儼然多了許多神采。即便處于名震四海的黃山腳下,也能與其并稱“黃山白岳甲江南”,獨立站成安徽境內一座獨具風姿的山岳景觀。

真仙洞府
真仙洞府由巖壁下的八仙洞、圓通洞、羅漢洞、雨君洞、文昌洞等洞穴組成,供奉各路神仙塑像。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最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開神秀”四個大字,是真仙洞府的顯著標志。
方臘起義
齊云山也是古代英雄方臘的故地。1120年,方臘率領農民軍起義,半年內攻克歙縣等六州五十二縣。宋徽宗派十五萬官兵前去鎮(zhèn)壓都未能取勝。而后方臘又在齊云山的獨聳峰上駐軍屯兵,憑借天險把守要隘,數(shù)十次擊退宋兵,為北宋末年的農民起義掀起一波波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