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一個電話打給陳明,言簡意賅:“陳顧問,計劃有變。別搞物流公司了,直接搞個農業科技公司,對,總部暫定清水村。需要一支頂尖團隊,涵蓋農業技術、食品加工、品牌營銷、電商運營、物流管理……嗯,盡快到位,來村里實地調研。”
電話那頭的陳明沉默了兩秒,隨即用毫無波瀾的專業口吻回答:“明白,林先生。團隊將在24小時內組建完畢,48小時內抵達清水村開展前期工作。相關公司的注冊手續會同步進行。”
林默放下電話,看著蘇晚那份細致卻略顯稚嫩的計劃書,忽然有種奇妙的感覺——他好像真的在干一件正事,一件比單純花錢更有意思的事。
四十八小時后。清水村迎來了自“村村通”修路以來最轟動的一天。
一支由五輛黑色SUV組成的車隊,沿著水泥路沉穩地駛入村子。車子停穩后,下來十幾位男女。他們穿著并非統一的制服,但無論是剪裁得體的商務休閑裝,還是專業的戶外功能服裝,都透著一股與村民截然不同的精英氣息和氣場。他們手里拿著平板電腦、專業測量儀器、相機,甚至還有無人機設備箱。
為首的自然是陳明,他一下車就精準地找到了在院子門口翹首以盼(兼目瞪口呆)的林默。
“林先生,團隊已抵達。這位是農業技術專家張博士,這位是品牌營銷總監李小姐,這位是電商運營負責人王先生,這位是食品加工工程師趙工……”陳明一絲不茍地介紹著團隊成員,每個人都在被介紹時向林默微微點頭致意,表情專業而克制。
村民們遠遠地圍觀著,交頭接耳,興奮又敬畏。“嚯!看見沒!這才是大公司派頭!”“那個女娃真俊,穿的也真氣派!”“他們還帶那么大的相機?拍電影啊?”“肯定是林總的手下來了!我就說他是大老板!”
德勝叔聞訊趕來,激動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一把握住陳明的手(在得到林默眼神示意后):“歡迎歡迎!歡迎總公司的領導們來我們清水村指導工作!”
陳明從容應對:“村長您太客氣了,我們是林總派來為清水村發展提供支持的團隊,接下來一段時間要多多打擾了。”
寒暄過后,團隊立刻進入工作狀態,效率高得令人咋舌。
品牌總監李小姐帶著助手,開始走訪村民,不是問收成,而是問故事。“阿婆,您家這酸菜腌了多少年了?有什么特別的故事嗎?”“大叔,您說這后山的泉水甜,具體怎么個甜法?和別的山泉水喝起來有什么不一樣?”村民們哪見過這陣仗,被問得一愣一愣的,有的絞盡腦汁回憶,有的則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起祖輩流傳下來的傳說,李小姐都認真地記錄下來。
農業專家張博士則帶著人,直接下地。他們不是看莊稼長勢,而是拿出奇怪的儀器插進土里測PH值、微量元素,又小心翼翼地采集水樣、土壤樣本,甚至摘取作物葉片封裝保存。看得一旁的老農心里直嘀咕:種了一輩子地,也沒見過這樣式兒的?這地里有金子不成?
電商運營王先生則纏上了蘇晚,仔細研究她那個小小的網店,分析數據,詢問運營中的困難和客戶反饋。蘇晚一開始有些拘謹,但很快被對方的專業和敏銳所折服,兩人討論得越來越深入。
食品加工趙工則對村里的傳統手藝產生了極大興趣,圍著幾個會做豆腐、熏臘肉、釀米酒的老師傅打轉,詳細詢問工藝流程,甚至還提出要取樣帶回實驗室分析營養成分和保質期。
還有團隊成員開始用無人機進行高空測繪,將全村的地形、農田分布、河流走向都做成精細的電子地圖。
整個清水村仿佛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正在被全方位掃描和分析的實驗室。村民們從最初的看熱鬧,慢慢變得有些緊張和無所適從——這些“上面來的大人物”,做事的方式和他們祖祖輩輩的經驗完全不一樣。
林默這個“總負責人”,反而成了最閑的人。他只需要背著手,在陳明的陪同下,到處溜達,聽著各方人員的初步匯報。
“林總,土壤和水質初步檢測結果很好,富含礦物質且無污染,非常適合發展有機農業。”“林總,村民講述的許多傳統故事和文化習俗,可以作為品牌價值的有力支撐。”“林總,蘇小姐的網店基礎很好,但缺乏系統運營和流量支持,提升空間巨大。”“林總,傳統工藝有獨特性,但需要標準化和食品安全認證。”
林默聽得云里霧里,但努力做出深沉思考的樣子,不時點點頭,說幾句“嗯,不錯”、“繼續深入”、“把握好方向”之類的片湯話,居然也把他企(暈)業(乎)家(乎)的形象維持住了。
最大的文化碰撞發生在下午。
品牌總監李小姐想拍攝一些村民勞作的“原生態”畫面用于后期宣傳。她看中了一位正在犁田的老農和那頭老實巴交的大水牛,覺得畫面非常“有質感”。
她上前溝通,希望能讓老農按照她的要求,在特定的光線下,擺出幾個更“有力”、“更體現勞作之美”的姿勢。
老農牽著牛,一臉茫然:“姑娘,這地……它不是這么犁的啊……你這姿勢使不上勁,牛也不聽使喚啊……”李小姐耐心解釋:“大爺,我們這是為了藝術效果,為了宣傳,讓更多人看到咱們清水村的美麗田園。”老農更迷糊了:“犁地就犁地,跟藝術有啥關系?這地犁不好,秋天吃啥?”
最后還是林默出面打圓場,讓李小姐放棄了擺拍,改為抓拍,才解決了這場小小的“藝術與生存”的沖突。
傍晚,調研暫告一段落。團隊在林默的大院里支起便攜桌椅,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始匯總數據,激烈討論,制作初步方案PPT。
村民們不敢靠近,只遠遠看著那座燈火通明(自家發電機和儲能電池供電)、里面一群精英男女操著他們聽不懂的術語開會的院子,心里對“林總”的能量有了更深的認知。
蘇晚給林默送晚飯過來,看到這陣仗,也微微咋舌。她走到林默身邊,低聲說:“林默哥,你這……動靜也太大了。大家都有點被嚇到了。”
林默撓撓頭,也有些無奈:“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嘛……就是方式可能有點太‘都市化’了。慢慢磨合吧。”
蘇晚看著那些忙碌的身影,眼中卻閃爍著光:“但是,他們真的能看到很多我們看不到的東西。也許……清水村真的能不一樣了。”
林默看著她眼中的光,覺得這一切折騰都值了。
他的“躺平”生活,徹底變成了“項目經理”生活。而且,這個項目,似乎越來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