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交出遺詔
- 賜婚之王府的當家王妃
- 錦兮染墨
- 1938字
- 2015-09-23 11:15:00
納蘭言清回到了驛館里面,驛官就告訴納蘭言清沈裕來了,在等他,納蘭言清知道沈裕肯定是找到了什么東西,微微勾起唇角,看來周義要見他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納蘭言清推開門,沈裕站在桌旁,沈裕發現納蘭言清,行禮道:“屬下見過王爺。”納蘭言清發現桌上有一疊書信,“起來吧,說說吧,你在周府發現了什么?”
沈裕開口說道:“屬下進了周義的書房,在一處暗格里發現了這些書信,這些是周義同其他官員往來所寫的,應該是同周義交往甚深的官員,里面還有幾封同兵部尚書孫明的書信。”
納蘭言清很快就明白了,孫明不就是前不久同綏遠將軍一起被納蘭鈺卿處死的嗎?而且還涉及到毓兒的父親洛世華,看來這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只不過周義同孫明交往甚密的事情,納蘭鈺卿會沒有發現嗎?
打開信封,納蘭言清發現里面隱隱約約有涉及到遺詔的事情,若是他之前不知道遺詔的事情,還真的看不出這有什么問題,從信里面納蘭言清知道周義對于遺詔的事情是打算隱瞞下來的。
而且先帝的意思也是這樣的,先帝很聰明,他知道宮里面的那些人,朝中的那些大臣大部分都被納蘭鈺卿同他母親收買了,就算他讓周義把遺詔宣讀出來,也是沒有用的。
而且先帝也明白,依照納蘭言清的性子,對于皇位根本就一點想法都沒有,即使他知道,也不太可能如他所愿。所以思前想后,周義決定告老還鄉,一來納蘭鈺卿性子暴戾無常,二來官場險惡,為了保證遺詔的安全,這么做當然是相對安全的。
而且周義雖然回到了江州,也知道納蘭鈺卿所做的事情,時機并不對,而且他也是希望能夠平平安安度過下半生,所以他同孫明說他想把遺詔的事情隱瞞下來,說不定納蘭鈺卿之后,西岳能夠迎來圣明之主。
而他的字里行間也顯露出納蘭言清并非明君,一句:志不在此,先帝錯看也。就真的透露出他對納蘭言清的看法,既然左右都不是明君,索性就這樣,順其自然,也許西岳還有救。
納蘭言清微微勾起唇角,周義倒是看得明白,不過他現在知道了這件事情,也想著要把納蘭鈺卿拉下皇位,事情就當然不會依著周義想的那樣。
但是有了這些信也不怕周義不認了,納蘭言清開口說道:“你是否發現周義這段時間有什么不正常?他一般都在做什么?”
沈裕開口說道:“周義整天待在房間里面,偷偷見過幾個人,據屬下觀察應該是之前辭官回鄉的官員,同周義交往甚密。遠沒有之前在府里面喝茶看書練書法那么自在。”
納蘭言清知道周義看了他的信,肯定是也猜到他想做什么,“沈裕,聽說周義只有一女,名為周敏月,捧在手心,頗為寵愛,過了訂親的年紀也不曾急著嫁人,說明周義對這個女兒是多么看重,你說如果他女兒讓他把遺詔交出來,周義會怎么想?”
沈裕眸光一閃,聰明如他,自然明白納蘭言清的意思,“回王爺,如果周義知道了他女兒是為了王爺這么說,周義肯定會為了保全他的女兒而把遺詔交出來,只是王爺,你確定要這么做嗎?”
納蘭言清鳳眸微斂,“本王也不愿這么做,但是為了讓他盡快做出選擇,不得不這樣,不過本王并不會傷害她,你放心好了,周義看到了本王給他的信,估計過不了多久,就會派人來的。”
沈裕點頭,他知道納蘭言清的性子,之前他是沒有這個想法,如果他真的想做,自然會有各種手段,各種辦法,也許西岳換了皇帝過后,之后會更好吧。
周府里,周義看著桌子上的信,眉頭微微皺著急始終沒有舒展開來,不久前家丁拿著一封信進來,說是有人稱是他之前的舊識,這信是給他的。周義打開信,上面只有幾個字,寫著:遺詔,納蘭言清,印章。
八個字就讓周義的心頓時陷入了谷底,看來他一直擔心的事終究是發生了,也許是皇上怪罪于他的結果吧,他始終辜負了皇上所托,如今讓西岳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其實他也是一直在猶豫,這遺詔的事情到底要不要拿出來,但是想到納蘭鈺卿之前處死了孫明,他心里就感到一陣陣的寒意,他不能冒險,他得為了月兒考慮。所以一直小心翼翼的藏著,沒有想到還是讓人知道了。
只是出乎他的意料的事,這個人居然是納蘭言清?他所知道的納蘭言清對于皇位是沒有一點興趣的,所以他在寫給孫明的信中寫到“志不在此,先帝錯看也”,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才遲遲不讓納蘭言清知道這件事。
他也覺得奇怪,先帝為什么會選擇了納蘭言清作為儲君,單就說裕親王納蘭錫宇也要比納蘭言清好的多,雖然論手段,論心性,納蘭錫宇可能比不過納蘭言清。
但是一個志不在此的人,即使他再怎么厲害,沒有興趣,沒有意愿,又有什么意義呢?他也曾多次嘆息,嘆息先帝的眼光,嘆息西岳的命數,但是他為了自保卻什么都做不了。
只是納蘭言清又是什么意思?他是怎么知道的?印章的事情又是怎么知道的?他已經看過放印章的地方,盒子已經不見了,看來納蘭言清早就派人進了他的書房,是下定了決心要讓他把遺詔交出來了。
這件事情如果處理不好,他有預感,從此周府就有可能家破人亡,如果納蘭言清知道了,那么皇上是不是也知道了?他到底該做怎么樣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