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的悶熱,讓人實在難熬,很久沒有在鄉(xiāng)下居住,平頂?shù)姆孔樱滋旖?jīng)過一天的炙烤,屋子里就像個火爐,我的腿疾又沒辦法開空調和吹電扇,燥熱一直侵擾的我難以安靜下來,傍晚天氣稍涼,就坐在庭院里看會兒書,光線不好的時候就瀏覽會兒手機。
今天有些晚了,我的小狗博奇不停地扒我,我讓它安靜些,它卻不停,不得已只能從手機里出來看它、摸它,身上竟有些濕氣了,抬頭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是漫天的繁星了,看手機消磨時間,竟不覺兩個多小時過去了,院子里的太陽能路燈不知什么時間也滅了,如此黑的夜,在兒時的記憶里才有。時節(jié)還沒秋分,天氣有些秋涼的味道,我從搖床的被子里出來,竟不覺的打了個寒戰(zhàn),匆忙帶著三個寶貝進了屋子。
看書前想著工廠車間下陷的水坑里的抽水泵三個小時就該停下的,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就帶著它們三個和我的拐杖出去,進到車間里面已經(jīng)完全的看不清出了,博奇在前面飛快的帶路,它已經(jīng)很熟悉這里,每天無時無刻的陪伴在我的身邊,讓我甚得安慰,我打開手機上的燈,在博奇的帶領下關了電閘,踩著泥濘的水路回到了臥室,上了床,博奇也回到了已經(jīng)睡下的娜娜和塔拉身邊躺下,我也在床底下此起彼伏的呼嚕聲中,進入了夢鄉(xiāng)。
睡得早,醒的的也早,天還是那么的黑,看看窗外已沒有那么多的星星了,啟明星亮起來了,輾轉睡不著,一直在想這滿院子的雜草該如何處理?最后,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還沒有籽粒成熟的時候割草,忙起身下了床穿戴好衣服,拿起鐮刀進了后院,天已經(jīng)蒙蒙亮了。
面對這么大的院子,快有一人高的荒草,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與三味書屋》,這房前屋后的院子里也是百草叢生,而且大都是神農本草里記載的藥材實在可貴,最近正在閱讀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配合著《神農本草》一起閱讀,發(fā)現(xiàn)我的“百草園”真的是寶貝,讓對我院子里的植物,對中醫(yī)藥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家本就是中醫(yī)世家,父輩以上幾代從醫(yī),我的祖父醫(yī)術在當時遠近聞名,當年上大學的時候,父親也是有意讓我到中醫(yī)學院讀書的,是我自己堅持要讀貿易,現(xiàn)在想來聽父母的話總是不吃虧的,至少對于體弱多病的我來說是有幫助的,總不至于像現(xiàn)在這般的無助,每日靠輪椅度日,豈不知都是年少不知珍惜,不懂調理的結果,人是需要神的啟迪和引領的,處在蒙昧當中,憑著血氣做傷害自己的事情是常有的,能早早的得到神的恩典,在神的引領下生活是多么幸運的事。
后院的草實在是難割,那個拉拉秧直往身上纏,它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院子里到處都是。這個農民最煩的拉拉秧神農本草記載還是一味能除風的藥材,嫩芽還可以做菜吃,可是我始終沒有提起興趣來吃它,當?shù)剞r民也沒有吃它的習慣,如果大家都來吃它,也許它就沒那么猖獗了吧。
我揮舞著鐮刀沿著淌水的地面割草,方向是我春天時栽種的那片花地,自從腿不好以來,后花園打理的不多,竟成了荒草園。我淌水從淹沒我的草叢中到那片花地,竟找不到一顆花草,讓我實在驚訝。當初農民和我講過,長不起來的,草欺它的,今天真的見到了,連殘枝都不見了。
站在這片讓我深感莫名的后院,心里有些茫然,一陣傷感襲上來,對我離世的燮,那份愧疚的心又升騰起來,眼眶又被淚水沾滿,想來人性的良善就如這荒園,當心處在荒草叢生的環(huán)境,又何嘗不是如此的被蠶食呢!對于自己沒有緊守住孩子的心不被侵蝕,沒有讓他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沒有讓他在神的引領下過得勝的生活,就是虧欠了孩子,就是虧欠了神的托福,就是犯罪。
對于孩子的離世,一直是我們的心結,有些方面是無法觸碰的,心痛往往會將錯就歸到對方的頭上,我們也在彼此的傷害中度過。我心中時常覺得可悲的是,竟有人如今這般還不自知,還在自我開罪當中尋找著借口,想想一直處于迷茫不知前途方向的他,又如何能給兒子正確的引領呢?
這是我虧欠孩子的,是我的錯,是我將他帶進這段讓他痛苦的生活中,我常常在這樣的自省的情緒中煎熬。有時釋懷,想來這也不是他的錯,他本就是矛盾的本身,何談解救兒子于矛盾之中呢?
我知道需要努力剛強,可為母的心,中年喪子的痛,不經(jīng)歷是無法體會的。為自己沒能做到一直遺憾,惋惜,可環(huán)視當今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魔鬼當?shù)赖氖赖溃覀兊暮⒆尤绾文艿謸踹@鋪天蓋地般的誘惑,我們的孩子如何能分辨何為有意?給我們孩子的心一片凈土,讓幼小的心靈在成長中不被蠶食是何等的不易。
這個話題很沉重,對于我們這些信基督的父母面對不信的子女也是無可奈何,除了不住的向神禱告,溫柔勸誡,也不能做什么。而對于那些本就在蒙昧中的父母除了無奈也是別無他法。無論處在那個時代,無論你信不信神,人生都需要神的引領,都在按照神既定的方向在走,這是你無法推諉的,盡管你口里沒有承認神的存在,但你已經(jīng)在祂的恩惠當中,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山居筆記》當中關于千年書院-岳麓書院的描述讓我深有同感,我相信這也是神的引領,當作者被一股洪流(青年大串聯(lián))莫名其妙的帶到了湖南的愛晚亭邊上,一群負有時代激情的年輕小將,作者也曾是其中一員,可是岳麓書院就這樣的吸引他走入,讓他找到了靈魂的歸處,岳麓書院對于余秋雨來說就像前世的居所,那種久別重逢的喜悅一直激蕩著他。當他一個人選擇離開沸騰的那群人,選擇從此進入書海,選擇拿起筆將他靈魂中深邃的思想記錄下來,這難道不是神冥冥中的指引,不是神的默示嗎?
已經(jīng)很少有作品讓我這么感動的愿意讀下去,感謝神讓我在閱讀中又見證了神的奇異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