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十二樓瑣談
- 建筑奇觀(世界科技百科)
- 宋濤主編
- 494字
- 2015-04-21 15:46:10
讀我國古詩,屢見“十二樓”一詞。如唐詩有“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清詩有“長齋謝客嚴辭拒,十二紅樓不卷簾”,“鯤鵬飛擊二千水,島嶼平堆十二樓”等等。這“十二樓”究竟為何物?
《辭源》無“十二樓”條,《辭海》倒收入了,但僅指清初文學家李漁寫的白話短篇小說集。那么,詩中的“十二樓”會不會是詩人偏愛“十二”所致呢?
其實“十二樓”還是有出處的。《史記·孝武本紀》集解引應劭曰:“昆侖玄圃五城十二樓,此仙人之所常居也。”《史記·封禪書》記也有方士言“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于執(zhí)期”。由此可知,詩中用“十二樓”非實指,而是泛指宮妃、貴家女子住所居室的宏麗清華。
那么,人世間有沒有真的“十二樓”呢?有過!就是浙江省海寧十二樓。據清陳其元《庸閑齋筆記》云:“道光戊子,余年十七歲,應戊子鄉(xiāng)試,順道海寧觀潮,并游廟宮及吾家安瀾園,時久不南巡,只十二樓新葺……”《海寧州志》還把十二樓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作比較:“十二樓(分南樓、東樓、北樓等)……園林之勝,似不輸于曹雪芹筆下之大觀園。”所以引得乾隆皇帝四次到海寧,賜園名“安瀾”,專門寫下了《安瀾》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