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仙庭重光,招募正神
- 修仙:我于凡塵立仙庭
- 吾以成神
- 2655字
- 2025-08-25 11:33:08
仙人……此乃距離凡俗甚遠之詞,即便在邪祟頻現的當下,也從未聽聞有神秘的仙人現世。
或更準確說,是從未發覺除卻朝廷培養的“融血武者”外,還有其它強大人族的存在。
他們亦一直如此認為。
然而今日發生的一幕,徹底打破了這固有認知。
一位身著古樸青袍、執掌玄奇道法的陌生強者。
一個自稱“仙庭金闕選仙官”,突兀降臨,又倏然消散的神秘人。
尋常百姓或會猜測,此為朝廷暗藏的力量,然而他們這些體制內的人,卻心知肚明,絕非如此。
“那人所施展的力量……極為奇特,與血煞之氣迥然不同。”
一人篤定道。
并得到了在場多數人的頷首認同。
“可若非融血武者……又會是什么?那突然冒出的‘仙庭’又是何等來歷?這么多年,我等竟毫無察覺?這未免太過匪夷所思!”
有人開口道。
“或許,那個傳承當真存在呢?”
一人半開玩笑般道,“古往今來,隱于世外的宗門教派還少么?武林、道觀、和尚、隱秘苦修者,所在多有。
興許,當真存在一個上古仙家傳承,如今邪祟亂世,故而結束隱世,入世救劫。”
“若果真如此,他們為何早不現世?”
“或許,是近來才恢復元氣呢。”
“荒唐……我看你你怕是話本聽多了。”
幾人竟爭執起來。
“肅靜!”
副尉林東方才一直摩挲著那枚木牌,此刻抬起頭來:
“眼下這木牌是唯一線索,其上篆刻的古篆,或可推斷出一些跟腳。”
“可這也證明不了什么,完全可能是偽造。難不成,諸位真以為,一人身著古袍,口吐幾句似古非古的箴言,再佩一枚刻古字的木牌,便真是上古仙人了?荒謬!”
一人反駁道,臉上滿是不以為然。
方莫聞言開口道:
“他是古人也好,今人也罷,其實并非最關鍵。甚至其一身修為,雖然值得重視,卻也不是最緊要的,畢竟,他僅有一人!”
“我所憂者,在于那‘仙庭’是否真實存在?若存在,又有多少似他這般的強者?他們隱于何處?意欲何為?總不能是斬妖除魔,匡扶正義?此等說辭過于空泛,我等必須查明!”
“諸位!邪祟已開始侵入城池!按上峰推斷,日后情勢必將更為嚴峻,‘融血’計劃亦在加緊推行,此時‘仙庭’現世,全然是個變數!”
滿堂寂靜。
片刻后,林東輕嘆一聲:“方莫所言在理。傳令各地衙門,協同我司,嘗試搜查與此‘仙庭’相關一切線索,不可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此外……將此事詳盡記錄,連同這枚木牌,一并加急呈送‘欽天監’。此已非我等能獨斷之事。”
沉默。
片刻后,眾人領命,各自散去。
……
……
就在緝魔司眾人散去的同時。
北涼城另一處,小院書房內,用罷飯食的方影正專注凝視著虛幻卷軸:
愿力+10
愿力+12
愿力+4
愿力+3
……
每隔一陣,卷軸上便會浮現這樣一行細小字跡。
一兩個時辰的光景,總愿力點數竟已突破700之數。
“莫非是因仙庭之名仍在擴散,故能獲得自然增長?”
方影覺得此可能性最大,這就頗有意思了。
“安坐即可變強,倒是不錯。”
然而亦存疑點。
照理說,關于“仙庭金闕選仙官”的消息應越傳越廣,熱度攀升,可反映于愿力收獲上,
點數卻在逐次遞減……
“為何?莫非此物亦存在越遠越少?抑或所謂‘提升仙庭聲望’,并非單純令人知曉即可那般?”
方影覺得兩種猜測皆有道理。
若僅是簡單令人知曉,那太容易。
只要他披上青袍于鬧市顯圣幾次,輕而易舉便可名傳北涼,乃至天下。
那愿力豈非頃刻刷滿?
想來斷不會如此簡單!
“看來,‘聲望’并非字面之意。最初那一波收獲最豐,應是現場民眾所提供,他們感受最為強烈,對仙庭印象最深。此后,經由口耳相傳得知者,感受便差了無數倍,又或許與信仰有關?”
嗯,方影也不確定此猜測正確與否,尚需日后驗證。
但可確定的是,欲躺臥不動便領取獎賞,恐是難事。
“終須有所作為啊。”
方影感慨。
據卷軸提示,提升途徑就兩種。
其一乃聲望……此已初見成效,然具體規則尚需摸索。
其二,便是招募正神。
然而此條,絕非易事。
非是隨意于街上拉一人,記個名便可。
仙庭玉璽之“啟卷”中有提及。
所謂“招募”,自有一套正式儀軌,且并非神越多越好。
大抵而言,正式神明需通過修行提升自我,反哺仙庭。
故對“道基”,即修行靈根亦有要求。
凡人加入,縱可成神,可對仙庭愿力提升亦微乎其微……反會分攤資源。
“此外,于我修為足夠前,貿然招募陌生之人亦存巨大風險,必須慎之又慎,最好能尋一知根知底、可信賴之人。”
方影對朝廷雖然無惡感,但于情于理……終存幾分忌憚。
想起朝廷,他又記起誅魔現場那些玄色緝魔服。
“那就是官府的秘密力量么?”
方影想到市井間的一些傳聞,“看來,朝廷亦掌握諸多隱秘。域外妖魔究竟為何?如何抵御?朝廷知悉多少?”
以往身為尋常書生,方影不敢亦無力探究此等事,可如今卻不同了。
執掌仙庭玉璽,弄出這般大動靜。
他用腳想也知此刻官府定然在瘋狂搜尋自己,以及那所謂的“仙庭”,然對方注定一無所獲。
“倒是頗為棘手,嗯,暫且不想,船到橋頭自然直。”
想到此,方影心念微動,打開法藏欄。
那青袍法劍此刻已收納其中。
說來此物也當真神異,本身蘊有莫測偉力,方影一介凡人亦能操控,然而亦有弊端。
此乃消耗之物!
是的,他能清晰感知到,袍劍之內儲存著某種靈蘊,此前誅魔時,因為不確知二階邪祟實力深淺,方影為求穩妥全力施為。
一劍便耗去近半靈蘊。
換言之,此袍劍可使用次數有限,需節省著用,待靈蘊耗盡,怕是便與凡物無異了。
……
收起卷軸,又靜坐片刻,窗外日頭已西沉,深冬時節,天色黑得早。
方影披了件厚棉袍,出門打算尋些吃食。
今日無心舉炊,他思忖著,眼下自身已非同往昔,合該尋個酒肆好生犒勞一番。
雪仍在下。
天地皆白。
長街兩側燈籠逐次亮起,昏黃光暈中,漫天飛雪恍若碎金。
方影獨自前行。
背影竟有幾分出塵之意。
最近的一家酒肆也在數百步外,方影干脆放緩腳步,側耳傾聽沿途茶館酒肆間的議論——蘊靈種滌體后,他便已寒暑不侵。
步入一間熱鬧茶肆。
剛坐下,便聽堂中醒目一拍,那說書先生竟并非講古,而是情緒激動,唾沫橫飛地說著今日東城之事!
雖然說細節模糊,言語夸張,然而那劍仙臨凡、一劍誅魔的核心卻未曾變。
引得滿堂茶客驚呼連連,追問不休。
方影默默聽著,心下驚嘆市井傳言速度之快,亦感慨眾生想象力之無窮。
就在那說書先生正說到高潮處,忽地茶館掌柜上前,低語幾句,醒目聲便戛然而止,轉而說起了一段才子佳人的老故事。
堂下頓時一片遺憾噓聲。
方影了然,心知此乃官府開始管控言論了。
嘆了口氣,他飲盡杯中粗茶,起身離開茶肆,眼前已出現常去的那家酒館幌子。
正待步入,忽聞身后有人呼喊。
方影略顯緊張地回頭,旋即松了口氣,露出笑容:
“楊兄?你不是押鏢去鄰城了?怎在此處?”
來人正是與他合租那間小院的鐵匠鋪伙計,楊勇。
“別提了,事辦得順,提前回了。我剛到家,見你不在,便出來尋些吃食,遠遠看著背影像你,果不其然!”楊勇笑道,走上前來,“怎的,也出來打牙祭?”