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
1946年1月著者作為民盟代表之一參加政治協商會議(重慶),5月起正式出任民盟秘書長,又投身于國共和談,努力阻止內戰。但蔣介石以決心內戰的行動,撕毀政協會議所通過的五項協議。在停止內戰無望的形勢下,著者辭去民盟秘書長,于11月初離開南京,退出和談,往重慶北碚從事著述與講學。
以下片斷出自著者遺稿中一抄件,寫于1946年底退出和談后不久,其內容多涉及習靜一事。著者嘗說:“并且我是既好動又能靜的人。一生之中,時而勞攘奔走,時而退處靜思,動靜相向,三番五次不止。”退出和談之后,似正是“時而退處靜思”即將開其端之時刻。
這些記事以其均標明月日,故仍歸入日記一類。
2月
三十六年2月 十力先生自五通橋來勉仁
,小住匝月。某次談話,先生語我云:“發愿”與“見體”是吾人一生最要緊的事。愚當下甚有警省。吾人一生若于此二者皆無有,則只有下墮,一生不如一生。因而時時念及之,不能忘。
3月
29日 同東明訪謁能海法師
于嘉陵新村13號。愚求教言,師先問年齒,愚答五十五矣。師曰:一日間當有一時間習靜。愚敬志之。又問方法如何。師答方法可任擇一種,不必拘。
31日 午后同東明訪江子齋先生于磁器口二十四廠之理化實驗室,聆其自述30余年來之靜功,知其所得不差,深為敬服。談話間,于愚夙來所見有印合處,并亦有所啟發。于發愿見體二念,多有鼓舞激勵,尤隱契于心,悲喜不盡。因決意從江君習靜。
4月
2日 宿特園樓上。天未明,念習靜當在后半夜,睡醒時試為之。又念每晚將睡前,宜清凈其心,俾夢中少雜亂念頭,庶可睡安隱,而醒時精神較好。
8日 連日雖不忘,亦總未得手作功夫。本日約四時起坐,于手腳姿勢尚未得其安。念中覺察有二:一要搞清楚動機;動機不清楚或動機不正,必不可以。二要辨明“見體”之體,是儒家的抑佛家底。前者為出發點,后者為目的地。繼自省念:我起心動念在向上,在出妄。此是循生物界中進化出人類之路而來,一直是趨靜、靜、靜……而返于無妄。繼覺:取靜之心非靜;有妄可出,終不得出。儒家之體與佛家之體是一非二,但屬兩階段不同。
18日 連日昏散,雖起坐不能有入。本日有覺:一切諸佛當然現在,與我無隔;不自欺是根本,是入手;不自欺是靜,外此無真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