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農民軍攻破北京城,明末帝崇禎自縊于煤山,享國277年的明王朝滅亡,史稱“甲申之變”。
關于明朝滅亡的原因,歷來眾說紛紜。但不可否認的是,明末農民起義和關外明清(金)戰爭是造成這一結果的直接原因。自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起兵反明起,遼東地區連年兵火,明朝方面損兵失地,節節敗退。要維持戰爭就得增兵增餉,但王朝后期政治腐敗,宦官干政,大臣...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農民軍攻破北京城,明末帝崇禎自縊于煤山,享國277年的明王朝滅亡,史稱“甲申之變”。
關于明朝滅亡的原因,歷來眾說紛紜。但不可否認的是,明末農民起義和關外明清(金)戰爭是造成這一結果的直接原因。自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起兵反明起,遼東地區連年兵火,明朝方面損兵失地,節節敗退。要維持戰爭就得增兵增餉,但王朝后期政治腐敗,宦官干政,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