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廊·廳·堂·軒·館·舫
- 建筑奇觀(世界科技百科)
- 宋濤主編
- 660字
- 2015-04-21 15:46:10
1廊我國古建筑中的廊子,有悠久的歷史,原始社會晚期就已出現,到商、周,規模宏大,以后每個朝代的宮殿、壇廟、園林、寺觀、王府、宅第等建筑中,都少不了它。其中“廊廡”(又叫“周圍廊”、“副階”)是指殿堂、樓閣前面或周圍的檐廊,而不包括獨立的、凌空的、飛跨的廊子。
廊子的種類和形式很多。按其所在的位置有宮殿廊廡、壇廟寺觀廊廡、橋廊、爬山游廊、臨水游廊、跨水游廊、正廊覆道等等;按其形式又有半壁廊、凌空廊、雙面廊等等,特別長大的稱為長廊、千步廊。
2廳在古代園林、宅第中,多具有小型公共建筑的性質,用以會客、宴請、觀賞花木。因此室內空間較大,門窗裝修考究,造型典雅、端莊,前后多置花木、疊石,使人身置廳內就能欣賞園林景色。
3堂居住建筑群中的正房,是長者居住或舉行家庭重要慶典的場所。多位于居住建筑群的中軸線上,體型嚴整,裝修瑰麗,室內常用隔扇、屏門、落地罩、博古架等分隔空間。
4軒園林中觀賞性的小建筑,起點景作用,與“亭”相似。軒中往往陳列有簡單家具,供人們喝茶、下棋、鑒賞書畫。它可建在水邊,亦可隱于半山,布局自由,風格輕盈。
5館在古典建筑中有幾種含意。一般認為“離宮別館,彌山跨谷”。如在帝王的御苑內,則為皇帝游樂休息、觀賞戲劇的地方。在私家園林宅第里,“館”為客舍。城市中的“館”,乃系招待來往官員、客商和趕考文人的住所,與近代的“旅館”相似。
6舫模仿船的形式,多建于水邊,一則與岸相連,仿跳板之意。舫的平面和船一樣分前后艙。前艙較高,中艙略低,尾艙多為兩層樓,可登樓眺望湖景。如頤和園的石舫、蘇州獅子林的石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