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晶骸遺澤
- 吞噬星空之萬化源主
- 作家pkSJFZ
- 2790字
- 2025-08-30 11:44:06
希望,是驅動生命在絕境中前行的最原始動力。
那片異常的能量波動區域,如同沙漠旅人眼中的海市蜃樓,吸引著羲殘破的源核,向著數千萬公里外的虛空緩慢飄去。
移動依舊伴隨著撕裂般的痛楚,源自那些未曾修復的深刻裂痕。每一次微小的加速或轉向,都需耗費巨大的心力去穩定源核結構,避免傷勢惡化。恒星級四階的能量水平,相較于他龐大的源核本體和沉重的傷勢而言,依舊顯得杯水車薪,僅能支撐這種龜速般的移動。
增強后的空間感知如同無形的觸手,遙遙鎖定著那片區域。距離在時間流逝中一點點縮短。
數千萬公里,數百萬公里……
隨著距離拉近,感知反饋回來的信息逐漸清晰。
那并非什么人造物的遺跡,也非強大的能量源,而是一片……漂浮在虛空中的巨大生物殘骸!
這殘骸似乎屬于某種體型極其龐大的宇宙生物,其主體早已在漫長的歲月中腐朽、風化,只剩下一些最堅硬的骨骼和甲殼碎片,如同破碎的山脈,寂靜地懸浮在真空中。殘骸的規模極其驚人,即便只剩下碎片,也綿延了數百萬公里。
而那股異常的能量波動,正是從這些巨大的骨骼和甲殼碎片中散發出來。它們似乎曾屬于一頭實力極其強大的生物,其殘骸在歲月流逝中,依舊本能地、極其緩慢地吸附并儲存著周圍的宇宙能量,使得這片區域的能量濃度明顯高于背景真空。但這些能量并未活躍,而是深深地內蘊在殘骸材質內部,帶著一種沉凝、滯澀的特性。
“這是……強大生物遺骸形成的天然能量富集點?”羲的意識中閃過明悟。在宇宙中,一些強大生命死后,其尸骸確實可能因為其生前特性,在特定環境下形成類似的能量富集點。
但此刻,對于能量匱乏到極致的羲來說,這無疑是雪中送炭!
雖然這些內蘊的能量屬性可能與他并不完全契合,吸收轉化起來事倍功半,且需要耗費精力去引導化解其惰性,但……其總量遠超他一點點從真空中汲取!
風險與機遇并存。這片殘骸區域看似死寂,但誰也不知道其中是否隱藏著以腐朽尸骸為食的宇宙生物,或者其本身是否因為某種能量結構失衡而變得不穩定。
他并未貿然靠近,而是在距離殘骸區域尚有數萬公里處便停了下來。增強的空間感知仔細地掃描著每一塊較大的骨骼碎片,探查著任何可能存在的生命波動或能量陷阱。
時間在謹慎的探查中流逝。確認再三,除了殘骸本身散發的惰性能量波動外,并無其他危險跡象。
他操控著源核,小心翼翼地靠近一塊體積適中、能量反應相對溫和的暗金色骨骼碎片。這塊碎片約有百米直徑,表面布滿宇宙塵埃和撞擊坑,仿佛經歷了無盡歲月。
在距離骨骼百米處停下,他伸出一根由能量凝聚而成的、極其細微的感知觸須,輕輕觸碰在骨骼表面。
觸感冰涼、堅硬,帶著一種滄桑厚重的質感。
【基因本源掌控】天賦無聲無息地發動,開始剖析這種骨骼的能量結構構成,尋找其內部惰性能量的“鑰匙”。
這個過程同樣不輕松。惰性能量結構穩定而復雜,解析起來如同破解一道堅固的密碼鎖。他的意識高速運轉,不斷嘗試著各種能量頻率的滲透與模擬。
一天,兩天……
就在他幾乎要以為這種方法也行不通時,他的能量頻率終于與骨骼內部的某種基礎結構產生了短暫的共鳴!
嗡!
暗金色骨骼表面微不可查地亮起一絲光芒,一縷精純但異常沉穩的、帶著某種未知生物特性的能量,被從那惰性的結構中“撬動”,順著感知觸須,緩緩流入源核之內。
有效!
雖然這縷能量帶著陌生的特質,吸收轉化效率低下,且化解其惰性需要額外消耗心神,但其精純度和總量,遠非從真空中汲取可比!
他立刻加大了引導力度,更多的感知觸須如同根須般纏繞上那塊骨骼碎片,開始持續不斷地從中汲取能量。
涓涓細流般的能量持續涌入,首先被用于鞏固那些剛剛修復的表層裂紋,確保其不會再次開裂。隨后,能量開始嘗試向一道較為深刻的裂痕滲入。
劇痛再次襲來,但伴隨著劇痛的,是裂痕被精純能量滋養、修復時帶來的細微麻癢感。
修復深刻裂痕的消耗遠超表層,這塊百米直徑的骨骼碎片所內蘊的能量,在修復了不到十分之一的深刻裂痕后,便徹底耗盡了能量,化為了普通的化石,再也無法汲取出一絲能量。
羲毫不猶豫,立刻將目標轉向下一塊體積更大的甲殼碎片。
時間在這枯燥的汲取、轉化、修復中飛速流逝。
一塊,兩塊,十塊……
他如同一個清道夫,不知疲倦地吸收著這片古老遺骸中殘存的能量。源核之上,那一道道猙獰的深刻裂痕,開始以緩慢而堅定的速度,一點點彌合、收口。
隨著修復的進行,他的狀態穩步好轉。能夠調動的能量逐漸增多,對能量惰性的化解也越發熟練,吸收效率有所提升。幽漩獸的反哺也因此水漲船高,孕育空間內的銀色胚胎搏動得越發有力。
一百年,兩百年……
當他將最后一塊較大的、還能汲取出能量的殘骸碎片吸盡后,源核內部那最嚴重的幾道裂痕,已然修復了超過七成!
狀態:恒星級七階(生命本質穩定,源核深層損傷大幅修復,實力恢復至恒星級六階左右)分身:幽漩獸(孕育進度90%,反哺強勁,空間感知進一步增強)
一股遠比之前強大的氣息自源核內部自然散發而出。雖然距離全盛時期仍有差距,但已絕非之前那般脆弱不堪!
此刻的他,即便再遇到普通的宇宙風暴或者小規模隕石群,也已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
欣喜之余,他審視著這片已被他吸干能量的巨大遺骸。這不知名的宇宙生物,在死后無盡歲月,其殘骸竟成了他走出困境的第一塊墊腳石。
是時候離開這里了。
他的感知再次擴展開來,覆蓋更遙遠的星空。實力恢復后,感知范圍和質量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這一次,他很快捕捉到了新的信息。
在更遙遠的星域深處,不同方向上,存在著好幾處能量波動異常點。有的熾熱如火,有的鋒銳如金,有的浩瀚如水…它們似乎都是類似的宇宙自然形成的能量富集區,或許是其他生物遺骸,或許是某種能量渦流,甚至可能是…特殊的宇宙秘境入口?
而其中一處能量波動,格外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波動并非單純的強烈,而是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包容性與多樣性。它似乎融合了多種屬性法則的特質,顯得異常復雜而和諧,與他之前遇到的任何能量波動都截然不同。并且,這種波動給他一種隱隱的、源自生命本源的吸引感。
“那是…”羲的意識中充滿了好奇與警惕。
這種復雜的能量環境,往往意味著更大的機遇,也可能伴隨著未知的危險。
他沒有急于行動,而是耐心地停留在原地,一邊繼續鞏固修復成果,適應增長的力量,一邊更加細致地觀察和比較那幾處能量異常點。
經過長達數十年的反復感知和對比,他基本排除了那處復雜能量點是自然形成的礦物富集區的可能。其能量波動的規律性和那種奇特的包容性,更像是由某種…生命活動所塑造而成的。
是某種強大宇宙生物的巢穴?還是一個…未知的文明據點?亦或是某種特殊的宇宙險地?
無論是哪種,都意味著他可能即將接觸到這片陌生星域的“居民”。
需要更加謹慎。
他最終做出了決定:前往查探!但必須保持絕對的安全距離,以觀察為主。
實力初步恢復,他擁有了探索的資本。而信息,是比能量更為寶貴的資源。
選定方向后,暗金色的源核表面流光微轉,化作一道比起之前迅捷了不知多少倍的金色流光,悄無聲息地滑入深邃的星空,向著那處散發著奇異包容性能量波動的坐標,穩步駛去。
新的發現,或許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